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精神的生成逻辑、 内在机制和价值意蕴

2021-05-10 15:35张天浩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中国共产党

张天浩

〔摘要〕 抗大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艰难探索中,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而且内蕴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重温抗大精神,溯源抗大精神的生成逻辑和内在机制,既是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忠实宣示,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助力器,在新时代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抗大精神;生成逻辑;内在机制;价值意蕴;初心和使命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2-0095-06

抗大精神,是著名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在抗日战争时期办学治校的艰难历程中锻造出来的。它包括勇当民族先锋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夺取胜利的英勇战斗精神、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勇于牺牲自己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抗大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话语形态,是革命文化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来源,对于引领新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通过重温抗大精神,溯源抗大精神的生成逻辑、内在机制,能够为我们党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侵蚀,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 〕这一初心和使命提供精神支撑。

一、抗大精神生成的内在逻辑:在历史、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中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抗大精神是为崇高理想英勇奋斗的精神,合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于一体,宣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其中,历史逻辑显现为目的性、规律性和主体性的统一,理论逻辑显现为结构性、演进性和整合性的统一,实践逻辑体现为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统一。

(一)历史逻辑:目的性、规律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首先,抗大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是抗大精神生成的主体在具体历史实践中目的的逻辑性与规律的逻辑性的辩证统一。从抗大精神生成的时间序列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源,是抗大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起始点;从抗大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结构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艰苦奋斗”的文化基因是抗大精神生成的价值资源和奋斗目标;从抗大精神的思想引领与价值功能来看,体现在引导中华民族进行民族解放的历史实践中。其次,抗大精神是在民族矛盾、封建残余和国民党消极抗日等特殊历史语境下生成和发展的,不仅凸显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革命特征,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抗日战争时期“活”起来的逻辑起点。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面对敌强我弱的战争局面和兵力严重不足的现状,我们党不仅需要大量的军事人才,而且还急需提升其综合素质。为此,1936年6月1日,抗大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導下,克服重重困难在炮火连天中按时开学,并以艰苦奋斗的革命热情进行了大规模的校舍自建、开荒生产等,从而解决了校舍和经费不足等问题,如抗大第一、三、八期的师生自己动手进行了大规模的校舍自建,1939年的开荒生产,1944年的大生产运动,“不浪费一粒米、不多用一文钱” 〔2 〕343等节约运动的开展。在抗大精神生成的历史语境中,“艰苦奋斗”作为抗大精神谱系中的核心内容,始终伴随着抗日军政干部培养的全过程。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常常苦中作乐,把大米加小米煮在一起的饭称为“国共合作饭”,把锅巴称为“马列饼干”等 〔2 〕345。事实也充分证明,艰苦奋斗的过程就是激发抗大精神生成的“燧石”,抗大精神也正是在不断克服新旧困难的历史实践中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接力棒。再次,艰苦奋斗的抗大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精神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显著的优势。其中,主体性历史逻辑的起点和归宿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3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 〕和“为人类求解放” 〔4 〕高度契合,展现了抗大精神规律性和目的性在主体性上辩证统一的历史逻辑。以此观照,抗大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正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反映。1938年4月9日,毛泽东在抗大第四期三大队开学的训词中强调,抗日战争是建设新中国的前提,需要永不退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勇气,并要有奋斗到底和牺牲自己的决心 〔5 〕,从目的性和主体性方面对抗大精神的内在价值进行了规律性的阐释,是过去、现实与未来的相统一,而这一价值精髓在历史的进程中永不褪色、永放光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一定会永远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1 〕。

(二)理论逻辑:结构性、演进性和整合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抗大精神生成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的具体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艰苦奋斗”的精髓进行了系统化的逻辑结合,使其上升为全党的“热心”,进而转变为一种“决心”。我们要厘清抗大精神生成的理论逻辑,不仅要了解抗大精神生成的内在逻辑,也要厘清抗大精神与革命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抗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基因和理论成果,1938年5月4日,毛泽东在抗大一大队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困难在共产党面前是没有的,日本只不过是一个,中华民族是不会哭哭啼啼泪流满面的 〔5 〕,这是抗大精神的“热心”,也是“抗日救国”的“决心”。在抗大精神理论逻辑中,“初心”“热心”和“决心”是内在统一的基本结构,构成了抗大精神生成的理论体系,“初心”是起点,“热心”是保证,“决心”是归宿。从总体来看,“初心”“热心”“决心”三者的有机统一,体现出抗大精神生成的理论逻辑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抗大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优良作风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逻辑延续,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抗大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优良作风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创新性发展。在抗大精神生成的历史进程中,抗大精神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优良作风,而且在抗日战争这一艰难的岁月里将其发扬光大。抗大精神的发扬光大伴随着文化的发展与文化理论的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这也是抗大精神生成的发展理路和理论创新的逻辑。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抗大学习的目的是“抗日救国” 〔5 〕,要抛弃“大概的”决心,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他还将“革命的过程”比喻为“行船” 〔5 〕,呼吁全体抗大学员要树立抗日救国、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和信心。其二,抗大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性转化。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内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 〕的历史演进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践行和发展。其中,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抗大精神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抗大精神的历史演进,其实质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在抗日救国这一现实需要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转化,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热心”和“决心”的有机结合,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这也正如毛泽东在抗大开学训词中所指出的,去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任务,还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吃苦耐劳的艰苦奋斗精神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历史只会眷顾那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和畏难者 〔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我们通过重温以“艰苦奋斗”为内核的抗大精神可以看出,其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命题的践行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三)实践逻辑: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统一

