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追思英魂今日中国如你所愿

2021-05-11 05:59白晓娜
人民交通 2021年7期
关键词:张自忠左权日军

本刊记者 / 白晓娜

清明,是我国唯一一个节日与节气重叠的日子。当此之际,我们缅怀先人,赓续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传统价值;我们致敬烈士,感恩为国为民的奉献牺牲;我们传承文化,重温扎根心底的民族记忆。即便时光流转、习俗流变,清明所承载的中国人的文化情感始终未变,并在每一年草长莺飞的日子里,指引着我们沉静思索、叩问内心。

张自忠-向来军魂皆相似,赤胆忠魂皆成诗。

张自忠出生于清朝末年,当时的中国正处水深火热之中,在遭受外国侵扰的同时,国内亦是动荡不断。

1911年,年仅二十岁的张自忠加入了同盟会,成为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员。1916年,张自忠被好友介绍给了当时已经小有势力的冯玉祥,而冯玉祥对张自忠也特别满意,直接就委任张自忠为中尉先行见习,不久之后对其更是一路提拔重用。

卢沟桥事变后,张自忠卧病在床,就在此时,几位日军官员几度会见张自忠,虽然都是无功而返,但是逐渐有传闻称张自忠做了“汉奸”,再加上蒋介石后来的议和之举,传闻一时间愈演愈烈。但实际上张自忠是个非常重视民族尊严的人,可以说,他不仅不主张议和示弱,还应当是非常看不惯蒋介石的消极抗战之行的。但也正因为他对蒋介石表示出不满,后来他手下很多得力干将被别人陷害致死。

1938年,张自忠参加了临沂战役,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后来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多地交通运输并从中谋取利益,集结三十万大军进攻中国军队,枣宜会战就此爆发,这场战役也是张自忠将军参加的最后一场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不论是从人数、军备还是局势上来看,张自忠带领的军队都处于劣势,但是即便面对如此不利情形,张自忠也并没有丝毫退缩逃跑的念头。据有关史料记载,张自忠于1940年5月主动要求出战,5月14日正式与日军激战,15日处于颓势并被大批日军包围,16日战死沙场。

在战死之前,他曾多次受伤,据资料显示,张自忠的尸体上共有八处伤口,其中两处炮弹伤,五处枪弹伤,一处刺刀伤。身负重伤的张自忠始终坚持在战场上督战、作战,他不会选择退缩,也绝不能选择退缩,因为他不仅身担重任,而且还正被人们猜忌是否已经倒戈日军。

张自忠去世后,举国上下皆为其忠烈事迹感动不已。就在张自忠殉国当日,黄维刚便带领敢死队将其遗骸夺回。

后来张自忠的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安葬,据说在途径宜昌之时,有整整十万军民为其送行,期间日军战机三次飞至宜昌上空,前来送行的群众皆没有被吓退丝毫,而是一直将张自忠灵柩送至江岸。在张自忠灵柩运至重庆之后,政府要员皆郑重为其送行,并举办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左权-匆匆岁月如流水,已许祖国难许家

“洋菊花已经开了三个月了,开的甚为好看。可惜缺兰,总感美中不足。每次打开门窗,见到各种花的时候就想着我的兰,我最亲爱的兰。”

正所谓家国两难,左权为了守住“大家”,而舍弃了自己的“小家”,仅仅靠着这一封封书信,寄托着对妻儿的思念。

左权,1905年生。19岁进入黄埔,因为军事素养过硬,25岁左权被党组织选派前往苏联。先是和邓小平一起,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接着,又在伏龙芝军事学院接受高级指挥训练。左权的赫赫声威,在八路军全军,无人不晓。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急于解决中国问题,对华北解放区的“扫荡”愈加频繁激烈。

1942年5月20日,左权没有像往常一样在作战室里研究地图。他早早就回到房间里,拿出了纸和笔,匆匆给妻子写下了最后的一封信:“志兰,作战已经爆发,这将影响日寇行动及我国国内局势。国内局势将如何变迁,不久或可明朗化了……我虽如此爱太北,但是时局有变,你可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左权躺下不久,就被飞机的轰鸣声和炸弹的爆炸声惊醒。战斗愈演愈烈,左权首先想到的是彭德怀的安全。目送彭德怀离开后,左权就继续指挥突围战斗。

