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脉络及时代价值

2021-05-14 12:21高志伟
人民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永葆延安精神先进性

高志伟

【关键词】延安精神  民族复兴  先进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从延安精神“汲取信仰的力量”。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延安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精神源泉。梳理延安精神形成的主客观因素,阐述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对于新时代传承延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价值。

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脉络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古称肤施、延州等。自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中国共产党人在此生活、奋斗了近13年时间。正是在这不平凡的13年里,中国共产党人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在该时期,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但是,他们坚持用“活的”“香的”马克思主义去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原则与策略的统一,实施相对灵活的方针政策,及时纠正各种错误,弥补各种缺点和不足,上下同欲,内外齐心,克服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当此之时,外有国民党的层层封锁,内有地贫人稀、物资匮乏,连起码的吃饭穿衣都难以为继,其艰难困苦不言自明。中共中央审时度势,一方面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主动出击,邀请中外记者到访延安,如以埃德加·斯诺为代表的美国记者到访延安后,以亲身的感触和体会,撰写了大量报道,向世界第一次介紹了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边区,使国民党多年散布的“赤匪”“强盗”论不攻自破,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国际国内的同情和支持,争取国际国内援助;另一方面提出“自己动手”,掀起大生产运动,上至领导,下至士兵,战时作战,闲时生产,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边区的工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军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毋庸置疑,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挫折与磨难、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际相结合,凝练而形成的智慧结晶,涵盖了各种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从另一种意义上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上发掘出的精神宝藏。彭德怀同志曾经在接受埃德加·斯诺采访时说:“没有任何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东西比这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它所以壮大是因为人民帮助我们。”①由此可知,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里、摆在首位,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延安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而不衰的真谛。其一,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就指出,“延安是所有解放区的指导中心”②。显然,延安精神有着深刻的政治内涵与意义。其二,延安精神是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以及长征精神的融汇与延续,在此时期形成的南泥湾精神、骆驼精神等,则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分支。这一精神不但拥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内涵也相当深邃。概而言之,延安精神可以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综合版”和“扩充版”。

那么,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何时提出并传承下来的呢?1949年3月,在“进京赶考”前夕,毛泽东同志以闯王李自成为戒,用蕴含延安精神的“两个务必”警示全党。同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给延安各界民众的复电中,再次号召“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要永远保持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作风”。1968年5月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题为《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社论文章,“延安精神”这个概念正式出现。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讲话中再提延安精神,强调要“宣传、恢复和发扬”这一重要精神。新世纪伊始,江泽民同志强调:“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也在延安慰问老区干部群众时强调,要将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和“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各种棘手困难和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提出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用这一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这一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并“校准前进的方向”。这是党的领导人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要论述。

由此可见,每一次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会提到延安精神、重温延安精神,已把延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的“加油站”和“助推器”,不断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激励全党同志以伟大的延安精神为价值坐标,牢记宗旨,直面问题,勇于革新,继往开来,以延安精神再创新的辉煌。

以延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每一个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近代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力手段,敲开了“天朝上国”的大门,进而开始对中国进行残暴的侵略和剥削,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是当时中国的真实写照。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革命先烈以身殉国,用鲜血和生命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但都以失败告终,历史最终选择中国共产党担负起了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任。毋庸讳言,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代表,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民族固有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牺牲代价,历经了不可预料的艰难挫折,同时也孕育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究其实质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革命精神的融合、延续和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亿万炎黄子孙共同的希望与期盼。当今时代,中国正以令世人吃惊的速度迅速崛起,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但不可否认,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严重的困难,一些国际国内遗存的历史问题仍亟待解决。由此,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蕴含崇高理想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人民至上的延安精神,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使延安精神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中焕发出新的光芒。

以延安精神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永葆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内在要求。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奋斗、生活的期间,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指引,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凭借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风险,使我们党逐渐成熟壮大。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决定了其必须永葆自身的先进性,而永葆先进性必须首倡延安精神。首先,永葆先进性必须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特别在延安时期,全国各地热血青年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穿布衣、住窑洞,无怨无悔跟党走,这就是政治方向的感召和引领。其次,永葆先进性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掌握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觀点和方法去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现实问题。其三,永葆先进性要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延安,全党只因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站稳了脚跟;只因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密切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才让西方记者从“延安与重庆的对比”中,看到了未来中国的“希望之光”。其四,永葆先进性更不能脱离人民。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而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前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气、神,也就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发展和创造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不仅是中国的,同样也是世界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更是全世界追求进步发展、合作共赢的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除埃德加·斯诺外,世界各大媒体的记者也蜂拥而至,从不同的侧面向世界报道了他们眼中不一样的延安。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维克多·基恩吃惊地发现,在“红色首都”竟看不到一个乞丐;美国《美亚》杂志编辑欧文·拉铁摩尔认定,“生机勃勃的中国共产党人”既非“掠夺社会的土匪”,也不是“为了夺权而夺权的军事冒险家”;美国《时代》《生活》杂志记者白修德在造访延安后,很快便认识到“红军不打日本人”的说法是错误的,他在发回美国的报道中强调中共的政权“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其实行着真实的民主政治。在世界人民面前,“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正在跨越难以想象的障碍,为一个新的、更好的、现代的中国打下基础”③。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信凡是正义的事业就能打动人心,只要有客观态度,哪怕意识形态不同,他们也会尊重事实。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开放的胸襟、超凡的眼光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用他们的眼睛让世人看到了具有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艰苦奋斗、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中国共产党,才让延安精神蕴含的巨大能量得以释放。

“和,谐也。”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向来讲究和睦,提倡和谐,“和”文化历经几千年,传承至今日。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秉承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优秀传统,向世界提出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声。和平与发展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④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追求世界和平与发展,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衷。无数实例早已为世界所知晓,中华民族曾经成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榜样,以勇于负责的大国担当推动了世界人民追求正义、和平的历史进程。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和挑战。延安精神蕴含着全人类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共同战胜挑战的精神基因,必将为世界人民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③[美]肯尼思·休梅克著、郑志宁等译:《美国人与中国共产党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第169、235页。

② 《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44页。

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47-248页。

责编/张忠华    美编/陈琳

猜你喜欢
永葆延安精神先进性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三级延会提出延安精神进国企新举措
延安精神
奋斗创辉煌
延安,我把你追寻
脸蛋永葆年轻的秘密
青春永葆乐陶陶
白纸如是说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课参考教材》出版
新时期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