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语境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创新研究

2021-05-10 03:05杨辉
成才之路 2021年3期
关键词:自媒体创新教学方法

杨辉

摘 要:自媒体时代,教师要利用自媒体传播快、应用广泛、去中心化等特点,向学生传播道德与法治知识,把他们培养成为道德品质优秀、遵纪守法的时代新人。文章从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现状、自媒体语境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策略、自媒体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三方面,对自媒体语境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育;自媒体;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3-0018-02

近些年来,微信、微博、抖音等手机终端APP的出现,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越性,通过短视频和一些文案向学生普及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及时改进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和探索教学路径,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一、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现状

1.教学方法枯燥

当前,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一些教师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时,教学方法单一,很少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身边发生的案例融入到课本知识中。众所周知,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属于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如果教师不联系实际,就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很难理解里面条条框框的知识。时间长了,就会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厌烦心理。这样,这门课程就很有可能变成教师考试前为学生画考点、学生背诵知识点的记忆科目,对学生学好道德与法治课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2.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道德与法治不同于其他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是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继而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是考查他们记忆知识点的能力。当前,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受“应试教育”影响甚深,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和学习新型的教学方法,思维固化,在课堂上泛泛地讲一下知识点敷衍了事,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毫无作用。因此,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教师应摒弃过去“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的潮流,通过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在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自媒体语境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策略

1.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教学方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电脑、手机等高科技终端都可以成为人们学习的工具。特别是2020年以来,全世界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网课成了广大中小学生上课学习的新途径。网课的教学模式比较灵活,教师可以远程进行课程教学和对学生进行指导,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或电脑进行课程的学习,并可以将直播的课程全程保存下来。对于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等直播课程结束后反复地观看学习。网课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与知识点相关的案例,融入课件之中,让学生通过案例更快地掌握知识点,进而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仍旧以课本讲解为主,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实践。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而言,教育部设置这门课程的宗旨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让他们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和行为约束力。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维,从课本中解脱出来。当然,这并不是说让教师的教学完全脱离课本,而是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与实践相联系,让学生通过案例和身边的事更好地掌握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来说,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在网络时代,他们对新的技术并不是很擅长,如网络直播课程、自媒体软件的使用等。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让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且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3.善于运用自媒体教学资源

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基础教育也是如此。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多利用身边的自媒体软件如微信、钉钉等,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就拿微信来说,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在群里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如定期在群中分享道德与法治案例,让学生根据案例进行分析,写出自己对案例的想法和体会,然后教师通过学生所写的内容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对于一些思想认识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干预、及时纠正,以免他们误入歧途。除此之外,微信有一项功能叫朋友圈,教师可以经常在朋友圈分享一些正能量的文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利用这些自媒体资源,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教师可以利用钉钉软件布置作业,并随时随地进行检查,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自媒体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导学生在网络中规范自己的言行

近些年来,一些人在网络上不注重自己的言行,造谣生事,其中一部分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如果学生在网络上造谣或传播一些违法的视频、图片、文字等,一定会被依法处理。一些自媒体创作为了吸引眼球,会发表一些擦边的信息甚至是触犯法律的言论,如果这些不良内容被学生看到甚至模仿,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教师、家长要共同努力,让学生远离不良的自媒体内容,在网络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名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学生。

2.加强监管,净化网络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和电脑这些互联网终端设备的使用,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还为学生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不当,很有可能让学生误入歧途。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在网络创作、传播视频,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吸引别人的关注,会拍摄一些内容低俗的视频,以提高播放量。而学生思想不成熟,对于一些自媒体中的内容缺乏辨识力,会模仿其中的行为,形成错误的道德观念,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监护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扮演好监护人的角色,合理利用多媒体开展道德與法治教育,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摒弃其缺点,让自媒体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服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成为道德情操高尚、具有法治意识的新时代公民。相关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净化网络,给学生创造一个绿色的空间。

四、结语

总之,信息时代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来说,不仅是机遇,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一位从事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师,都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课程教学中多利用自媒体的优势,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毛振华.自媒体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策略[J].甘肃教育,2019(11).

[2]杨学慧.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8(03).

[3]林晓芹.新媒体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26).

[4]王爱兵.自媒体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化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7(06).

猜你喜欢
自媒体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