在十字岭高家坡,利用短暂的休整,左权用嘶哑的声音呼唤着极其疲劳的队伍。他要求警卫战士、机要人员,一定要保护好电台,保护好机密材料,保护好机要人员。

飞机轰鸣,炮弹横飞。作为一名老兵,他应该知道会有后续的炮弹袭来。本可以先卧倒,然后一个侧滚翻就可以避免炮弹。左权却没这样做,完全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很快,第二颗炮弹就在他身边落下,左权倒下了。一代抗日名将,满怀报国之志壮烈牺牲,年仅37岁。

40年后,当刘志兰第一次把左权的十一封家书交给女儿左太北时,左太北已经42岁了。对于她来说,父亲一直是一个抽象概念,直到看到父亲的这些家书,她才看见了一个真实的父亲。2001年,左太北写下了60年来给父亲的第一封信。

1949年,解放军南下准备解放全中国,朱总司令命令所有入湘部队,都要绕道醴陵看望左权的母亲。这个时候,左权的母亲才知道,自己日思夜念的小儿子已为国捐躯7年。

左权母亲请人代笔,为儿子写下这样的祭文:“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儿。现已得着民主解放成功,牺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儿有知,地下瞑目矣!”

1942年9月8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纪念左权,将八路军总部驻地山西辽县改名为“左权县”。八路军总部在河北涉县莲花山下挑选一块风景秀丽之处为左权修了陵墓。

如今的左权县,已经成为了一个繁华的小城市,但左权县的人们却永远忘不了左权将军的英勇事迹。为中华民族抗击侵略、民族独立而贡献出生命的左权将军,将永远铭刻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

沈崇诲-江山代有才人出,空中风骨皆似卿

曾在全国热映的《无问西东》中,王力宏主演的沈光耀,在国破之际,弃笔投戎,参与抗战,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最后置生死于不顾,与敌人同归于尽。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有人猜测他的原型为沈崇诲。

沈崇诲,江苏江宁人,1911年出生于名门望族。1928年南开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32年12月,中央航空学校在北平招收新学员。中央航空学校是于1928年11月在杭州笕桥成立的,是中国空军的摇篮,1932年6月,扩大改组为中央航空学校,隶属于军事委员会航空署。沈崇诲闻讯后,兴奋异常,他决心报考航校,驾驶战机,与敌人战斗。

从此,他成为一名飞行员,走上了保家卫国的抗日之路。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一直垂涎于中国的日本人开始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当时有3000多日本海军陆战队准备登陆上海,向上海发动总攻。眼看一场死战无可避免,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先发制人,集结兵力与日本人狠狠地打上一仗。如果打赢了,那就可以把中日战争拖入打持久战的计划中。

1937年8月19日清晨,驻扎广德机场的第二大队,奉命轰炸在吴淞的日舰。沈崇诲与队员陈锡纯驾驶双座轻轰炸机904号,与其他6架飞机,飞临吴淞口外的日军海军第三舰队上空。可是,沈崇诲驾驶的轰炸机突然发生机械故障,尾部浓烟滚滚,速度减慢,脱离编队。此刻,其他飞机已展开攻击队形,向敌机俯冲。沈崇诲决定赶快离开机群,他回头望了望后座飞行员、他的副手陈锡纯,示意他立即跳伞逃生。陈锡纯领会了沈崇诲的决心和让自己跳伞的意思,用手一次次地指向下面的敌舰,向他点头,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一同赴死。沈崇诲大吼一声,用力将手中的操纵杆向前猛推到底,驾着满载炸弹的飞机俯冲而下,奋不顾身地向敌“出云舰”撞去,决心用自己的生命与飞机、炸弹和敌人的军舰同归于尽。一时间,敌舰爆炸声四起、烈火冲天、浓烟滚滚、日军的哀叫声此起彼伏,两位壮士慷慨赴国难,壮烈殉国。

沈崇诲殉国时年仅26岁。为表彰其英勇爱国精神,国民政府特追赠其为空军上尉。后来在周恩来、郭沫若的支持下,以沈崇诲为原型拍成电影《长空万里》。

“浩然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却冲不淡我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

猜你喜欢
张自忠左权日军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左权:『人民是水,我们是鱼』
张自忠勘破鸿门宴
左权将军的家信
张自忠勘破鸿门宴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
左权军事理论概述
对日军编制和军衔称谓的商榷
张自忠部与台儿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