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归纳”法在专题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21-05-12 19:49吴小珍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专题教学

[摘 要] 教学实践表明,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专题教学中开展跨专题、跨章节的“主题归纳”法,看似冲突,其实可行,而且有效。“主题归纳”法教学有利于本课程教学专题的系统性与教材内容的整体性相结合,有效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影响,提高学生的科学历史观分析能力。运用“主题归纳”法需要注重学情分析,做到“以学定教”,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对这一教学法的特点、运用原则等进行说明和阐述。

[关键词] 主题归纳法;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教学

[基金项目] 2015年度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时事导入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中的运用研究”(2015XJG-ZD09)

[作者简介] 吴小珍(1975—),女,湖南道县人,博士,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1-0145-04    [收稿日期] 2021-01-07

“主题归纳”法教学是指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专题教学框架下,从历史联系现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在要求出发,跨专题(章节)选择若干主题相同、相近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和比较,从而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教学实践表明,合理运用主题归纳教学法,充分发挥其“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教学优势,不仅能有机融合、贯通专题之间的内容,而且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本课程专题教学内容与中学历史课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内容交叉重合而造成的教学困境,促进课程教学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1]。

一、“主题归纳”法的可行性

目前“纲要”课程普遍采取专题式教学,原因如研究者指出的,“‘纲要课时间跨度很大,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浩繁,内容复杂,不能事无巨细、平铺直叙地详细介绍,而是要抓住重点,集中讲授”[2]。鉴于此,2018年版“纲要”教材编印出版后,“纲要”课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编写了专题教学指南,将本课程分为15个专题,以帮助广大教师切实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落实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抓住重点,集中讲授”既是专题教学的优点,也为“主题归纳”法在专题教学框架内的有效运用提供了可行性:任课教师开展专题教学,按教学要求选择相关知识点进行重点讲授;对于专题内的其他知识点、章节内容等,则可以借助“主题归纳”法进行讲授;教师根据主题相同、相近原则,将此专题非重点讲授的内容合理纳入其他专题重点讲述的知识点教学设计中,进行正向或反向对比分析教学。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专题教学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性。

二、“主题归纳”法的特点与作用

(一)有利于教学专题的系统性与教材内容的整体性相结合

“纲要”课程专题教学着眼于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尽可能摆脱教材面面俱到的材料罗列,教学特点表现为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目标集中、教学内容针对性强,这是专题教学的优势所在;教师在充分发挥专题教学优势的同时,积极有效地开展“主题归纳”法教学,依据主题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打破时空界限,进行跨专题、跨章节讲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围绕主题灵活使用材料,设置相关问题,通过正向或反向对比分析,深刻阐释历史理论,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帮助学生从对历史知识点的认知学习上升到对历史理论与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从感性认识“历史是什么”上升为深刻理解“历史为什么”的理论高度,这样,通过全面、客观、辩证、发展地学习历史,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线索[3]。

(二)能够体现两个内在联系,有效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影响

本课程内容涵盖了自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兼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历史课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须做到两个内在联系,即历史联系现实,理论联系实际。“主题归纳”法能使二者很好地得以体现:一是历史联系现实,即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与现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的上下衔接、有机联系,实现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最终有效实现“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即以“历史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的实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尤其社会上流行的、大学生感到困惑的各种思潮、重大问题等有机联系起来,帮助青年学生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提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有效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影响[4]。

(三)切实提升教師的教学水平,激发教学创新意识

运用“主题归纳”法,要求教师在主题设置、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材料搜集整理、运用等方面,都必须周密思考,精心布局。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教学工作量和教学难度,但同时也是自我提升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好机会。本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师要练好“双功”:一是苦练内功,不断加强历史、党史、政治等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注意吸收本学科最新成果,在学识素养上赢得学生的尊重;二是勤修外功,密切关注时政热点,注意将鲜活的时政资源引入教学,契合学生关心外界、注重网络资讯的心理,在教学观念上获得学生的认同。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将不断提升,教学自信心也相应增强,并激发教学激情,进而产生新的教学思路、想法和理念,形成一个教学良性循环,不断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科学分析能力

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学生之所以对学习“纲要”课程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他们下意识将中学应试学习模式带入大学,认为要学好这门课程,只有靠“死记硬背”才行;而“纲要”教材内容多、上课时数有限,无形中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兼之课程的公共必修课性质,又让学生产生矛盾心理,认为花费大量时间认真学习一门公共课是否有必要?鉴于此,教师在不影响“纲要”专题教学系统性的前提下,合理运用“主题归纳”法教学,充分凸显其“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教学优势,能有效实现“既讲道理、又讲故事”的双重教学效果[5]。教学实践表明,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被调动起来,不仅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跟随教师的讲课思路、节奏,自觉运用宏观比较视野科学地看待历史问题,个人科学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相应得到提高。

三、“主题归纳”法的运用原则

(一)注重学情分析,做到“以学定教”

准确了解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是保证这一教学法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师要注重学情分析,立足学生本位,“以学定教”。其中,课前学情分析注重对不同专业学生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经验,尤其与课程教学相关的知识储备情况的调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课中学情分析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借助课堂提问、分组讨论等方式,随时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课后学情分析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查,通过课后测验、访谈等,检验“主题归纳”法的运用有效性,为教学反思和改进课程内容提供依据,做出新的教学调整。

