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巧用“耐心”提高批评教育效果刍议

2021-05-10 03:05潘丽
成才之路 2021年3期
关键词:耐心信任班主任

潘丽

摘 要:适时的批评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变得更加谦虚而谨慎。班主任在运用批评这一手段时,需要“耐心”作辅助,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文章对一个案例进行分析,指出班主任巧用“耐心”的策略:耐心地听,营造和谐的氛围;耐心地想,思考事情的本质;耐心地说,树立自己的威信;耐心地看,弥补教育的缺陷。

关键词:班主任;耐心;批评教育;信任

中图分类号:G635;G45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3-0026-02

自从做了班主任,笔者深刻领悟了《礼记·学记》中的这段话:“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可以说,孩子犯了错,都会有丝丝恐惧和焦躁,即使表面上若无其事,但内心早已惴惴不安。在这样的心理前提下,班主任的严厉批评会让学生的不安加倍,再加上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可能会背道而驰。所以,班主任的批评虽有必要,但同时用耐心地听、说、看来缓解学生的心理负担,不仅能够增进对他们的了解,而且是赢得他们信任的一个法宝。

一、案例

本班有一位小男孩,思维活跃,但思考不全面且固执己见,越是批评,他越是叛逆,被老师列为“问题学生”。某日,在自习课上,别人都在抓紧时间完成作业,他却自顾自地画起了漫画,并与周围的人交头接耳。笔者没有多想,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他刚要说什么,也被笔者堵了回去。在笔者看来,这孩子是分不清主次的,既浪费时间又影响他人。当时,笔者越想越生气,并“下令”请家长,决定列出他的种种“罪行”。可其父一来,不问原因就各种训斥,使孩子变得更沉默了。不仅如此,其父还滔滔不绝地数落起孩子的各种不是,当下的问题没处理,又翻出许多“旧账”,让笔者有一种由“原告”变成“被告”的感觉。笔者于是知道了这位学生不怎么说话的原因:在家里,每天父母对他来一遍语言“轰炸”,他即便再有理也变得无理,再想说话也变得无话可说。这种缺乏民主平等的交流过程,会使孩子变得性格孤僻,疏远他人。

送走家长,笔者另寻对策,缓兵之计是先冷处理。下午放学时,由于事情多,笔者快忘记了此事。没想到,该生捧着他的漫画来到笔者面前,请笔者看他画得合不合理。笔者一下愣住了,咱俩的“恩怨”还未解决,你居然还把这“导火索”拿到我的面前让我点评,这是“挑衅”吗?带着疑惑,笔者扫视了一眼漫画,题目为“自制灭火器”,图示十分清晰,每一步都十分合理,物品也画得惟妙惟肖。大意是设计一种装置,外层是酒精,内部是水,当着火时点燃此装置,会通过酒精的燃烧使内部的水流出来灭火。看着他的“作品”,笔者突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因为今天上午笔者上课的内容之一就是面对险情,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用灭火器。这个孩子能独立思考、发明创造,是很可贵的,但笔者却忽视了这一点。笔者耐心地告诉他:“首先,你的目的是灭火,但酒精易燃,你这是火上浇油;其次,并不是所有火情都可以用水来扑灭,比如汽油着火。”然后笔者很好奇地问他:“当时和同学讨论什么?”“我问他们合不合理。”“为什么不举手问我?”“我刚准备问完同学再问老师。”这样的一问一答十分融洽,孩子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悦,不时地点头并若有所思。无论他有没有按常规来,有没有利用好时间,但他的行为中总有可取之处。然而,笔者却在课堂上缺乏耐心的教育,导致孩子没有机会和笔者沟通,留下了遗憾。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正是耐心。如果笔者能等待该生把话说完整,就可以知道他思维的准确性,就能看出他的天真、可爱。所以,好的教育除了智慧,还在于教师要有耐心。

现在,看着该生能够慢慢学会接受批评,学会利用时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笔者很庆幸自己用耐心取得了他的信任。《论语》有云:“君子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批评只是外在的刺激,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他自身的领悟。学生能否自觉修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关键因素在于其是否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这里不可缺少的是“耐心”这一催化剂。

二、班主任巧用“耐心”的策略

首先,班主任要耐心地听,营造和谐的氛围。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和尊重,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对于他人的看法甚为敏感。耐心地听他说,其实是默默地向他表明,班主任愿意感受他的经历,并在心理上给他一种安全感。任何时候,冲动都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冷静放松的状态下,人会变得更加理智。当孩子自尊平等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趋同的情感,就比较容易合作。这样,接下来班主任的批评才容易被孩子接纳。耐心地听,可以让班主任从孩子的阐述中得知孩子的心理,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这有利于后面思想工作的开展。

其次,班主任要耐心地想,思考事情的本质。想是分析,分析孩子的心理状况和行为缘由,想孩子之所想,是一种换位思考。孩子是故意调皮捣蛋,破坏课堂纪律,还是刻意表现,只想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想清楚孩子行为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想是剖析,是班主任审视自己的情绪和目的,想清楚自己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想更好的办法,想更好的沟通方式,可以维护教师的权威,启迪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打开自己的心扉。总之,班主任要想孩子说的话,想自己行为的方式和目的,想接下来的更好的做法,然后才能“谋定而后动”。

再次,班主任要耐心地说,树立自己的威信。如果说耐心地听是向孩子表明班主任愿意相信他是有道理的,那么耐心地说则表明班主任并不一定认同他。学生的学识和阅历是有限的,难免会出现片面和固执的一面,班主任要允许他们犯错,但也要想办法让他们知错改错。刚开始,班主任要给孩子一种好的氛围,接下来就是在好的環境中提升他的认识。除了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谈话技巧外,理智冷静的态度也是班主任树立威信的重要因素。能够心平气和地阐述道理,有针对性地给出见解,字字含金,温文尔雅中不失礼,总比歇斯底里的呵斥更有震撼力。正如《伊索寓言》里的一则寓言所说的:太阳用它温暖的光轻而易举地使人们脱下大衣;而北风使劲地吹,反而使人的大衣裹得更紧。所以,耐心所塑造的良好修养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树立了班主任自身的威信。

最后,班主任要耐心地看,弥补教育的缺陷。由于学生的意志力不坚定,很容易出现懂道理但做不到的情况,这时候,班主任的“看”就显得尤为重要。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班主任不仅要仔细观察批评的时候孩子的反应,还要仔细观察批评之后孩子的表现。从认识到行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周期,一个过渡。意志力强的孩子,可能会在今后的言行中多加克制和修正自己的错误;意志力薄弱的孩子,则可能会一错再错。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发现问题之后,进行跟踪观察,必要时依然进行批评,来强化孩子遵纪守法的意识,弥补教育中的漏洞和缺陷。

三、结语

总之,批评教育中不能缺少“耐心”,没有耐心的教育,不仅让班主任显得粗暴无礼,更会让说理如棉花般没有力度,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要想让批评不那么苦涩,就需要班主任想办法进行调和,多从“耐心”二字上下功夫。班主任要学会放慢脚步,在教学中适当地放慢速度,耐心地听、耐心地想、耐心地说、耐心地看,这样才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贺秋蓉.中小学教师恰当行使批评教育权对策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0(21).

[2]蔡丽红.耐心等待,静待花开[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3).

[3]潘富军.核心素养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19(30).

猜你喜欢
耐心信任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班主任
高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心得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