世纪之交后生态艺术的发展方向
——以“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为例

2021-05-10 13:42撰文王雅慧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
艺术品鉴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专辑澳门文献

撰文=王雅慧(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2018 级博士研究生)

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与极度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威胁全人类的生存状况。生态危机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般存在。实际上早在20 世纪30 至60年代,英国生态系统专家坦斯利(Tansley)就提出“生态系统”学说,但因工业革命在那时还没有迅速影响开来,没有人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1962 年美国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的名著《寂静的春天》问世,让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警告。西方艺术中关于生态艺术的话题源于政治运动背景之下。艺术创作作为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手段,是一股重要的力量。在行为艺术家中,包裹概念艺术家克里斯托与珍妮·克劳德夫妇与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是其中的代表。

张洹《12 平方米》1994 年

一、中国生态艺术的起源

所谓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破坏和生命系统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类存在的现象。它包括环境困境(城市变迁)、资源困境和人口困境三大方面。生态艺术一词,在1950 年因环保政策而问世。本文提到的生态艺术的概念,即为广义上的概念,除了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世界相关的土地资源、老龄化等社会问题。

上图:唐城《艳羊天》2004 年

下图:周斌《肉虫——市井卷:No.1-5》,行为摄影,成都公共空间,2007 年(局部)

“中西方环境史的产生都受到当下事件的推动,比如20 世纪60 年代的西方和21 世纪的中国对环境危机的关注。”⑴《万物并作:中西方环境史的起源与展望》 [美]濮德培/著 韩昭庆/译 三联书店 第247页中国关注生态的行为艺术的起源其实来自两方面的推动:一是国外艺术家的生态艺术带来的刺激,二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不可忽视的变化中生发出来的反应。这两个面向激发了生态艺术的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当代艺术领域更关注于国人的生存状态,像张洹的作品《12 平方米》等。“只是到1998 年出现的特大洪水引发的全民关于环境问题的大讨论之后,才使一些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把创作的目光对准了环保问题。”⑵《异化的肉身》鲁虹、孙振华著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6年6月,第59页

二、作品中的生态思考

“以身观身”行为艺术文献展是澳门艺术博物馆的官方项目。此项目通过持续征集内地、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的行为艺术作品,历时10 年共四届(2005-2015),整理与评选优秀作品,建立起中国行为艺术资料文献库。以身观身项目本身是两岸四地行为艺术的唯一官方项目,因此以其作为案例分析也极具代表性。

在第一届入选作品中,关于探讨生态艺术的行为作品一共为4 件,分别为宋永平《死亡档案》(1998-2001)、何云昌《与水对话》(1999)、朱冥《2002年7 月26 日》、唐城《艳羊天》(2004)。其中的《死亡档案》是关于生态伦理的范畴。在上文中提到,生态艺术广义上的概念,涉及到社会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反映出社会发展水平,同时也是关照社会的一个切口。在作品中可以看到,宋永平透过家中的黑白布景把两位老人细节化的生活场景展示于大家面前:他们手持拐杖与尿袋得以勉强直立,面无表情地望向镜头。观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病痛、死亡以及其散发出的一种凄凉感。观者与艺术家一样面对此景具有复杂的情绪:“钢筋混凝土阻隔着人与自然的呼吸,进入老年期而疾病缠身的父母,再也无力与坚硬的现实相抗衡。疾病彻底摧毁了他们行动的自由,生命中已绝少可以唤起快乐的感觉,不得不在无奈之中消磨那些难熬的时光……与此同时,我也感到好像预知了自己未来的晚年景象。”⑶《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专辑2005》 澳门艺术博物馆制作 2006年4月出版,第52页在四届作品中这是唯一一件探讨生态伦理的作品。唐城的作品《艳羊天》则是关于异化与被“强暴”的现实。“是浮华美丽的现实生活,是被异化强暴的现实人生。”⑷《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专辑2005》 澳门艺术博物馆制作 2006年4月出版,第70页在作品实施的过程中,每一只羊在羊圈里都被用丙烯涂上了鲜艳的色彩,再把128 只羊群赶到放羊的草地上,五颜六色的羊群与天空与土地形成了,人为因素的介入,把“自然”造就成了与自然格格不入的场景。

