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2021-05-11 07:09黄小玲张玉琼唐玉文刘汇团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年4期
关键词:养育发育障碍

黄小玲,张玉琼,唐玉文,刘汇团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指一系列早期出现的社交沟通障碍和异常的重复性感觉-运动行为[1]。ASD是一组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近年来以稳定的速度增长,目前在儿童中的患病率已超过1%[2,3]。目前普遍认为导致ASD的因素包括遗传、养育环境等,但没有一种因素可单独导致ASD的发生。围产期脑损伤、家族类、感染、全面发育落后、睡眠障碍等均有可能导致儿童出现ASD[4]。本研究通过对来我院就诊的孤独症患儿相关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提高儿科医生对ASD的早期识别能力,为ASD的治疗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 年4 月至2019 年12 月就诊的ASD儿童100 例纳入ASD 组,其中男71 例,女29例;年龄2~6 岁,年龄中位数为2.2(1.9-2.4)岁。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5)ASD的诊断标准[5]。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 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75 例,女25 例;年龄1~6 岁,年龄中位数为2.1(1.8-2.3)岁。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SD 组纳入标准为:年龄2~6 岁;符合DSM-5的ASD诊断标准;家族成员无其他重大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家长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纳入标准为:年龄2~6 岁;家族成员无其他重大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健康儿童;家长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听力障碍、发育性语言障碍、精神分裂症、代谢性疾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脑瘤、精神发育迟滞及其他疾病所致智力低下症状者。本研究获得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本研究通过自编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ASD 的危险因素,调查内容:①家庭相关因素:养育环境、父母性格、胎龄、照顾者;②母亲孕期相关因素:是否情绪焦虑或抑郁、孕期口服抗精神病药、孕期是否接触放射线、孕期是否吸烟、孕期是否饮酒、孕期是否经常使用电脑;③父母生育年龄因素;④其他因素:生长发育情况、婴幼儿睡眠状况。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对自编调查问卷进行结构效度检验,当样本(N=200)进行验证性分析时显示,其KMO 值=0.71,χ2=257.9,P<0.05;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Cronbach α=0.72,不同评估者间重测信度为Cronbach α=0.86,其信效度良好。研究参与医生均经过培训并达标,调查全过程均保证现场指导和审查,及时发现不合格问卷并更正及复核。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ASD组的养育环境、母亲焦虑或抑郁、孕期经常使用电脑、母亲生育年龄、全面发育落后及婴幼儿睡眠障碍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对上述有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养育环境、母亲焦虑或抑郁、孕期经常使用电脑、母亲生育年龄、全面发育落后及婴幼儿睡眠障碍均为ASD的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养育环境不佳的儿童患ASD 的风险较大,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6]。养育环境是导致儿童发生ASD 的危险因素,而Zwaigenbaum 等[7]的研究表明ASD 又会进一步恶化患儿的家庭环境,形成恶性循环。Althoff 等[8]通过荟萃分析得出父母在家庭中的干预可促进患儿集中注意力、改善言语表达及环境适应性,提示改善养育环境对改善ASD 症状有明显益处。调查ASD 患儿的家庭生活质量,有利于发现养育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及早对患儿进行有效干预[9]。

表1 2组一般情况比较(例)

另外结果显示母亲情绪焦虑或抑郁和孕期经常使用电脑是ASD的危险因素,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10,11]。吴文华等[12]研究发现孕期常使用电脑与ASD存在相关性,但其相关性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孕期口服抗精神病药、接触放射线和吸烟等围生期高危因素仍具有争议,不同研究间结论常出现矛盾[13]。有研究表明孕期因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母体免疫激活有关,这会导致胎儿更易受到基因突变和环境暴露的影响,使患ASD的风险增大[14]。这一机制提示更多的潜在治疗方法,例如抗嘌呤能疗法可以完全逆转母体免疫激活后代中几种与ASD 相关的表型。医生应在女性怀孕期间进行保健宣教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提早介入干预。

表2 ASD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还发现母亲生育年龄较大、全面发育落后和婴幼儿睡眠障碍是ASD 的危险因素(P<0.05)。有研究提示,父母年龄增长与其子女罹患ASD 的概率呈正相关,但本研究未发现父亲生育年龄与ASD的相关性[15]。这可能与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和样本量有关。另有研究表明ASD 的抑制性控制神经基质的发育,导致儿童大脑发育迟缓[16]。约2/3的ASD患儿具有睡眠障碍,这可能与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分泌异常、控制昼夜节律的相关基因异常表达有关[17,18]。全面发育落后与睡眠障碍既是导致ASD的危险因素,也是ASD的症状。两者可作为早期发育特征,有利于AS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并且可以通过干预儿童的发育和睡眠状态,以改善ASD的症状,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少、问卷调查过程中易存在回忆偏倚等。随着公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认知日益提高,ASD 的确诊率也逐年上升。近年来ASD在基因与代谢组学方面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与ASD相关的基因、代谢物与标志物[19-21],将来可进一步研究分析ASD的基因与代谢组学特征,为AS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养育发育障碍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别忽视了小儿发育迟缓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