抗大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抗日救国的实践中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内涵不断丰富的科学理论。抗大精神蕴含的价值精髓,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导向,还是对“使命”实践的纲领,是一个有机统一的体系。1938年4月9日,毛泽东在抗大第四期第三大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强调,抗大学员要下定不怕任何艰苦、不怕牺牲、向前迈进的决心,革命的过程像在波涛汹涌的江河中行船,懦弱的人常常会动摇起来,不知所措 〔6 〕64。抗大精神的生成就是从中国革命实践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中总结出来的,是来自于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与“使命”的具体实践。这一直面现实、回归“初心”,为解决抗日救国的强烈的问题导向,从根本上体现的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 〕的实践逻辑。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7 〕抗大精神的生成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的逻辑检验也是实践,而这一实践就是抗日救国,这也是抗大精神生成的问题缘起,是科学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成功经验和有效路径。1941年8月27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我们党的干部理论水平比内战时是提高了,现在干部中多读了些理论书籍,但对于理论运用到中国革命实际上还不够,对中国及世界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缺乏研究和分析, 并针对我们还没有各种问题的专家,对于许多实际问题不能下笔的现状,提出了我们要培养行动的理论家的目标  〔6 〕324-325。为此,抗大制定了符合抗日救国这一具体现实的实践路径,如通过开展体验式、操作式等实践活动,增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他们通过个别谈话、开联欢会、露天演讲、张贴标语口号、传唱歌曲、发放出版物等方式展现抗大的精神风貌。

抗大精神的生成就是建立在抗日救国这一时期的历史实践中,这也是抗大精神生成的客观历史实际。抗大之所以能够在抗日战争时期创造出辉煌的成绩,不仅是党的正确领导、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援,更离不开“艰苦奋斗”这一抗大精神的重要内核。抗大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群众支持的关键,就是因为抗大精神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能够在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并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二、抗大精神生成的内在机制:在思想、认识和文化的内在统一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抗大精神的生成有其内在的机制。1996年5月31日,江泽民在纪念抗大建校60周年大会上对抗大精神作了科学的阐述,认为抗大精神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抗大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培育和锻造的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内蕴着自尊、自力和自强的精神 〔8 〕。事实上,抗大精神所蕴含的精神品格也就是抗大精神生成的内在机制,主要包括思想机制、认识机制和文化机制。

(一)抗大精神生成的思想机制

首先,是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抗大精神生成的基点。1938年5月24日,毛泽东在抗大第4期开学典礼的演讲中指出:我们要把旧中国变成新中国,靠得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3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经历了200多年之后,还继续指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正是因为其本身就蕴含着创新的精神品格。毛泽东强调,来抗大学习,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清楚,而不是学成一个老粗的军人,要学成的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人 〔5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事业继承的宣示,是抗日救国的现实需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实践。其次,是传承马克思主义思想机制的创新。一是解放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承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我们党在发展进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二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抗大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革命进程中精神文化相结合与发展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统一,集中体现在1938年4月9日毛泽东在抗大三周年所做的《抗大应当学习什么?》的讲话中,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9 〕117。其中,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上,抗大特别注重以“转变学生的思想” 〔10 〕为主要任务,根据学员的来源变化,始终坚持把辩证唯物论、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基本的教学内容,以普遍提高学员的政治觉悟,克服他们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再次,为把学员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抗日军政干部,抗大以中国革命问题、论持久战等为教学内容,以引导学员深刻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树立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除此之外,抗大還利用教学的间隙,动员学员参加后方建设工作,以使他们深刻体会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抗大精神的生成,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的普遍性意义和科学性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至今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需要传承和发展的。也正如江泽民在抗大建校60周年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学习抗大的精神与经验,需要着重在发扬抗大精神方面下功夫,继续继承和发扬抗大精神 〔8 〕。

