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科技转化 激发科创热情

2021-05-12 18:17
大众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院科普素质

2019年,为顺应机构改革发展新要求,根据省科协总体工作安排,挂牌成立贵州省科普创新服务中心。至此,省科创中心立足新起点、聚焦新目标,在探索科普传播新途径中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科创中心始终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与传播,为科普工作创新提供服务保障,服务全省创新驱动发展为宗旨。紧紧围绕科协“四服务”职能,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创新工作。

贵州省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创新创优

2020年贵州省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首次利用新媒体技术在贵州电视台以直播形式开展线上启动仪式。活动以我省科普教育基地为依托,聚焦优质特色科普资源,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着力展现科协在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为助力我省脱贫攻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近三小时的直播过程中,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美圣携手两位优秀科技工作者(省勘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桥梁专家)杨健;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与治疗科专家、省医科大硕士生导师、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黄艳)共同做客直播间,参与互动。整个活动围绕桥梁建设,茶产业发展,喀斯特地质地貌分析,卫生防疫及青少年科普等方面展开。整个直播活动,观众收看量达到134.8余万人次,主场活动关注度较去年提升432个百分点。其中,在知识有奖竞答环节,访问量达到270余万人次,参与人数达到15.6万人次,共发放奖励红包3.6万元,在全省范围内掀起全民参与科普学习的热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据统计,2020年全国科普日期间,我省各地共开展活动273项,向中国科协推荐优秀活动17项,推荐优秀组织单位15家。省科普创新服务中心被中国科协评为“2020年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中国科协品牌栏目“科普中国”落地贵州

2019年,省科协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探索科普宣传新形式,决定将中国科协权威品牌“科普中国”引进贵州。经过专家论证、学习调研,省科协与贵州电视台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决定利用新媒体G+TV平台,在网络IPTV客户端实现播放。经过近5个月的紧张筹备后,11月中旬,《科普中国·贵州版》成功上线。为我省在加快科普信息化建设,大力提升国家科技传播能力,让科技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实现我省公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成效可观

为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贵州省科普创新服务中心与多彩贵州合作,持续打造“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通过官网展示、网上学习、在线成效测試,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增强公民科学知识和运用科学知识能力。2020年,活动关注人数达到3.28亿,较去年翻了一番。贵州各地共有163万名用户参与活动,官方网站共发布相关稿件117篇其中原创稿件97篇;官方微信公号发布相关资讯121期。民众广泛参与“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为实现2020年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目标冲刺。

聚焦服务“三农”,“科技小院”顺势而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示精神,落实“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脱贫攻坚两手抓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科学素质,助力决胜脱贫攻坚,自2020年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尚未摘帽的我省5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申请扶贫项目资金52万元,聚集当时未脱贫的9个国家级贫困县——紫云县、晴隆县、赫章县、沿河县、榕江县、威宁县、望谟县、纳雍县、从江县科协开展“农技服务到身边”志智双扶系列活动。

为加强我省农村专业技术研究联合会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我省农技协组织建设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中国农技协的大力支持下,整合贵州大学、师大、农科院等资源力量,加快推进我省“科技小院”的建设。中心收到7个市州12家单位“科技小院”的申报。通过组织研究、资格审查、评选推荐等程序。最终,我省首批获建“科技小院”共11家。

2021年4月15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贵州)科技小院授牌仪式暨培训会在贵州大学举行。中国农技协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中国农技中心主任师铎,中国农技协副秘书长、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晓林,贵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泳滨等出席授牌仪式,为11家科技小院授牌。“科技小院”将以“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为己任,为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和环境安全,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农业生产组织与服务模式,促进农业生产关系转变;改善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环境,推动三农和谐发展。下一步,将通过教师和研究生入驻“科技小院”,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开展针对性研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促进农业生产,并将科技成果以“科技小院”为圆心向外快速传播推广,推动农业发展。逐渐成为农业科研、示范推广和培养农科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平台。

面向新征程 展现新作为

守正创新,精准服务。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科技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增强科技传播与媒体融合性,为大众提供更多的新途径、新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动员力,调动释放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民服务热情,形成全域科普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在“四服务”中汇聚科技创新发展新力量。

改善农村科普服务供给,助力乡村振兴。围绕我省十二大农业产业,增强服务“三农”意识,发挥贵州省农村专业技术研究联合会作用。通过整合惠农资金、凝聚涉农科技工作者,开展精准科技推广和科普服务。以“科技小院”联盟建设为抓手,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政产学研用”结合新模式,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绿色发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形成众创、众扶、分享的社会动员模式,搭建“省农研联网络服务平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农村人口特别是妇女儿童及老年群体科学素质的提升。

应对自身能力提升和规范化体系建设协同发展。围绕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发展战略,着力构建“智慧科协”平台,增强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专业化队伍建设,建立与新技术、新模式相适应的科普服务保障,提升“四服务”能力。

(编辑/高纬时)

猜你喜欢
小院科普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热闹的小院
科普侠:古代历险 (八)
科普侠:古代历险(七)
久别夜归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方方正正的“小院”
春到小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