第二届作品探讨生态艺术议题的作品共为4 件,分别为周斌的《肉虫》(2006)、苍鑫《天人合一系列(二)》(2007)、朱 冥《2006 年6 月4 日》、朱冥 《2008 年7 月27 日14 时A 号》。作品《肉虫》探讨的是在城市进程中人的处境。行为艺术家周斌在创作上强调对现实的思考与自身感受的重要性,在作品中,他赤身裸体地躺在都市拆迁的废墟之内,如不仔细辨认,定会忽略。此作品表面上强调废墟与肉体的对话,实则强调人与观者之间的对话。艺术家对观者提出的问题,即让观者反思自身的处境。艺术家朱冥的两件作品则继续沿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气-泡-自然-人类”为作品核心,正如栗宪廷对其作品的评价:“艺术的另一种尺度。生命的另一种态度。艺术尺度意味着一个新的思维体系,实验是形式表象背后的原始动力,从综合到简单则是‘单一无限’的减法过程。”⑸《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专辑2008》 澳门艺术博物馆制作 2009年1月出版,第30页不同于上一届作品,本届作品从形式上由一人变为多人,实施场地亦从海中转向陆地。

第三届探讨生态艺术的作品共有10件,其中和水题材有关的有5 件,为任前的《取水》(1999-2009)、幸鑫的《逍遥游》(2008)、周斌的《煮海水》(2010)、蔡青的《湄公河计划》(2010)、王克伟的《浮生》(2012)。其他作品分别为任前《附体自然》(2010)、陈建军《白纸层》(2011)、刘佃《日不落》(2007)、曾群凯《急救模式》(2008)、张小涛《白日梦》(2010)。

何云昌《与水对话》1999 年

大地艺术源自于上世纪60 年代末期至70 年代西方早期的一种艺术运动,艺术家以自然景观与天然素材进行创作,通过艺术的方式使人们重新认识与关注自然。

刘佃的作品《日不落》就是关于大地艺术的作品,作品实施于中国青藏铁路沿线。2007 年青藏铁路刚刚开通,艺术家从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出发,途经沱沱河、羊八井等十几处地方直至拉萨。艺术家沿路在铁路边的山坡上捡拾石块摆出一幅幅大小不等的图案,形成了一部“隐藏的动画”。“用白色的石头在山坡上摆出吉祥图案在西藏是久远的传统,而艺术家所摆出的图像是一幅落日的图案,在那部动画中,太阳永远也不会落下。”⑹《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2012专辑》澳门艺术博物馆制作,2012年7月出版,第102页陈建军的《白纸层》是关于对土地的隐喻。艺术家陈建军在成都老书虫书店中,去耕以纸作为的“地”,从侧面反映了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也反映出艺术家自己面对一种熟悉的生活方式被剥夺,站在土地上的“身体”无法再产生联结的失落。艺术家在谈及这件作品的创作初衷时强调:“这件作品的创作思考是我参与的一个乡村研究项目‘昆山再造’,那里的土地因政治经济变迁影响,正在经历着从未有的变化,在田野调查中,我发现农民不再有耕地,但并未完全丢弃农具,他们与土地(空间)的联结关系已被切断。当下西南城市的变迁带来的是不断地将我们的身体置于一个无记忆的空间现实中,不断地断裂,原有的个体记忆消失,在无记忆的空间中身体的存在是无意义的,是会被操弄的。对抗个体记忆的被抹去,唯有去发掘丢失的记忆。”⑺《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2012专辑》澳门艺术博物馆制作,2012年7月出版,第66页

厉槟源 《自由耕种》行动记录、单频录像 22'08'' 2014 年

第四届共有10 件生态环境行为艺术的探讨,其中关于以行动介入到大自然的作品有:张可欣《孤岛度日》(2012)、刘骐鸣 《修复》(2013)、彭湘 《守渠待悟(红旗渠)》(2014)、杨德忠《彼案(额尔古纳河)》(2010)、厉槟源 《臭水沟的春天》(2013)。对于“水”问题的保护是四届持续出现的主题。提及与水有关的生态艺术,90 年代成都“水的保卫者”群体的行为艺术活动具有重大意义。此后,“水的保卫者”持续实施了4 回。2000 年以后的以水为题材的生态艺术,虽也与环保有关,也有些许作品在多重主题上有互动。艺术家试图通过自己的行为活动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调整人们的行为活动。彭湘的《守渠待悟》,作品发生在中国河南林州红旗渠,也用自己的身体与自然对话。“在这条具有传奇色彩的水渠中,我想用我的身体去感受水、物、我之间三者的关系,同时也是我与时空的一次无声的对话。”⑻《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专辑2015》澳门艺术博物馆制作,2015年11月,第108页作者躺在河水中张大了嘴巴,无奈最后口中填满的是生活垃圾。在拍摄的照片中,艺术家口中充满湿漉漉的生活垃圾,茫然地看着镜头。厉槟源则是在2013 年的某天,来到经常路过的一条臭水沟桥上,抱着点燃的烟花对着臭水轰炸。“当烟花在水中爆炸时像开出了艳丽鲜花,臭水沟也因此显得更臭了。”⑼《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专辑2015》澳门艺术博物馆制作,2015年11月,第140页鞭炮,在中国传统的解读中是一种庆祝的工具,艺术家用一种看似“庆祝”的方式在讽刺日益污染的环境。

