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和密度对党参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2021-05-12 12:22杨荣洲荆彦明王富胜汪淑霞李丽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施氮量党参密度

杨荣洲 荆彦明 王富胜 汪淑霞 李丽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党参籽粒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党参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在同一密度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党参籽粒产量、千粒重和根重随之增加,施氮量达到12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不同密度之间相比,党参籽粒产量、千粒重和根重呈单峰趋势变化,密度为80万株/hm2时均达到最大值。说明在干旱半干旱的定西市,施氮量为120 kg/hm2、密度为80万株/hm2为党参最佳种植组合。

关键词:党参;施氮量;密度;籽粒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04-0011-04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04.004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and Density on Agronomic Traits and Grain Yield of Codonopsis pilosula

YANG Rongzhou, JING Yanming,WANG Fusheng,WANG Shuxia,LI Li

(Di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ingxi Gansu 743000, China)

Abstract:A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different N application rate and density on grain yield and agronomic traits of Codonopsis pilosul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t nitrogen amount and density of Codonopsis pilosula has remarkable effect on the grain yiel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density, with the increase of N application Codonopsis pilosula grain yield, 1000-grain and root weight increases, reaching the maximum when the N application rate of 120 kg/hm2; Compared with different densities, the grain yield weight, 1 000-grain and root weight of Codonopsis pilosula presented a unimodal trend of change, reaching the maximum when the density was 800,000 plants/hm2. It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al Codonopsis pilosula planting combination was the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of 120 kg/hm2 and the density of 800,000 plants/hm2 plants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Dingxi City.

Key words:Codonopsis pilosula;Nitrogen application;Density;Grain yield

黨参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效,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等作用[1 ],对中医药事业的稳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甘肃省定西市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的党参之乡,生产的党参占全国的50%。党参产量和品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农艺措施对党参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不容忽视[2 ],相关研究表明[3 - 6 ],适宜的氮、磷、钾肥施用量以及种植密度是提高党参产量、品质以及籽粒产量的关键因素。纪瑛等[7 ]进行了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党参种子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密度和栽培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我们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党参籽粒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定西市党参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19年3 — 11月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进行。试验区海拔2 300 m,平均气温为9.1 ℃,年降水总量为300 mm。土壤类型为黄绵土,含有机质18.7 g/kg、全氮0.8 g/kg、碱解氮92.5 mg/kg、速效磷38.5 mg/kg、速效钾195.8 mg/kg,pH  8.1。

1.2   供试品种

指示品种为渭党1号。

1.3   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设4个氮水平,分别为施N 0、60、120、180 kg/hm2;3个密度,分别为65万、80万、95万株/hm2。底肥为磷钾肥,P2O5 120 kg/hm2、K2O 150 kg/hm2。氮肥用尿素(N 含量为46%),磷肥用普通过磷酸钙(P2O5含量为16%),钾肥用硫酸钾(K2O含量为24%),所有肥料在种植时全部施入。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 次,小区面积50 m2 (10 m×5 m),于2019 年3月25日斜作移栽,10月15 日收获党参籽粒,11月5日采挖根。田间试验设计见表1。

1.4   取样及测定方法

种子分次采收后自然风干。千粒重采用称重法测定。用机械法破除种皮障碍,再用75%乙醇消毒处理,在培养皿中放入滤纸,每培养皿放入25 粒种子放在25 ℃恒温箱中,3 d测种子发芽势,7 d测种子发芽率。

发芽率=(7 d内发芽的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

发芽势=(第3天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收获时每小区随机取样50株测定根长和根直径。

