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村景观空间改造设计探索

2021-05-11 05:39王勇褚雨粟
设计 2021年9期

王勇 褚雨粟

摘要:通过对上海市东夏村进行实地调研及相关资料收集,分析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型乡村的发展现状及核心问题。结合设计原则,完成改造设计实践,探索此类型乡村的改造策略和发展方式。立足东夏村的特殊性,全面挖掘乡村特色,转换村民身份,实现村庄文化、产业、生态等多方面的全面升级。采用实地调查和访问方法对东夏村进行现状分析,运用相关案列研究法对东夏村进行设计策略研究。通过完成东夏村的规划策划与创新设计探讨东夏村发展的独特性,探索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村独特的发展方式,提升村庄风貌、产业文化发展和村庄地域特色,引导村庄走特色化、差异化的道路。本文的探讨希望为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型村庄空间的转型重构与未来长远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农村增收及土地流转利用,为乡村振兴助力。

关键词:超大城市 乡村设计 近郊区 保留型村庄 景观空间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5-0072-04

引言

乡村是我国的基本治理单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海作为世界超大城市,其近郊区乡村承担着对外展示、对内示范的窗口作用,根据上位规划,结合村庄类型,振兴上海近郊区乡村具有特殊意义。据统计,上海目前有二分之一的面积为半城市化或乡村地带,打造具有上海自身特点的美丽乡村是本案设计的根本。

乡村与城市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两大空间载体,互动共生、不可偏废。但传统城市规划设计往往会忽略乡村区域,从而造成乡村建设发展滞后。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城乡二元制差异尤为突出。

上海近郊区乡村是其三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存在经济发展贫弱,土地利用低效,生态保护脆弱,配套设施不足,文化传承衰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该区域乡村發展滞后,导致其成为二元制矛盾尤为突出的地方。本文就此现状展开研究,分析超大城市近郊区的乡村中,保留村应如何进行改造设计。近郊区乡村拥有许多优势资源,如何在保护其乡村特色的前提下,更新改造乡村环境,对原有村庄进行功能置换,完成原住民的身份转换发挥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村的重要作用。

二、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村概念及核心问题

(一)超大城市近郊区概念

超大城市指的是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其近郊区是城市核心功能的辐射区域。

(二)保留村概念

为了利用现有自然村的分布,适当考虑紧凑组团发展,优化村庄布局,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达到因地制宜地治理发展村庄的目的,我国提出了保留村的有关概念。

从发展类型来看,上海市乡村振兴相关文件中将村庄分为保留村、保护村和撤并村三个大类。保留村是村庄现状规模、区位、产业及文化资源等综合评价较高的村庄,其规划建设对于村庄的长远发展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都是其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三)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村研究现状

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村最大的独特性在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村庄类型的特殊性,但目前对于该类型村庄的研究严重不足,这将阻碍乡村的多元发展与价值重建。目前已有该类型的特色研究案例为上海市的唐镇,其位于近郊地带,村庄综合评价较高,但由于在以往建设中乡村未进行系统的整体规划与空间设计,唐镇村存在功能定位、土地利用、人文生态以及风貌特色等多方面不足。所以,在唐镇的规划设计中,综合考虑城乡关系,摈弃二元规划的思维,从产业、人文和生态等多维度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四)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村的核心问题

在对此类型的村庄进行改造设计时,应立足现状,分析其区位特征、自然条件、产业现状、文化特色和空间风貌,同时结合原住民以及外迁人口所原本具有的基本认知和发展意愿,并以此为依据总结归纳出村庄的现状问题。

从保留村庄的长远发展来看,最重要的三个问题是:①未来农村的生产依托;②未来农民的生活方式;③未来农业的生态格局[3]。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探索,首先应基于超大城市的发展机制,深入挖掘保留村的自然、文化、产业等特色,着重探索此类型村庄的规划设计方法及发展策略。

三、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村设计原则及方法

(一)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村设计原则

1.整体综合性原则: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村的景观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由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构成。因此,在进行乡村的规划设计时,应在考虑其整体性的前提下对所有的乡村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以及优化升级。在保留村的规划设计中,整体综合性原则应体现在两方面,宏观上应注重人与空间、与村庄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关注新住民需求,立足村庄现状、保护村庄生态、挖掘人文特色、强调产业发展,实现村庄未来的全面综合发展;微观上应对村庄的建筑,道路以及植物配置等进行统筹考虑,协调统一村庄风貌。