关于土地与乡愁的作品有艺术家和丽斌的 《离》、胡燕子的《一箱子土计划·故土》、厉槟源的《自由耕种》。厉槟源的作品《自由耕种》是对土地及其有关身份的“和解”。2014 年8 月16 日,湖南省蓝山县火市办事处大汉口村委会写了一章土地证明:“兹有我村圆田化引水渠旁现有0.1 亩责任田,在1983年土地改革以来,归本村一组村民厉肇旺自由耕种。由于户主厉肇旺于1999年2 月意外去世,现责任田归其儿厉槟源自由耕种。”于是在2014 年8 月18 日,艺术家回到家乡,“决定在归属我名下的土地上做一次‘了断’,以此重新检查一下我既陌生又亲切的出生地,我以身体行为的方式试图与故土、亲人以及村民‘对话’,最终我在摸爬滚打中筋疲力尽而达成‘和解’。”⑽《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专辑2015》澳门艺术博物馆制作,2015年11月,第142页用自己的身体去耕种一片土地,试图与上一代人进行沟通,最后还是趋于和解,也是艺术家对自己心灵的解脱。同样,还有两件作品也是对土地产生关系之后的乡愁的表达。在一个密封的展厅内,墙上的运动投影是日落时分故乡(丽江茨满村)的影像,和丽斌将从家乡收集的八十公斤的灶灰撒在展厅的地面之上,随着村后的影像的倒退,艺术家开始朝着与村落相反的方向开始行走、奔跑,直至筋疲力尽,飞扬的灰尘与厚重的喘息声在密闭空间飘荡,灯光变暗,行为结束。艺术家在5 分钟的时间内上演了一出“追逐”的戏码。追逐的对象是“虚拟的家乡”,追逐的速度远比不上变化的速度:“古老的村落,笼罩在日暮的绝望里,巨大的黑影包围着我,挪动、行走、奔跑、冲刺,世界模糊了,我、故乡,消失在 飞扬的尘埃里……”⑾《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专辑2015》澳门艺术博物馆制作,2015年11月,第88页在作品完成以后,艺术家感觉到一阵的空虚与寂寞,也让观者思考与家乡、与血脉的关系。艺评家查常平是如此评价和丽斌的:“和丽斌常常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互动地审视人与自我的关系……他的主题关怀涉及到人与自然之物的共在、共生的关系,以此理解人的自我作为物质自然、作为自然生命与肉体生命的存在样态。”⑿查常平《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 第一卷 世界关系美学 》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6,第164页

厉槟源《臭水沟的春天》2013 年

青年艺术家胡燕子的作品《一箱子土计划·故土》讲述的是一箱北方的土在南方的条件下生根发芽的故事,这是一件活着的作品。“这箱土的迁徙犹如我的迁徙,犹如我们这一一代离开故土融入都市的年轻人一样。千里迢迢,携带着故乡的记忆和基因,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里适应、成长或挣扎。我想,当一个人忆起自己的来处时,他也许就能找到自己的去处了。”⒀《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专辑2015》澳门艺术博物馆制作,2015年11月,第88页

结语

上图:宋永平《纽约故事:纳斯达克荧屏的艺术展》 水彩 27×39 cm 2019 年

下图:宋永平《风化中的记忆》2004 年

通过对文献展中四届作品分析得知,探讨生态艺术的作品在数量上有显著的增长,说明生态问题越来越得到艺术家的关注。从发展方向来看的话,第一、二届的作品是在对“天人合一”中国古典思想进行借用,而后两届的作品则转向社会参与型的,面对环境污染,身体介入自然中,作品的呈现更加直观。且艺术家的介入对生态保护起了一个重要推动作用。后两届作品也更多的从土地、故乡的隐喻中出发,作品中也带有一丝乡愁的气息。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艺术家在面对生态环境与环境污染的问题采取了两条道路:一为选取著名的河流,例如湄公河、额尔古纳河、红旗渠等,河流的历史性、地域性等历史因素也会给作品增加可诠释维度。例如蔡青的《湄公河计划》是用实际行动呼吁对湄公河的关注。第二类型的艺术家则从身边小处的环境问题入手,例如厉槟源的作品《臭水沟的春天》。

猜你喜欢
专辑澳门文献
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专辑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两张专辑,你更喜欢哪张? 区瑞强《致敬 Beyond》/张玮伽《你最珍贵》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澳门回归日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傻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