1.5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及图表绘制采用Excel 2012 和SPASS 21.0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党参籽粒产量及其活力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在同一密度下,党参籽粒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密度为65万、80万、95万株/hm2时均在施氮量为120 kg/hm2时籽粒产量最高,分别为1 184.10、1 254.75和1 051.80 kg/hm2,此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同一密度的千粒重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密度为65万、80万、90万株/hm2的千粒重均在施氮量达到120 kg/hm2时最大,分别为0.33、0.34、0.31 g。发芽指数的变化趋势和籽粒产量变化趋势相同,但无显著差异。发芽势在密度为65万株/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为在180 kg/hm2时发芽势最大;在密度为80万、95万株/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施氮量为120 kg/hm2时发芽势最大。发芽率在密度为80万株/hm2 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为180 kg/hm2时发芽率最高,在密度为65 万、95万株/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施氮量为120 kg/hm2 时发芽率最高。在同一施氮量下,籽粒产量和千粒重均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在密度为80万株/hm2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着密度增加籽粒产量减小。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变化趋势和籽粒产量变化趋势相同。这主要是由于施氮量少时不利于植株的营养生长,施氮量过多则导致植株徒长,生长中心没有及时地转移到生殖生长,而密度太大,植株间养分竞争激烈,也不利于植株生长发育。

2.2   不同处理对党参根长和根直径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在同一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党参根长逐渐增加,施氮量为120 kg/hm2時党参根长最长,密度为65万、80万和95万株/hm2,根长分别为34.46、35.67、33.48 cm,但无显著差异。根直径的变化趋势和根长相同。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根长和根直径均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在密度为80万株/hm2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着密度增加减小。

2.3   不同处理对党参根重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同一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党参根鲜重和根干重逐渐增加,施氮量为120 kg/hm2时根鲜重和干重均达到最大值,密度为65万、80万、95万株/hm2时根鲜重分别为26.92、27.94、22.62 g/株,根干重分别为8.32、9.56、8.24 g/株。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党参根鲜重和根干重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密度为80万株/hm2均达到最大值。不同处理的干鲜比无显著差异。

3   小结与讨论

良好的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只有在营养生长阶段积累足够的干物质含量才能为生殖生长提供物质基础。在同一密度下,党参籽粒产量、根长、根直径和根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为120 kg/hm2时籽粒产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施氮量后籽粒产量不再增加甚至减少,可能是由于施氮量太多植株徒长,生长中心没有及时地转移到生殖生长所致,这和何春雨等[8 ]人的研究相似。

在相同的施氮量条件下,党参籽粒产量、根长、根直径和根重均为80万株/hm2时最大,说明密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党参生长发育。在干旱半干旱的定西市,密度为80万株/hm2,施氮量为120 kg/hm2为最佳党参种植肥密组合。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2] 卢有媛,张小波,杨燕梅,等.  秦艽药材的品质区划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7):3132-3138.

[3] 崔同霞,李怀德,杨俊海,等.  配方施肥对党参产量性状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17(3):25-28.

[4] 于忠智,杨玉洪,林凤霞.  党参栽培技术[J].  吉林林业科技,2011(4):58.

[5] 龚成文,赵欣楠,冯守疆,等.  配方施肥对党参生产特性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3,22(11):130-136.

[6] 王艳玲,奚广生.  轮叶党参关键栽培技术[J].  北方园艺,2012(7):182-183.

[7] 纪   瑛,漆琚涛,蔡   伟,等.  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党参种子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J].  中药材,2015(12):2473-2475.

[8] 何春雨,张延红,蔺海明,等.  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党参品质及其病害程度的效应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14(3):127-131.

(本文责编:陈    珩)

收稿日期:2021 - 01 - 22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议专项资金资助(CARS-21),定西市科技局项目“定西市道地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及推广”(DX2020N10)。

作者简介:杨荣洲(1982 — ),男,甘肃定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中药材育种技术研究工作。联系电话:(0)13830280533。

通信作者:王富胜(1974 — ),男,甘肃定西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材育种栽培研究工作。联系电话:(0)13993208065。

猜你喜欢
施氮量党参密度
挑选党参有妙招
煲汤好料 补气养血
花后高温胁迫下不同施氮量对春小麦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豫东烟区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党参质松不甜该怎么办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黑龙江省前哨农场水稻田主要害虫发生及防治研究
党参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