2.历史文化传承原则: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村在确定类型时,会综合考虑其历史人文特色等。乡村本就承载着许多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并传承发展村庄的人文特色,对实现因地制宜的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产业文化创新原则:对于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掘与发展一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文化与相应的产业有机结合发展是必要的,但这必须建立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色延续性的基础之上。对产业形式进行丰富和扩充,促使两者融合发展,共同打造极具乡村特色的产业文化景观空间。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景观环境进行产业文化创新设计,要切实注重乡村生态开发利用与开辟产业文化资源的平衡性,根据当地传统建筑风格和村庄自然布局等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本土文化的特色,打造多元、特色的产业文化生态链。

4.景观多样性原则:乡村景观的多样性,包含生产生活生态等多个方面的多样性。在对原有景观保留的基础上,要提高生态景观的多样性。保留现有的农田、古树等景观文化要素进行景观设计,突出地域景观的多样性。

(二)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村设计方法

优化村庄布局,集约节约用地。结合土地政策,提升土地利用率,对部分土地进行复垦,加强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地对存量农宅进行功能置换,发展乡村民宿、创意办公等设施。大城市近郊区乡村地理位置优越,保留型村庄可以依托城区的公共服务职能,提升村庄的公共配套品质。对近郊区保留村而言,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是重中之重,不仅要解决乡村的生活污水与垃圾收运等问题,同时也应当加快农村环境治理。

四、上海市松江区东夏村现状分析

东夏村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地处斜塘江以西、泄泾以北、顾泾港以东、沪杭铁路以南。项目基地位于石湖荡镇东夏村的保留部分沈家浜,建筑面积15972.08平方米。村庄绿地广阔,水资源丰富。目前,东夏村已被确定作为保留村。原村落总占地面积4.28公顷,于2004年5月由原东三村和夏庄村合并组成,共有10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划分成5个网格片区。

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结果,将上海市东夏村现状问题总结如下:

(一)老龄化问题显著

乡村目前的使用人群主要为原住民和游客。全村户籍总人口共2833人,常住人口只有1270人。其中规划片区沈家浜现有人口341人,60岁以上人口约占81%,35-59岁人口约占16%,剩余年龄段人口约占3%,分析数据可得村庄目前老龄化严重,人口数据分析如图1。从村民访谈中发现,村庄文化氛围不足,乡村活动类型单一;村民普遍认为村庄规划不合理,污染严重,交通不便;有较多原住民表现出对养老问题的担忧,希望村庄可以得到整体规划设计以及环境的综合治理,村民意愿访谈统计如图2。

(二)公服设施不足

从人口来源角度分析,原住民占93%,外来人员占7%(如图1),表明乡村吸引力不足,后期探勘发现村内能够为游客等外来人员提供活动的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数量较少。虽毗邻“浦江之首”,但村内几乎无游客停留,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村内严重缺乏相应的配套服务空间及设施,由此可以看出,村庄无法辅助支持“浦江之首”景区运作。

(三)产业相对单一

从现场调研中可发现东夏村现状农产品丰富,主要作物有水稻、毛桃和柑橘等。村域内有一处影视基地,但利用率较低。综上所述,村庄以农业为主,产业基础薄弱,类型单一。应加大品牌打造及推广,加长产业链,以此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四)本土文化亟需保护

松江历史文化悠久,素有“上海之根”美誉,东夏村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也当属其优秀的生态资源及其孕育的文化。浦江之首是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源头,斜塘江、圆泄泾两水在此汇集,形成一块三角洲形状的宝地,经横潦泾流入黄浦江。历史上的有名人士,在松江地区开创文化之先河,使松江成为文化底蕴深厚的“上海之根”。例如:黄歇开创的领地文化是“海派文化”的文化源头;黄道婆推广纺织技术,使松江有了“衣被天下”的美称;董其昌等人在此交流并开创了松江画派。这些非物质文化资源造就了东夏村宜居、宜游、宜业的特质,也是其未来创意及服务等产业发展的助力之一。但目前村庄除“浦江源”文化得到发展外,其他文化挖掘不足,原住民对特色文化保护意识不足,村庄内部缺少文化传承发展空间建设。

