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性插画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应用探析

2021-05-14 16:49张婷
锦绣·上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儿童绘本

张婷

摘要:儿童绘本作为幼儿最早期接触到的读物,具备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插画的使用手法是叙事性,并建立图片与文字之间的联系。本文重点讲述了插画的形成,叙事、结构表达性,以及创作主观性多种重要功能。

关键词:叙述性插画;儿童绘本;绘本创作的主观性

儿童绘本之中主要以图片作为其中的关键,文字只是发挥辅助作用,从而凸显出其叙事性的重要程度,正因插画作为书中的主体,不仅丰富了故事中的寓意与作用,还负责建立其审美与艺术性的培养工作。儿童世界因具备着梦幻的特点,所以使用超现实主义,便能够更准确地将其表述出来,创造出多层次的视觉感受。

一、叙述性插画的形成

(一)内容

在进行绘制之前,首先要对叙事的内容进行了解,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与结果。其中的相对客观的地点位置、发生时间、事情起因,最后结果,并不能将其作为叙事中的主体关键。较为重要的是其中的经过与人物,但是这六大元素缺少一样,都组建不成完整的故事,因此在建立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关系。

(二)形象

主体的形象较为关键,能在一定程度上确定画面是否成功。可通过画面的风格、故事中的情节、人物性格特点、与经过中的心理变化进行建立。在确定之后,可以将故事整体的表现手法与形式明确下来,再进行相关绘画。例如:在绘制小西游记插图时,可通过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搭配明亮的色彩进行设计。

(三)环境

环境的设计在文章中具备重要的作用,对整体起到烘托的作用。在对其信息进行交代的同时,要将主体内容融入其中,避免出现二者之间的冲突,可在图片中加入一部分小细节,突出其中的氛围。例如:依据天空中飞舞的粉色樱花瓣,衬托出春天的气息[1]。

二、插画的叙事表达性

市场上售卖的儿童画本,在创作的过程中只是关注故事内容,忽略了其中的插画,文字作为绘本的附属产品,是给成人观看的,其中颜色鲜明的图片,才是真正吸引儿童注意力的部分,通过叙事性的图片,让阅读者的年龄逐渐变得宽泛,即使是年纪较小的幼儿也能对故事进行了解。在对当前的绘本创作与手法进行细致研究之后,选择出最适合的方式进行绘制。文本中的图像不仅具有一定美术价值,同时还能够产生美育的效果。叙事性的插画手法能够表述出文章的所写内容,并对文章中的部分进行优化,通过少量文字来将内容叙述完整,另外,图画之中需包含大量的视觉信息。其与漫画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篇都是精细的画面,注重表现的形式,畫面更加自由、开放。对儿童的思维开放具备良好的效果。叙事性插画作为绘本创作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将多个元素融合在一起,有顺序表达故事的内容。其主要表现手法分为两种:

1.在绘本创作过程中要以插画为主,文字进行辅助,图像与文字是其创作过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图片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在进行文章解读的过程中,将二者进行结合,需要加大重视使用图画方式进行叙述的工作。插画的加入将故事重新构造,并以自身的形式融入到了文章中,给予一定想象的空间,不被文字所束。

2.传统绘本与叙事性创作的基本差距是,文字使用数量的多少。以往画本中更加注重文内的形式,叙事性画本可脱离文字的束缚,通过图像的方式来进行展示文章的内容。例如:在外国某位人物的插画之中,不仅能够通过图片了解文中的发展进程,同时具备艺术性的特质,在画面中将多个空间进行拼接组合,依据其中的微小细节,来将深层次的含义表述清楚,并利用文字去营造自我多变的风格,进行细致的了解故事。每幅画之中虽然具备一定联系,但又较为独立,能够帮助作者对故事的脉络进行梳理。

三、注重结构的表达性

文字的创建首先是用来记录,后多用于表达。即便是现在已经演变出多种用法,但是表述依旧在其中发挥着最关键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沟通、交流、发展都是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早期文字是从图形演化而来的,图形的多变,对人们视觉产生了强大刺激。在叙述画本中将二者合为一体,在原本的视觉欣赏中加入了文字阐述,使其只需要通过眼睛看,便能明白其中的内容。并通过叙述性的转变,让表述的内容更加丰富,文章的重新构建,并不是在文字的基础上增加图片,而是在文字表述之后,再用插画赋予其新的内容。

符号绘画的特征表示文字与图片是同时具备的,只不过是功能不同。文字用来叙述事情,图像用于绘制空间特点,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叙述方法将其间的平衡点或是性质结合在一起,将故事完整地表达出来,重新构建的形式在空间上更加立体,从而利于加深读者的印象。

四、绘本创作的主观性

传统绘本的形式主要是以文字为主体,加入少许的图片进行辅助,用来描绘出文中的某些画面,这样会导致在绘制的过程中被文章束缚,使自身的思路不能真正的发挥出来,创造能力也会因此而受到限制。这种情况下,设计者的内心是被动、缺少感情的,不能绘制出触动人心的场景。叙事性的插画在设计过程中具备自身的主观意识,将思维凌驾于作者的文章之上,通过跟随内心真实地感受,在绘制思考、绘画技术的选择、情感表达等多种因素基础上,而产生的美术作品,这样生成的画面不仅能够将主观意识掺入其中,还能够将文本的内容与含义最大化呈现。

传统绘本中文字的存在,是为了进行解释故事的进展,图像是为了进行思维上的补充,让插画在文章中的位置较为被动,这种情况本身就是用来深化雕刻文中的部分细节、特点和造型,对其中的故事性并不在乎。叙事性画通过将插画作为文中的重点,不仅发挥了对文字的深度描绘,同时还经过画面的方式,提炼出文字中的感情,既可一张图画表现出一个情节,同时能将多个情景共同展示,为读者带来较大的思考范围,同时也为故事增添了灵动的气息,表达出创作的主观性。不仅如此,利用该手法还能将绘本的可读性大幅提升,保留想象的空间[2]。

总结:

在儿童绘本之中加入叙述性的插图,对儿童的思维能力与美育都具备着良好的发展影响。通过将以往的形式进行翻转,在绘本中以叙述性的图片作为主体,将读本的年龄限制不断扩大,并且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儿童的想象力,在其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朱媛茜,林立平,姚欣楠.浅析儿童绘本作品中的形式美——以绘本《菲菲生气了》为例[J].大众文艺,2019,000(010):107-108.

[2]聂宇婷.绘本插画的情感和艺术语言表达[J].百科知识,2019,No.768(36):17-18.

猜你喜欢
儿童绘本
民间美术视域下“拙”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浅谈“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探讨
美国儿童绘本出版中的性别理念研究
引进版少儿绘本给我国绘本出版带来的启示
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结合“儿童绘本”的小学美术教学
幼儿园绘本教学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