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收藏怎样网络寻宝

2021-05-17 15:40云斋
理财周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三友老照片拍品

云斋

(提要)受疫情影响,去年以来,具有社交聚集特征的各种线下艺术品收藏活动大受限制,而依托互联网开展的各种影像收藏与交易活动却异常活跃。网上寻宝,以其方便、快捷和选择的多样化,已成为广大藏友获取影像收藏品的新路径。

影像收藏,作为收藏领域的新兴品种,以其内容丰富、价格亲民和增值空间大而受到收藏爱好者的欢迎。以往影像收藏品的获得渠道主要是画廊、古玩市场和艺术品拍卖等,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电商平台、网络交易来寻觅心仪的影像收藏品。

(小标题)孔网:旧书网站隐藏海量老照片

“孔网”是孔夫子旧书网的简称,成立于2002年,目前在孔网注册的书店有1.8万家,书摊多达21万个,每天展示的图书上亿,是名副其实的书的海洋。

这些年随着影像收藏活动的兴起,孔网也已成为老照片收藏的重要渠道,遨游于其中,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进入孔网寻找老照片有两扇门:一扇是书店之门,一扇是拍卖之门。

以笔者今年3月26日的记录为例,首先进入书店区,分别使用“影像”和“老照片”搜索,前者的搜索结果为3900多件(组),后者可以找到惊人的14万多件(组)。

面对海量的老照片资源,你在惊喜之余也会产生一丝烦恼,如何挑选呢?孔网自带的搜索筛选工具就可以帮到你。你只要输入“儿童”词条,在上次搜索的结果中就会跳出1700多张儿童题材的老照片;如果换用同义词“孩子”搜索,则又会跳出与前次结果完全不同的500多张儿童题材老照片。同样,用“女”字筛选,可以找到3000多张以女性为主题的老照片,包括不同时代的女青年、女军人、女民兵、女工人、女球员、女教师等等。

应该说,孔网这些年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升级,搜索引擎和分类功能越来越强大,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除了以上的筛选功能,你还可以利用孔网在售商品的分类目录来选择不同年代、时期的标的,这些分类的关键词包括清代、民国、新中国时期、改革开放与80年代等等。你不要怀疑这些无名人物照片的价值,有人用自己收藏多年的无名氏老照片出了专著,也有人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海量的陌生人相片中一再找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

當然,比较而言,拍卖区里的老照片、影像作品可能更具有可操作性。进入拍卖区,用“影像”作关键词搜索,立刻可以得到100多项正在拍卖的影像作品;再用“老照片”做关键词搜索,则可以找到570多件(组)标的。其年代以民国到上世纪80年代为多,其内容和品相相对比较好,起拍价从1元至千元不等,在数百张的范围里搜寻,捡漏的机会可能更多。

(小标题)三友会影像群:受到藏友们的关注

与孔网这样的C2C电商平台不同,微信群的主要功能在于社交。近年来随着微信的不断开发升级,社交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的同时,也诞生了一些以交易、拍卖为主要功能的群,三友会影像群就是在影像收藏圈内颇有知名度者。

群主王畅霆为天津畅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一位著名收藏家,2016年创办三友影像社,并于同年建群,目前有群友470多人,汇集了国内各地的影像爱好者、研究者、收藏者和从业者,其中不乏一些业内的大咖。

三友会影像群俨然是一个小型影像产业生态系统,有需求者,有供应者;有研究者,有学习者。每天都有人将自己收藏的照片放到群里出售,也有人会将自己新入手照片上存疑的人物或建筑拿到群里来,请教高人指点,虽然需求各有不同,但每每总能如愿。

三友会最重要的活动是周六的影像拍卖。晚8时整,群主亲自操刀,准时开拍。每场拍品仅10多件(组),主要从群友提供的照片中精选。虽然是微信群拍卖,但操作程序一点不马虎,事先会提前几天在群内多次预展,每件(组)拍品均提供大量图片多侧面反映照片的内容和质量,包括照片的背面和存在的瑕疵都会清晰呈现,并提供详细的解读文字。

三友会影像群上拍的照片从清代蛋白照、名片照、立体照片,到民国风景、民俗、人物照、名人肖像照、电影明星照,底片、幻灯片、相册等等,应有尽有,可见群主在上拍前都作了一番精挑细选。对部分拍品事先会说明有底价,最后也偶有流拍的;但多数拍品为无底价拍卖,最后的成交价往往低于市场价格很多。当然,最能吸引藏友的,还在于其拍卖程序规范,注重信誉,极少有拍下后不付款的情况发生。

