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人脸识别技术在医院支付领域的发展

2021-05-11 19:49文珊
中国新通信 2021年2期

文珊

【摘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的改变是肉眼可见的,在医疗领域,各个医院在互联网上的改造也是相对积极的,医院支付领域也是如此,为患者就诊支付带来了更多便利。本文将在介绍人脸识别技术的基础上,讨论人脸识别技术在医院支付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    人脸识别技术    医院支付领域    发展情况

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医院的就诊方式与支付方式带来了较大的变化,在就诊方式上,主要为多渠道就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出现就诊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除了为患者带来的便利,相应产生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在就诊阶段,会产生丢失手机或就诊卡的情况,进而出现盗用患者就诊费用的现象,影响患者的最终诊金支付。如何为患者在就诊阶段资金安全性,提供全方位保护,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这也讓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了更大用武之地[1]。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作用就是用于个人身份认定,是通过人体固有生物特征实现功能的。在工作原理上,主要是通过操纵计算机,结合光学、声学、生物统计学、生物传感器等高科技手段,对人体固有生理特性与行为特征,完成个人身份鉴定的任务。其中,生理特性主要包含面部、指纹、虹膜等,行为特征主要包含声音、笔迹、步态等,人脸识别与指纹识别是当前技术发展背景下,应用较为广泛的识别方式,也是具备较大技术发展空间的识别方式。

以人脸识别为例,现阶段主要应用模式可分成三种:首先是人脸识别监控,其次是人脸识别比对检索,最后是身份确认,也就是对出现在监控中,和照片中的人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为同一个人。由于人脸识别技术在身份鉴定上相对快捷,只需要几秒,而且身份认证准确率较高,因此很多身份认证的必要场所,例如医院、银行等,都广泛使用了此技术[2]。

一、人脸识别技术在医院支付领域的发展

1.1人脸识别技术

1 技术简介

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对人面部特征的识别,对比识别设备接收到的面部信息,将人的实际面部相对比,进而实现对人身份的识别。人脸识别对计算机相关技术而言,极具挑战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脸识别在技术上,需要以图形为基础,图像的清晰度,会被成像角度、光照等因素所影响。

而现实中的人脸是三维角度的,人脸识别只是识别正面面部特征,也就是在二维的角度上完成识别任务,就会导致一部分信息丢失。

通常情况下,人脸识别都是将接收到的面部信息,和图形库进行相互比对匹配,因此,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精准识别,也是人脸识别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2 人脸识别技术发展

关于人脸识别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有两个方向可供选择,一种是人脸几何特征的提取,另一种是模板匹配。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之后,技术的发展极大提升了人脸识别的检测精度,但是还是未能和用户要求精准匹配。直到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器横空出世,才算真正提升了人脸识别技术的检测速度,为人脸识别的开发提供了更大的潜力[3]。

AdaBoost算法主要可以实现分类功能,在分类之后,就可以加快提取人脸图像特征的速度。在人脸特征提取方式上,基于表征方法的不同,主要可分成两种:首先,基于传统概念,主要靠人脸大小、器官位置等信息,对人脸进行表征;其次,是基于统计学习或代数特征进行表征,在概率工具的辅助下实现表征功能。

除此之外,人脸匹配和识别,也是人脸识别技术过关的关键问题,如何构建算法,进而快速完成识别工作,始终是人脸识别技术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匹配可以分成一对一,以及一对多的情况进行讨论,前者证明“我是我”,后者证明“我是谁”。

二、现阶段人脸识别技术

当前技术发展背景下,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水平很高,传统用于实现人脸特征匹配功能的算法,也已经在功能上有了更高效的替代技术,也就是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卷积神经网络技术是基于视觉神经机制开发的,而视觉神经机制的实质,是多层感知机的变种,这项技术最早是由生物学者Wie Gsel与Hubel的猫视觉皮层研究结果发展至今的,在2012年,由该技术开发的算法才算真正在实际生活中流行起来。在当年举办的ImageNet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上,KrizhevskyA团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赢得冠军,也让卷积神经网络走进人们的视野,一跃成为比赛之后的主流算法,在相关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完善,近些年开发的深度学习系统,取得的进步也十分明显[4]。

2.1人脸支付

1 人脸支付发展历程

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让门诊移动支付这个就诊必须经历的环节,逐渐被患者所注意并重视,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尤其如此。

