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互联网+教育”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021-05-11 22:01于洋
中国新通信 2021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系统

于洋

【摘要】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打开了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图景,是破解新时期教育教学矛盾,并办成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教育”建设带来的是教育生态的重构,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并最终致力于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即将步入2.0时代。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对学校“互联网+教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教育信息化2.0    教育信息化

2018年国家教育部批复宁夏成为全国首家“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根据国家层面“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部署要求,宁夏以自治区级级教育云大平台建设与应用为重点,以推进信息技术2.0与教育深度融合为核心,全面服务教育质量高速提升,大力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均衡发展,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成效显著,一些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全区各学校在“互联网+教育”示范区框架下,开展了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采购了大量的信息化装备。在进行学校信息化建设时,综合运用了最新的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的信息技术,构建了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促进教育教学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为新高考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

总体来说,大部分学校“互联网+教育”建设和应用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教育”应用水平,实现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减负增效目标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互联网+教育”建设顶层设计不能严格执行。

目前绝大部分学校“互联网+教育”建设是“需求导向”和“项目导向”的方式,即为解决急需的实际需求申报对应的项目选择相应产品,或者上级部门下达的项目建设内容限制太多。

“互联网+教育”建设“自下而上”的方式,即产品定架构,先选择信息化产品解决实际需求,再由产品决定顶层架构。这种方式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或者制定的统一规划无法严格执行,造成各应用系统重复建设、相互独立,无法互联互通,共享程度较低。

二、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大多数的学校“互联网+教育”建设都是在不同时期分散进行的,很容易导致信息孤岛现象。就银川二中为例,目前信息化应用,教学用科大讯飞的智学网、智课堂、希沃白板、爱数智能文档系统;教务管理、门户网站、图书管理用上海师悦;行政办公用钉钉;考勤门禁用海康威视;物联网用易微联(免费);一卡通用的是餐厅承包商自建系统。除此之外还有政府行为的综合素质评价用宁夏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网络空间用宁夏教育云平台,网上选课用云校家,资产管理用财政专网系统的资产管理系统。这些应用由不同的厂商提供服务,入口难以统一,师生及家长需要使用多个APP和账号密码登陆,数据信息资源分散保存、大部分数据未进行本地落地存储。

三、现有厂商提供的教育信息化产品无法满足学校个性化需求

目前各大厂商提供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均为某一领域的标准化产品,厂商很难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个性需求进行定制开发,即使能定制开发也存在开发成本巨大的问题,学校只能被动接受,个性化、集成化应用创新很难得到实现。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一家厂商提供的教育信息化产品能把学校所有应用需求都能满足。

四、大数据还不够“大”

部分学校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都采购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但由于资金问题或者上级批复的项目建设内容限制,更或者因为招标采购的问题,在采购大数据精准教学产品的时候出现了不同厂商品牌的产品。导致教学教学过程中采集的数据不能沉淀在同一个数据库中。

如银川一中网阅用了七天阅卷系统,但智慧课堂用了科大讯飞的畅言智课堂。阅海一中、阅海二中网阅也用了七天网阅系统,但智慧课堂系统用了博智智慧课堂系统。银川唐徕中学和银川二中网阅和智慧课堂都用了同品牌的科大讯飞的智学网和畅言智课堂,但很遗憾同是科大讯飞的系统,网阅和智慧课堂的过程性数据没有完全沉淀在一起。虽然两个系统统一了入口,智慧课堂教学中也能实时调用智学网的个性化资源,但是反过来智慧课堂在课中互动时产生的实时数据无法沉淀在智学网的数据库中。庆幸的是科大讯飞正在积极进行自身系统数据的完成整合。

即将使用的宁夏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包含了大量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该数据和教学用的大数据教学系统的数据如果不能沉淀在学校自己采购的生涯规划系统,那么生涯规划所依据的大数据还是不够“大”,需要进一步改进。

五、政府采购与学校“互联网+教育”顶层设计之间的矛盾

因为资金问题,大部分学校的“互联网+教育”建设都是分步实施的。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核心原则就是统一,但是因为分布实施,项目建设经过政府采购的环节,统一的原则就可能被打破。例如,学校统一规划了校园安防监控系統,因为资金的问题一期建设了部分楼宇室内的安防监控设备,同时建设了校园安防监控平台。二期建设的时候欲采购剩余楼宇室内的安防监控设备和室外区域的安防监控设备。