到目前为止,该群已累计举办近300场拍卖,每周一场,坚持数年,殊为不易。王畅霆也渐渐感觉到拍品征集愈来愈困难,毕竟好照片的存量是有限的,但他表示会坚持只上拍晚清民国精品照片的原则,宁缺毋滥,努力扩大拍品征集范围,为群友提供名副其实的优质影像藏品。

(小标题)影易在线拍:让影像珍品走向大众

在影像拍卖行业,影易作为头牌的地位毋庸置疑。北京影易拍卖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国内首创影像专场拍卖的华辰拍卖影像部,其负责人李欣是影像艺术品收藏领域的领军人物。经历了10多年的长期耕耘,2019年李欣终于成立了由自己挂帅的影易拍卖,并于当年成功举办首拍。2020年起,顺应疫情期间的特殊市场环境,影易开始探索网络拍卖形式,意在将影像珍品推向大众。

3月30日影易推出“在线拍”首拍,共上拍40件标的近千张原版照片,有31件成交,成交率为77.50%,平均拍品的成交价为5053元/件。本次拍卖会吸引围观人数共达到4万人,注册总数近600人,取得了超预期的业绩。

影易拍卖注重学术梳理和影像收藏文化的推广,其推出的网络拍卖,每次都会精选一二个新的门类或推出重点类别上拍,并将拍品解读与系统的学术梳理相结合,对初入门的影像爱好者特别友好。配合线上拍卖,李欣还亲自上直播导览,与影像收藏爱好者近距离交流,使得藏友每次参加活动,不仅可以领略影像珍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格,更能收获对一段中国摄影史或者一项影像收藏门类的深入了解和探究。

从2020年3月30日至今年3月20日,影易拍卖共举行了10期网络拍卖,推出影像学术普及文章近百篇,上拍照片860多件(组),涉及名片照(CDV)、橱窗照、明信片、立体照片、摄影版画、展览照片、新闻发稿原版照片、史料相册和摄影类古籍善本等几乎所有影像藏品门类,分属晚清、民国、红色纪实性和当代影像艺术等不同时代板块;按技法制作分类,又包括了银版、湿版、蛋白照片、银盐、蓝晒、铂金印相、珂罗版印刷等各种形式。这些上拍的影像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因其在中国摄影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具备了入藏国家博物馆的要素。

影易的10期线上拍,上拍标的总数已远远超过其每年1至2场的线下大拍,虽然拍品总体上价格较低,全年总成交金额仅占到大拍的一半,但其宣传效应和社会影响已远远超过线下大拍,在让影像收藏吸引更多年轻人、让影像艺术走向大众方面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小标题)影像收藏实际操作三要诀

影像收藏与其他门类的收藏活动一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初入门者应从多学习相关知识、多熟悉影像作品特征起步,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选择网络作为收藏影像作品的途径,应在交易过程中注意以下3个要点:

一要精选优质网络平台或拍卖公司。比如孔网在保护买家权益方面一向很重视,有一套周密而有效的交易规则,值得信任。同时,在孔网中,店家众多,应寻找交易资历较长、美誉度较高的卖家,以保证你成功避开劣品、赝品的“坑”,以合理的价格买到高质量的藏品。二要筛选精品,即树立精品观念,让自己的收藏体系建立在优质影像作品的门槛之上。这就需要你深入了解影像艺术、老照片收藏的基本知识,熟悉摄影史,对相关重要作品了然于心,只有这样,面对海量标的才能做到去芜存菁、去伪存真。三要捂紧钱包。收藏活动离不开消费花钱,深度介入则更是一种投资,一定要做到有计划、有预算、有的放矢。“捂紧钱包”的另一层意思是提醒自己:借助网络交易从事影像收藏活动,应注意潜在风险,切记谨慎参与,量力而行。

猜你喜欢
三友老照片拍品
益者三友
冬日争鸣——《三友百禽图》
2018年前50件中国文物艺术拍品(按成交价格排名)
关于诗界“三友”
老照片
秋拍第二轮:印象派崛起,现当代复苏?佳士得VS苏富比2017秋拍亿元拍品排行榜
老照片
老照片
老照片
新三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