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慧校园APP的信息设计研究

2021-05-12 08:07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朱亚兰
电子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校园智慧系统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朱亚兰

信息传递技术的变迁不断改变着社会的教育模式,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新兴技术不断撞击着传统的教学课堂,学校只有与时俱进,接受新讯息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培养出符合当代需求的精英人才。智慧校园APP的运用推动了我国校园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的转型,只有充分了解研究智慧校园APP的总体设计目标、设计实现,才能更好的推动其服务能力,降低人力资源浪费,提高学生及教职工的生活品质。

智慧校园是高校信息化的进化形态,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储存等网络信息技术感知校园环境、了解学生生活轨迹、定向识别语言系统甚至集成分析情感脉络,最大限度的使网络信息技术和校园教育生活得到深度融合(TPACK),实现高校的信息化管理。智慧校园APP以面向服务(SOA)为载体,构建区域或学校数据中心、搭建数据交换平台、通过集成化校园综合门户解决在校生日常生活需求以及教学教务需求。

1 智慧校园APP构建思路

智慧校园APP的构建初衷就是在数据集合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再开发,强调数据价值的再挖掘,实现在虚拟空间中重述实体校园内发生的活动和对应对象,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机制,从而使符合登入条件的人员可以随时随得获取需要的校园资源和服务。在构建校园APP时首先要明确整体技术层叠方式,其总体系架构包括基础实施层,负责客户端功能模块;技术支撑层,负责提供数据支撑维护;平台应用层负责呈现APP应用媒介以及运营维护层和贯穿APP始终的技术保障体系,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2 智慧校园APP的开发技术及平台

智能校园APP的移动终端访问层80%为手机,而当今社会普遍流行的手机只分为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所以在进行APP建设时要分类分块分步骤在Android和iOS两种基础模式上进行编辑。

2.1 Object-CC语言

Object-CC是单一父类继承层语言的一种,主要应用于MacOS X和GNUstep中。因为在Object-CC中含有Objective-C的编译器,所以可以实现在gcc运作的系统范围内进行编码编译。而在MAC OS X系统下,同样可以运用Object-c语言和苹果所提供的开发工具包进行IOS开发,所开发的系统程序能实现在Iphone手机中进行测试。

2.2 The Xcode suite

Xcode是开发OS X和iOS应用程序的最快捷的方式,Xcode是NeXT Project Builder的衍生工具。The Xcode suite包含GNU Compiler Collection自由软件(GCC、apple-darwin9-gcc-4.0.1以及 apple-darwin9-gcc-4.2.1),并支持C语言、C++、Fortran、Objective-C、Objective-C++、Java、AppleScript、Python以及Ruby,除此之外还提供Cocoa、Carbon以及Java等编程模式。

上述两种编程语言是在建设智慧校园APP时最为常见和通用的技术支撑平台,由于编程语言繁衍众多,具体应用时按照实际需求选择即可。

3 移动APP程序的设计实现

3.1 系统需求分析

图1 智慧校园APP构建思路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制定一款匹配校园环境,覆盖校园内几乎所有学生及教职工工作生活需求的APP迫在眉睫。从现今校园内整体的信息架构来看,面向智慧校园APP的总体设计目标主要在于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和服务集成的总体运维策略,保障高校数据中心的资源共享,全面代替以往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模式,满足全员的移动化办公教学及角色个性化服务定制。据此,智慧校园APP的总体设计目标是搭建符合校园需求的移动信息门户,满足人员、资源、应用的有效整合。

3.2 系统功能需求

智慧校园APP的出现正是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服务融合的必然趋势,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智慧校园APP的有效资源整合,不但能够整合高校自身的教育资源,还能够跨校合作,互联互通,形成区域性教育云储备,提供更高效、更高质的知识库。不但满足学生对不同专业的知识要求,也能使本校教职工了解到其他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推动本校的教育质量水准,提高教学水平。

3.3 系统功能实现

在对智慧校园APP建设时优先需要的就是实现基于学校数据中心作为共享平台的APP功能, 在激活整合位于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后还需要调用现有应用系统的成熟接口,以实现数据的按需使用;在完成数据集成中心建设后利用学校现有的统一集成接口平台打通各 APP 间的互访入口,使使用者可以流畅的在各模块各APP之间切换,不会造成数据流失。

根据整合分析当代在校生及教职工对智慧校园APP 功能需求,将使用者按照学生、职工;应用模块分为学习、生活、工作、其他分别显示。

用户在进行系统登入时会进行信息密码验证,其中密码是通过MD5加密,信息保存在session逻辑中,当用户输入账号密码时会通过数据提取比对进行验证,如果正确的话就可以直接跳转登录页面,在顺利登入APP后,使用者就可以正常进行使用了。

(1)智慧教室

智慧教室是智慧校园APP的核心,通过互联网+及大数据处理等技术,以教师和课程为中心,有效的达到信息技术与教学、知识、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全新的课堂教学体验,在师生之间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细化个性化的教学场景。教师不但可以在教室上“实体课”,还可以通过智慧校园APP一建开课,创建课程教室,上传需要的教学文件;通过视频监督、课程直播、学生点播、与学生进行远程互动;课后通过网上练习、在线答疑等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够进行学习。另外,通过智慧教室讲解的课程可以以视频或其他形式保存下来,供学生反复观看学习,如果学校与周边或者专业对口学校实现了教学云储备,还可以通过智慧教室在线申请其他学校或专业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要求。

(2)生活模块

生活模块一般包含校园内主要的公共服务项目,包括新生报道、就业招聘、校园互助、校园资讯、校园卡管理、图书借阅、活动申办、移动缴费等分项。对于系统服务的设计,要充分贴合实际,全面构思,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尽量进行简化。有些项目仅通过智慧校园APP即可完成,那么需要定期对模块进行维护和更新,同时指派专人在合理范围内提供“人工服务”,使APP的运行更加流畅;部分项目仅通过校园APP无法完成,则需要链接到相应的官方系统,如在提供图书借阅预约和校园卡管理时就要注意与图书馆和一卡通系统对接,在保障对接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速度,增加用户体验度。这一模块另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是,在系统服务内设计移动支付来完成在线缴费时一定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保证资金的正确流动方向和学生的付款信息保密性。

(3)外部连接系统

家校互联是外部连接系统最核心的部分,通过在APP内设立此项功能,为学生、家长、学校提供了开放的数字化交流空间,增强了三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减少了信息传递的误差和不及时性。

校园智慧APP正处于成长阶段,我们要虚心接受来自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设立开放平台可以让学生、教师、职工即成为开发者又成为使用者,共建健康的信息运营生态环境。开放平台可以提供支持第三方或者学生团队接入,对其进行权限配置,包括教师专属、校友专属和家长专属等。

结束语:随着网络连接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面向智慧校园APP的信息设计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发展、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高科技不断冲击着原始的教学方式,重塑校园的发展形态,同时教学形态的变革不断对科学发展提出新的、苛刻的要求,我们只有合理运用新的网络技术和教育模式才能有效推动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实现教育的智能化便捷化,确保智慧校园的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校园智慧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