(二)抗大精神生成的认识机制

抗大精神生成的认识机制是从解决抗日救国这个现实问题开始的,深刻指引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一问题的回答,把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实践、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生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抗大精神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不断探索和深化,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新。抗大精神生成的内在机制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能够使旧中国变成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可以凝聚人心,实现抗日救国;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3 〕的事业体现在中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 〕。以上这三个层次的认识内蕴着抗大精神生成的认识机制。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抗日救亡”形势发展的需要。抗大正式成立至抗日战争结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因此,抗大精神生成的现实背景是以抗日救亡为主题展开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一阶段的革命基本任务,是争取国内和平,停止国内的武装冲突,以便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11 〕254-255。其二,解决中国共产党系统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薄弱问题的需要。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现在已较过去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还很不普遍,很不深入。” 〔11 〕533陈赓回忆到:“这些干部斗争历史很久,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但大都政治水平较低,战术素养缺乏,文化水平不高。” 〔12 〕罗瑞卿谈到:“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中,已经涌现了大批的好干部和不少群众领袖,但是,这对抗日战争来说还很不够。大批优秀的干部牺牲了,许多保存下来的干部也需要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13 〕在毛泽东看来,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习和研究,对于我们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创办抗大,以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进而提高全国人民的思想觉悟,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其三,“放手发展抗日力量”的需要。“放手发展抗日力量” 〔9 〕753是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东南局的指示中提出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抗日救国,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党深刻感受到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不高影响着抗日力量的增加,毛泽东十分关注这一问题。1938年3月30日,他在抗大干部会上指出,“此时尚无健全的民众,有觉悟的人不够” 〔5 〕。在他看来,要实现中国的解放,增加人民群众这一力量尤为重要,但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理论素养,破除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认识,还需要“火与助火的风” 〔5 〕,即通过创办抗大培养大批带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风”(军政干部)吹向全国,吹醒人民群众,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笔者认为,抗大围绕着抗日救国这个根本问题,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较为具体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事业的忠实传承和建党之日起便担负的重要使命。之后,中国共产党以抗大精神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逻辑系统地形成了革命文化,进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抗大精神生成的文化机制

抗大精神生成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地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去研究抗日救国这一现实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去辨析关门主义、冒险主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自由主义等错误倾向。其中,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倾向的党员在革命中全然不顾全局,分不清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忽视了我们党的形象,不知道去依靠人民群众,反而出现了适应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倾向。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的党员,经常把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个别词语当作“法宝”,忽视了我国的具体实际,同时,他们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自由主义者是表面上赞成马克思主义,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则是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集体利益、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这些错误的思想从根本上来看都是和马克思主义相冲突的,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也不利于为抗日战争争取更多的人民群众。这种情形下,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马列主义军政干部是抗大尤为重要的任务。其二,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去吸收中华文化。这一问题的具体展开就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态度上,即用宽广的视野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去吸收中华文化,并提出了“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是我们需要承继的一份珍贵的遗产 〔11 〕534。这也为我们党科学地承续中华文化树立了成功的典范,这是对文化的继承,而不是割裂,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1 〕精神的历史演进。总之,抗大精神既是在抗日救国这一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实践中,客观呈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念,也是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吸收与跨越,是兼容与创新为一体的文化机制。

三、抗大精神生成逻辑的价值意蕴:在提升、推进中宣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抗大精神的生成合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内蕴着思想机制、认识机制和文化机制的内在统一,是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復兴” 〔1 〕初心和使命的忠实宣示,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助力器,在新时代仍然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一)不忘初心和使命: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忠实宣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力量。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 〕事业的引领者和实践者,也是”为人类求解放” 〔4 〕事业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抗大精神是以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在解决民族矛盾的历史实践中生成的以艰苦奋斗为内核的革命精神,是以解放全中国这一现实问题为导向的。这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宣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传承马克思主义,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发挥了责任担当者和使命人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考验,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提出了“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党性质的试金石” 〔1 〕。中国共产党始终初心和使命不变,朝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 〕不断迈进。

(二)继承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助推器

抗大精神生成的过程就是回应当时各种文化思潮挑战的过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也就是在这种交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中国历史文化相融合,生成了抗大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积极的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更加宽广且开放包容的视野,去直面世界各民族创造出的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要“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1 〕。

(三)价值自信:抗大精神在新时代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抗大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国运兴和民族强的文化话语,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伟大实践中,积极学习和借鉴各类先进文化,并结合中国现实生成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抗大精神的生成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指引着中华文化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道路。抗大精神的生成过程,就是始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结合抗日救国的历史现实,在与各类文化思潮的争锋中,不断吸收有益成分,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中创新发展的新文化。实践证明,抗大精神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符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在新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勇于创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华民族谋复兴” 〔1 〕的征程中,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汲取抗大精神的精髓,凝聚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在实践中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际,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5〕耿仲琳,田逢禄,齐德平.毛泽东在抗大讲话记录稿介绍〔J〕.党史研究资料,1989(10):2-17.

〔6〕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

〔8〕江泽民.在纪念抗大建校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1996-06-01(01).

〔9〕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39.

〔1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陈 赓.陈赓日记〔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7.

〔13〕罗瑞卿.抗大的过去与现在〔J〕.解放,1938(48):16-20.

责任编辑 芳 晔

猜你喜欢
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境遇
读懂名师
论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