五、上海市松江区东夏村改造设计实践

(一)总体规划思路

基于对东夏村特殊性的分析,首先提出“村庄撤并,整村安置”的规划策略,让原住民就近安置并转换身份。利用江畔田园的自然资源,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打造其成为创意农业、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新业态的研发地,为新住民和游客营造六维健康主题场所。对原有村庄进行功能置换和产业升级,提出“转型重构,多元激活;浦江之首,文化客厅”的规划理念。

同时根据对村落现状及上位规划分析,提出三大规划设计策略:

1)立足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乡村的定位和作用是根本上海乡村承担着对外展示、对内示范的窗口作用,打造具有上海自身特点的美丽乡村是本次规划设计的根本。引进互联网技术,建设国际大都市周边的智能美丽乡村。

2)营造以浦江之首文化为核心的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是关键在以浦江之首文化的依托下,寻上海之根。修复生态环境,营造江南水乡的氛围。

3)激活传统村落空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经济增长是目的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挖掘特色文化并融入设计之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高村民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二)总体设计

在整体空间规划设计中,打造以寻找浦江之源,认识浦江文化,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耕文明的理想空间。从功能分区上形成一轴四片六点的规划结构。“一轴”:以贯穿乡村的水系为景观轴,突出东夏村海派文化的居民建筑、田水相依的自然环境、沿河分布的村落格局、古朴风貌的村落轮廓,提升村庄整体生态环境。同时,沿景观轴两侧分布多个景观节点。“四片”:梳理村庄空间秩序和肌理,拆除违章、危旧建筑,释放出的空间作为公共空间场所,植入连接体,重构建筑群落格局形成小组团,结合当地人文特色,赋予空间新的功能,如缘江手工织坊、浦江源驿站博物馆、创客居、康养雅舍等。以此进行功能划分,沿轴布置四个功能片区,分别是:传统农耕体验区、商业配套服务区、文创康养度假区、浦江之首文化区,如图3。点、线、面元素结合形成整体景观结构。

(三)具体景观空间设计

1.整体综合性方面:东夏村景观设计的整体综合性方面主要体现在:村庄整体布局合理有效,整体风格和谐统一。乡村景观基本结构元素的完善可以通过划分、调整等措施来处理,让各个环节在景观系统中融合的更加紧密自然,同时使得系统本身具有极强的鲁棒性4。以濱水商业步行街为轴展开,配合岸边的亲水平台、原生植物以及主题文化景观小品,作为村庄的主景部分,与村庄西南侧的“浦江之首”景区,北侧的稻田景观与村内的田园景观、滨水景观相配合形成副景。多重景观交相呼应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

在总平面的设计中,首先对游客、原住民以及空间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协调,运用“线一面一点”的设计方法,以路网为线连接四大片区,整体分析,着重打造部分景观节点。分析村庄与周边环境关系,结合人的需求划分空间功能,把通往“浦江之首”景区道路的村庄展开面作为村口进行重点设计,以有效解决通往景区道路上的停车位及游客休憩问题。入口作为进出村庄的主要景观空间节点,应注重其形象功能及引导功能,结合周边环境对入口进行重新设计。保留原有树木,适当增加低矮植物进行重新配置,如粉黛乱子草、紫娇花等。修复断头河,清理淤泥,拓宽水面,恢复驳岸生态性。入口广场运用夜间照明设施,植物及道路铺装来丰富景观空间层次,铺装以青砖为主,搭配浅色花岗岩,围绕绿地设置环形步道,增加空间趣味性。对入口处现有建筑进行保留、改造、重组成为游客驿站和民俗馆,建筑分为室内,室外两部分,与周边环境呼应。保留现有建筑屋顶形式,南北两侧使用玻璃长廊连接,增加建筑的通透性和现代感,实现空间的新老对话。南侧建筑伸入水中,游客可以在亲水平台上游玩放松;建筑东侧设置獠望台,可观赏稻田景观。整个入口位于浦江之首文化区,将以大景区的理念打造一个“浦江之首”新地标,如图4。