(二)联系学生实际,灵活设置主题、组织选材

在坚持第一个原则的前提下,教师灵活设置主题、组织选材。大致来说,文科类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知识储备量比较丰富,学习基础较好,但因为对课程内容比较熟悉,对某些历史问题已有自己的思考与看法,学习热情并不是很高,教师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新的问题意识,可以对主题、选材等适当拓展延伸,并采取时空反向比较、观点PK等多种方式混合教学;相比之下,理工科学生思维比较活跃,问题意识强,但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知识储备普遍比较薄弱,针对这一学习特点,教师以预设提问方式设置主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按时间发展顺序对选材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借助图表、视频、案例展示等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力求讲透、讲清楚;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采取比较型提问或追问型提问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同时将主题层层推进,实现教学目标。

(三)不影响专题教学系统性,不破坏教学专题完整性

如前所述,“主题归纳”法是在专题教学框架下展开进行的。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两个“不”:一是设置主题时,注意不要与专题教学的系统性发生冲突,即主题设置要考虑与所涉及专题的教学目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换言之,设置的主题必须具有弹性,开放度高,同一主题下可衍生出若干子主题[6]。二是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所涉专题内容的完整性,即必须把握对教材内容调整的“度”,同一专题下选材数量不宜过多,2~3个较为合适,避免不必要的破坏和割裂专题的有机整体性[7]。

结合以上分析,以上文提及的“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主题为例进行示范说明。

子主题一:近代以来中国城市的对外开放。

涉及专题:专题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是如何提出的”,专题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开辟并接继发展的”。

对应章节:第一章第一节;第十章第一、二、三节。

教学目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时期中国城市对外开放历史,使学生准确把握近代通商口岸开放与经济特区建设的本质区别,深刻理解伴随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传入中国的西方文明具有两面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驳斥“帝国主义侵华有功论”(专题二);深刻理解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专题十三)。

教学难点:一是通商口岸开放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其实质,回击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专题二);二是设立经济特区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一次伟大革命(专题十三)。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观察比较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分布图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图,启发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异同?

教师小结——二者地理分布特点相似:沿海—内地。其中,通商口岸的开放顺序是先沿中国海岸线南北展开,然后又沿长江流域向内地延伸;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图展示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二者开放手段、目的不同:一是,近代通商口岸是帝国主义列强用武力方式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的,目的在于方便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商品输入和资本输入,加强对中国经济掠夺、剥削,进而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二是,经济特区是在我们国家享有完全主权的前提下,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而主动建立的。

教学案例:近代湖南约开口岸长沙的开放。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积极谋求进入湖南。湘人强烈抵制外国势力入侵,但列强不依不饶,先后锁定湘潭、岳阳、长沙等城市,最后在列強的压迫下,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根据《中日通商行船续约》第十款规定,开放长沙为通商口岸。由于续约中未确定口岸范围,以致日、英、法等帝国主义势力蜂拥而入,长沙的水陆洲成为各国领事和商行聚集的地方。(彭平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讲授教案》,2011年8月)

案例点评:通过以上案例,使学生清楚认识帝国主义是怎样控制中国通商口岸的。近代长沙开放为通商口岸看似特殊,但其实并非孤立、偶然的事件,它显示了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手段与罪恶目的。

步骤二:拓展问题,推进教学。

提出问题:根据二者开放手段、目的的不同,思考各自形成的历史背景?

归纳说明:近代通商口岸形成的历史背景——近代西方积极对外扩张,中国却自我封闭,应对全球化趋势不力,被迫纳入帝国主义列强主宰的世界殖民体系。16—19世纪初,西方国家先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迫切对外殖民扩张;与此同时,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末世,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却盲目自大,闭关锁国,最终应对全球化趋势不力,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对象。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环境:广大干部群众迫切想要改变混乱局面,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新走上正轨;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理论背景:改革开放初期,为了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党和国家采取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创办经济特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允许这些地区利用体制优势和特殊政策优势先发展起来,然后带动落后地区发展,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步骤三:继续引申,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提问:近代通商口岸的出现,促进了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和城市现代化发展,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课堂讨论:第一,近代通商口岸的出现,客观上造成了传统中国社会经济解体,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运动启动。如五口通商以后,先进生产力开始在沿海沿江口岸城市形成,上海、广州等城市率先得到发展并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样板和基地。第二,透过现象看本质。上述这一切只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副产品,而非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真正目的。随着通商口岸的大量出现,中国看似变得“开放”了,但却是外力强迫的结果,与之相伴随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了解近代通商口岸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同时,要深刻认识到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罪恶本质。

教学小结:通过以上对比分析,从“世界历史”的视角深刻认识对外开放、特区建设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从被动屈辱到主动可控;二是从任人宰割到实现双赢;三是从学习西方到中国特色;四是从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它与近代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有着本质区别。

参考文献

[1]桂署钦.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初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4):122-123.

[2]张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原则的思考[J].世纪桥,2008(6):121-125.

[3]阎治才.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74.

[4]文东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几个“联系实际”[J].传承,2009(6):82-83.

[5]楊建义.在“世界历史”中理解改革开放的时代意义[N].中国教育报,2018-12-06(5).

[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1-52.

[7]曹令军.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史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12:177-180.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matic Induction Method in the Special Subject Teaching:

Taking the Course of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as an Example

WU Xiao-zhen

(College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421001,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it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o carry out the cross-topic and cross-chapter thematic inductio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ourse of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The thematic induction teaching method is beneficial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he teaching topics and the integrity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s, effectively dispelling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nihilism and improving the students analyzing ability with scientific historical 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needs u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situation, so as to teach according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pecific teaching ca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principles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are explained and expound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hematic induction method;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special subject teaching

猜你喜欢
专题教学
廓清国家利益观前提下的理性爱国教育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分专题分组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