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亦有道

2021-05-10 14:43南山人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面店老秦纯手工

南山人

“纯手工面,好吃!”女人的笑容拘谨而又充满期待,外加这句不太专业的“广告语”,以及店里零落而随意的物什陈设。这一切都在提示我:这是一家新开的小食店,如果选择在这里用午餐,我的胃不会被降伏。而真正让我驻足观望的是案台前那个男人,他轻声说:“很快的!”并向我抛出极喜悦的眼色,仿佛在进行自我介绍:“朋友,我是一个采蜜人,采集了过多的蜜,请你一起分享。”当然,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面点师傅,但是,在看过他的“魔术秀”后我更愿意视他为一个技艺娴熟的手艺人。一块朴拙的小面团,在他的手中短短几分钟便脱胎换骨,化为一碗热气腾腾,喷香扑鼻的茄汁汤面,令人欲罢不能。那天,是这家小面店开张第三天,也是从那天起,我成了这家店的常客。

店主老秦五十来岁,微胖,圆脸,爱笑,是店里的“技术骨干”,和面、擀面、切面、煮面、配制汤料均一手包揽。妻子秦嫂则是“财务主管”,为人低调,不善言辞,但眉眼中满是对丈夫的崇拜和依赖。老秦年轻时就做得一手好面,家人朋友交口称赞。几十年下来,老秦制面的技术更是炉火纯青,绝非普通的面食店可比,就连我這样挑剔的食客也被“一招制服”。老秦常说,原本只想让自家人吃到一碗有温度的面,成为维系温情的纽带。没想到自己的手艺还可以产生盈利,让家人有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为此,老秦内心充满感恩,脸上的笑容时时“营业”,令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光彩熠熠。

几个月后,便总能看到一些焦灼的身影,眼巴巴地盯着店门,然后颓然离去。我试探着问老秦:“你会考虑改用机器面吗?毕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我的脑子里快速闪过几年前钟情的一家饺子店。店家是一对小夫妻,主打纯手工制作的饺子,开店不久便吸引了大量的“佼佼者”。渐渐地,手工变成机制,“皮薄陷大”转向“皮大馅薄”,人气自然日渐稀薄。小夫妻见状欲重拾“手工制作”,但终究难回昔日辉煌,最后人去楼空,实在令人唏嘘。老秦面对我的疑问依旧面目欣然:“我一天不和几十斤面心里实在不舒坦,看来后半辈子我跟和面、擀面是分不开了。再说,这钱要赚多少才是个尽啊?”“那你有什么打算?总不能把到手的客户往外推吧?”老秦眼神笃定,自信满满地说:“我有办法!”

再次经过面店时,发现店门口立了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本店出售生面团”。原来老秦自开店几个月来,除了不断精进自己的制面工艺,同时用心留意食客们的反馈建议。由于小店位于居民区楼下,食客中不乏一些主妇和老年朋友们。当目睹大大小小的面团在老秦手中翻飞、起舞,如行云流水般令人眩目,这些老老少少的主妇们也颇想亲自领略其中的奥妙。然而自己和面又难以做到“三光”——手光、面光、盆光。与其让耐心消耗在和面环节,不如直接买到老秦和好的面团,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饮食体验。

老秦的这一举动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又缓解了“堂食”客流的压力,但他并没有因此获得丝毫的盈利。老秦直接以面粉的成本价格出售面团,同时搭上每天早起一个小时的时间。对老秦而言,和面于他是“滋养”而非“消耗”。也正是由于这些购买面团的食客,使得老秦的这块有限的狭小天地,变为可回旋的弹性空间。老秦坚称自己才是最大的获利者,应该,也必须有所“回馈”。另一方面,老秦还鼓励街坊们自带锅具、碗具打包餐食。老秦说:“再美味的面,经过塑料打包盒闷盖超过三分钟,味道必然大打折扣。”

从那以后,老秦的小店愈发兴旺,在积累人气的同时,亦荟萃着“人间烟火”。进店的食客并不是人人都要坐下吃碗面,有人捧着砂锅要求打包两份面,回到家可以假装是自己的“杰作”;有人拎着饭盒想要带走半斤面团,练练身手,或许不比老秦差;还有人来到店里只想告诉老秦:“你家的面团除了做面条,还能包馄饨,烙大饼,改天我再试试炸油条。”

老秦依旧是伏案和面,笑容中更多几分明朗灿烂。他喃喃自语:“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那一瞬,我真切感觉这个男人仿佛连接着某种宏大的力量,他像是一条反向流淌的大河,或许让人疑惑、不解,但他却自在、从容,乐在其中;他的内心深处又好似潜藏着某种既玄妙又平易的“道”,此“道”并非依靠智慧和理性悟得,而是源于心底的虔诚与热爱。

猜你喜欢
面店老秦纯手工
老秦
炳辉面店的“猫店长”
炳辉面店的“猫店长”
少年与逃犯
打造中职学校的“纯手工”教育
微信·我们的小故事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跨界设计并纯手工制作华冠(下)
SKAP(圣伽步):一针一线,致敬环保
母亲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