2.历史文化传承方面:为保留并传承历史文化,提取当地建筑元素,结合纺织文化、松江画派等历史文化,统一建筑风貌,增加景观空间的层次性及历史文化主题。在建筑设计中,主要对建筑色彩及建筑形态进行改造,保留当地传统建筑符号,凸显海派建筑文化特色。在传统农耕体验区,对原有房屋进行适当拆除和重建,形成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家庭亲子、少儿科普中心。整治现有的开放空间,增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和体验游乐设施。除种植体验作物外,适当增加观赏性植物,用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植物组合进行造景,为游客和原住民提供丰富的游乐体验和完备的功能设施,如图5。为使村庄具有独特性和可辨识性,村中主要标识设计以春申君治水、黄道婆纺织等文化故事为背景,用景观小品等表现手法来展示其特有的浦江文化故事。

3.产业文化创新方面:东夏村的纺织文化以技艺展示、文化传承为宗旨,由民俗文化展销中心、缘江手工织坊、染织体验坊等传统工艺体验作坊组成,体验和展销相结合,打造集产业文化科普娱乐相集合的体验地,如图6。东夏村结合“黄道婆传授纺织技术”的故事,改造升级特色产业文化,与各地的纺织工艺文化与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将黄道婆在此处教学、纺织以及改良技艺的故事以雕塑和交互式体验的形式加以表现,给游客多元多维的景观体验,更好地感受其景观文化。

在商业配套服务区内,统一协调建筑风貌,对沿河两岸的建筑进行保留改造和功能置换设计,结合文化体验、展示等功能进行建筑单体连接,形成适宜尺度的纺织文化主题街。实现对纺织文化地传承与表达,营造独特优美的乡村氛围。保留道路两旁的原有乔木,围合景观空间。在原有树林内适当增种观赏性植物,并将河水引入,增加空间趣味。设置供游客和原住民休闲、休憩的座椅,结合黄道婆等文化故事设置景观小品,营造具有浓厚乡村气息的休闲空间,如图7。城市中的有关“纺织文化”大型交流活动或创意活动都可以来此举办,同时也可以在这里举办纺织相关产业的企业年会等。

4.景观多样性方面:梳理现状水系,清理河道垃圾,拓宽河道并解决断头河问题,维护循环流动的水环境。采用生态驳岸设计,在河道内种植水生植物,恢复生态水系;河流两岸增设亲水平台,增种具有当地特色的观赏植物,对滨水景观进行空间的分隔界定;提升两岸的建筑外环境品质,沿河道设置多个景观节点,与滨水景观共同营造亲切宜人的景观带,如图8。

东夏村的基础设计多使用原生态表现手法,材料尽量使用东夏村的本土材料。采用通透式的院落围墙和较矮的景墙,利用瓦片、石头和竹条交错搭配搭砌而成,局部适当增加绿植作为点缀,与村庄的乡土景观环境衔接融合。充分体现东夏村的乡土文化氛围。在院落的景观植物配置方面,首要选用东夏村的原生植物进行配置。地面铺装方面,以带有花纹的青石板为主,用鹅卵石作为镶嵌材料,道路两侧适当增加景观元素,如水缸、瓦罐或菜篮等,以体现生动的乡村景观的文化生活氛围,增种灌木用以划分庭院空间,丰富街道景观层次,如图9。提取乡村特有文化元素,并将其恰当地运用于景观设计中,以体现乡村景观的多样性。

结语

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村作为一种需求特殊的景观空间,应在对村庄现状的客观评估和准确定位下,分析其核心问题,遵循改造设计原则,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方式。使村庄既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又有利于其实现长远的发展战略部署。文章从超大城市近郊区乡村现状出发,提出此类乡村空间改造设计的理念及思路,对保留村空间设计原则进行分析总结,从生态、产业、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出发,以上海市东夏村为例,实现乡村的转型重构,多元激活,探索产业文化发展新路径,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本次探索不仅为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型村庄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也为之后此类型乡村的景观改造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袁晓辉,谭伟平快速城市化地区保留村庄规划编制框架探讨——以江苏省昆山市保留村庄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3,29(04):42-47.

[2]郑娇.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郊乡村景观空间设计研究-以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为例[J].设计,2020,33(03):158-160.

[3]赵宏振,任潇.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J].北京农业,2015(28):75-76.

[4]周晓娟.超大城市乡村振兴模式与制度性供给研究[J].科学发展,2019(02):61-70.

[5]张伟,苏奇.——以张家港凤凰镇双塘村肖家巷為例[J].设计,2020,33(16):148-151

[6]李正军,武超群.东北地域满族特色乡村景观设计与构建——以马耳山满族特色乡村景观设计为[J].设计,2019,32(09):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