经过政府采购的时候,如果要求二期建设的安防监控设备能无缝兼容到一期的安防监控平台并接受统一管理,那么二期建设的安防监控设备必须和一期的同品牌,这就违反了政府采购法。当然也可以申请单一来源采购,但是面对如此大的项目,单一来源采购的审批和论证又非常严格,还要面临被质疑、投诉的风险,大部分学校还是选择了公开招标。这样就可能出现了一所学校两套、甚至三套安防监控系统。类似的问题在很多学校都存在,甚至有学校出现了两套广播系统,广播系统管理员因为铃声方案编制需要操作两个不同的系统而疲于奔命。

六、重建设,轻应用。

我区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实现了“三通”,目前建设的信息化装备系统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实际需要。但“互联网+教育”建设往往只注重硬件环境建设,而忽视教育教学类应用软件系统和教学资源的深度应用;重信息技术终端设备的投入,而不关心如何使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的信息技术终端设备真正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减负增效的积极作用。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很多学校信息化建设搞的如火如荼,高标准的校园基础网络,全覆盖的高速无线网络、班班通的大屏幕液晶触控一体机、VR教室、创客教室、数字音乐教室、数字书法教室等各种先进的数字化功能教室全部到位。但使用先进数字化功能教室的老师们还在用着4:3比例画面很不协调的PPT给学生做演示,甚至管理员老师都不知道该功能室使用的教学资源来自本地还是云端,可否进行二次编辑。建设的智慧课堂只有领导来参观时才作秀式的展示一下,形式主义还比较严重。

七、资产管理系统难于分布式应用

各学校自建的数字化校园网平台产品和宁夏教育云平台等都有资产管理系统模块,但因学校财务部门资产管理员使用的是财政系统专网内置的资产管理系统而无法使用。导致资产属性变更时所有部门实物资产管理员必须及时通知财务资产管理员才能进行修改。大一点的学校固定资产量大、属性变更频率和数量就非常之大,如果包含低值易耗品,资产管理员的工作难度就非常大,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账实不符的情况,急需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鉴于以上问题,对学校“互联网+教育”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进行数据治理,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鉴于学校“互联网+教育”建设很难一次性完成,可以首先建设校园基础数据云平台。该平台是校园网所有应用子系统的公共运行平台,可以提供最底层数据交换、同步、存储和统一身份认证。后续逐渐建设的各类应用子系统对接运行于该公共基础服务平台之上,实现统一安全认证、统一登录和基础数据共享服务。并将校园所有应用子系统统一信息接口,使校园所有自建和云端的信息能够实时自动互连互通,数据资源得以充分共享和利用,保证了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消除了校园内各应用子系统间的冗余数据,将校园内相对独立分散的各应用系统进行整合统一,从而消除校园信息孤岛问题。可有效实现各应用系统数据共享,并消除对数据的重复计算和存储以及数据不能同步的问题。

基础数据平台建设的基础是顶层设计首先制定学校数据标准。结合国家教育部标准以及我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发布的教育云平台数据标准来制定校园数据标准。数据标准可以在学校范围内为数据库架构设计提供类似字典的作用,并为数据交换、系统资源共享提供基础性环境,保证数据在录入、采集、计算、传输的过程中有科学、统一、规范的分类和字典描述,能使数据更加有序交换,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实现元数据管理,并制定数据代码集,常用的数据编码包括校区编码、组织机构编码、职工号、学生学号、班级编号、课程号、年级编号等基础数据。

2、重视信息技术基本素养校本培训

重视信息技术基本素养校本培训,不能仅停留在理念层面的教育。可以利用学校自有资源或者合作厂家资源,分章节、小批量利用备课组、教研组活动时间对学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基本素养培训。新进入学校的教师在入校教育的时候也应该进行校园网应用系统使用的培训。

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然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缺少,导致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体验差,耗时久,对高级的一些应用就产生了抵触心理。

大家普遍的认识,教师的信息素养包含了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三个层面。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就是教师信息素养三个方面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实践者,但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着“互联网+教育”建设的顺利进行。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也决定了教师使用信息化环境进行授课的积极性,更会影响教师在备课、班级管理、学生评价及日常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

3、学校“互联网+教育”建设原则。

学校“互联网+教育”建设是一项结构复杂、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長的信息化系统工程,为健康、有序地开展学校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整体规划、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分步实施、资源共享、强化应用的原则。

要深度结合国家、自治区有关文件,以及学校“互联网+教育”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符合自治区教育厅统一规划的同时,又能满足学校的自主创新、示范引领的需求,两者相辅相成。通过学校“互联网+教育”建设开展智慧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达到教育教学减负增效的最终目标,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形成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系统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品“助读系统”之妙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