当前技术发展背景下,移动支付应用最广的方式,仍然以扫描二维码方式为主,尽管相对便利,但是如果付款的人从而接触过智能手机,则扫描二维码技术仍有其局限性。相对而言,人脸支付就可以将支付过程,简化成为“只识别一张脸”,便捷程度大大提升。

人脸支付的过程正是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实现的,鉴于其认证过程,需要对人体生物特征进行鉴别,而每个人的人体特征,都是千差万别的,不仅具有唯一性,也具备可自动识别、可测量与可验证、可遗传等特性,即使存在面貌相似的人,也很容易被人脸识别技术捕捉到,因此,支付安全性也被大大提升[5]。

我国率先采用人脸支付的是支付宝软件,在顾客购物之后,传统输入密码或者扫收款码的方式,会被刷脸方式所替代,也就是验证“付款人即是我本人”的问题。支付宝人脸识别技术是深度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图像中接收的人脸信息进行识别。技术手段包含人脸检测、人脸关键部位定位、人脸特征提取与不对等。由此可以看出,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人脸识别的整个过程,说明在当前技术发展背景下,人脸识别不具备较高硬件要求,技术已经走向成熟。

2 人脸支付操作流程

人脸识别在操作流程上十分简单,患者可以在医院信息系统的相关服务平台上,注册自己的信息,并采集和输入自己的脸部特征,并和自己医院的就诊卡相互绑定。这些过程在手机上就能完成。这样就能在进入到支付环节时,出现人脸识别的页面,患者想缴费,只需要正脸面向医院自助设备摄像头,保证自己正脸信息完全输入,在系统充分分析过人脸照片之后,就能够在患者事先绑定的银行卡账户上,完成相应的扣款操作。过程整体都是自动化的,因此推广价值很大[6]。

3 人脸支付技术优势

人脸支付在现阶段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使交费效率有效提升,而且也为患者就诊提供了最大的方便。此外,患者在交费过程中,不会涉及到输入密码等操作,因此也能较大提升账户安全性。

整个就诊阶段,患者无需在收费处和科室之间来回奔波,也不用在自助设备的操作上耗费太多时间,无论是检验、检查等环节,还是药房和科室等不同部门,都可以进行人脸支付。与此同时,医院固有的信息系统,还能够对患者本人身份进行核实,防止出现医疗差错[7]。

4 人脸识别技术在费用支付中的弊端和解决措施

鉴于人脸识别技术自身的一些短板,在人脸支付中还有一些值得引起重视的不足之处。首先,人脸识别技术,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识别正确率,出现错误的概率尽管低,但还是存在这种可能的。同时,生物特征在改变上,相对困难,容易被盗用或者复制,却难以更改,这也导致人脸识别支付,无法保证验证身份时较高的可靠性。

基于此,如果相对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优化,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应当重视生物识别算法的完善,保证算法先进的前提下,使识别效率和识别准确度得以全面提升;其次,可以在冗余安全原則的思想下,为支付安全上更多的密码锁,结合支付密码、指纹验证等支付形式,给予多重信息保护,增加信息验证的可靠性,提高支付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应重视模块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加强身份验证的独立性,令患者操作更加简单,为患者信息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8]。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脸识别技术当前发展较为成熟,在医院支付领域中,尽管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人脸识别效率的提升,未来支付一定会更加便利,使医疗系统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周轩,刘宇轩,彭勇.基于心导管室信息管理系统影像数据安全机制的研究和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20,35(4):79-82.

[2]王守觉,曲延锋,李卫军,覃鸿.基于仿生模式识别与传统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效果比较研究[J].电子学报,2004,32(7):1057-1061.

[3]黄铉,王俊雄,谢锡锋.基于YCbCr空间与KL变换结合在人脸检测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5(11):55-57.

[4]乔宇,黄席樾,柴毅,邓金城,陈虹宇.基于加权主元分析(WPCA)的人脸识别[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3):28-31.

[5]王秋樵,李凤如,史培娜,崔玫,刘建.移动支付技术在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4):288-291.

[6]王海龙,王怀斌,王荣耀,王海涛,刘强,张鲁洋,蒋梦浩.基于视频监控的人脸识别方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20,28(4):137-141.

[7]王延昭,张晓祥,奈存剑,任宇飞,屈晓晖,胡建平.医院信息系统分级授权管理机制的研究和设计[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3):54-55.

[8]刘海琴,罗靖,杨敏娟,施叶雯,陈勃言,冯雅妮,张一彤,侯瑾,罗花南,任晓勇.健康大数据背景下患者隐私暴露的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2(10):1283-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