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兰州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2021-05-17 16:22张爱荣
旅游纵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业遗产经济新常态兰州

张爱荣

摘 要:工业遗产具有记录工业从无到有及转型升级的使命。而相较于西方国家的成熟经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保护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在各地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方面的研究逐步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通过对工业遗产及其未来发展的研究,从市场资源深度挖掘的角度出发,结合目前甘肃省兰州市政府对本市工业遗产及旅游文化创意事业的改革要求,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探讨如何进行新旧动能转换及旅游生态环境的改造和设计,以使兰州这个典型的老牌工业城市重新焕发生机,从而为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工业遗产;经济新常态;文化再生;旅游生态环境;兰州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甘肃省高校区域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可持续发展战略驱动兰州工业遗产保护新旅游开发研究”(GGLD-2019-047)。

引言

现阶段,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迅速,工业技术方面同样如此,而在城市中工业不断革新的同时,就会有很多20世纪具有历史和纪念意义的工业遗产[1]。要想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必不可少。因此,我们要继承这些工业遗产,并适度开发,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甘肃省兰州市是我国西北工业重镇,在社会的不断革新中,很多老建筑有的被拆毁、有的被迫搬迁,致使市内遗留大量工业遗产,且涉及种类繁多,如煤矿、石油、化工等不一而足,这都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兰州的建筑用地及可利用空间越发有限,城市发展建设受到颇多制约与限制。于是2008年7月,兰州市政府启动了170项工业遗产保护计划,对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利用,推动其文化再生,并在有效减少建筑用地方面成本的同时,更好地协调城市在空间布局和功能上的发展要求。因此,在中国经济新常态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对兰州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希望可以为兰州工业遗产的保护提供依据。

一、兰州工业遗产概述

依据相关资料,兰州市的工业遗迹总共涉及三十多个企业,分析资料后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兰州市有70%以上的工业遗迹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立的,當时的商业布局偏向工业,是国家战略发展布局的具体体现。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社会发展情况在兰州的工业遗迹中能明显地体现出来[2]。

其次,兰州的工业遗迹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特点。兰州市的工业遗迹具有很多企业的性质,如纺织、民用生活、机械制造、军事等。按照兰州市工业发展的时期划分,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以民用生活为主的明清时期,主要工业有水烟和磨坊等;二是以重工业为主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的工业有机械制造和石油化工等(表1),这些工业遗迹都具有社会各个时期的发展特色[3]。

最后,兰州工业遗迹分类(表2)。兰州的工业遗迹主要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只有图文资料的遗迹。这类遗迹没有现实遗址,主要是因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数次搬迁,只留下一些相关的文字或者图片类型的资料,如在洋务运动时期名噪一时的甘肃制造局[4]。第二类是保留部分生产工艺的遗址。这样的工业遗址大多都是小规模的工业,遗址里保存了一些旧的生产工具或者一些制作工艺。这样的遗迹一般是明清时期的小作坊,如榆中水烟厂等。第三类是破产或搬迁的工业遗迹。这样的工业遗迹在过去发展的过程中,有的是因为产能过剩而导致破产,如此会有设备保留其中;有的是因为城市化的发展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保留下来会影响到城市环境,因而搬迁到其他地方,这种会有厂房遗留。以上两种都有部分档案留存,就像兰州轴承厂及不少从上海等地迁来的地方性支柱产业。第四类则是国企进行改革重组后的遗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国企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改革,因此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管理理念;还有的国企进行了重新组合,以前的建筑和设备就留了下来[5]。例如,兰州水厂、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组合而成的。

二、兰州工业遗产旅游的意义

早在2013年,国家就已提出有关“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这对兰州市工业遗产发展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兰州可以借助这样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其经济价值的再生作用也可以借助这样的机遇实现最大化。工业遗产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以与其他城市功能系统相融合,使工业城市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这样工业城市就可以转型为文化城市[6]。

(一)重新塑造城市品牌

兰州可以发展具有文化休闲特色的旅游业。兰州的工业遗产中,重工业遗产占比较大,约有80%。因此,兰州在重工业方面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其重点发展的方向,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保护和适度开发再利用。兰州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国防军工、能源石油化工等方面,要重点打造这些重工业,使其成为兰州文化旅游的新名片,这样人们来西北旅游时也会记住兰州这个具有重工业遗产特色的文化旅游城市[7]。

(二)再次盘活城市格局

兰州之前的重工业发展使得兰州处于发展僵化的境地。旧工业区有很多不符合当今城市发展的问题出现,如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这使得兰州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缺少可利用资源,也限制了可使用的土地。因此就要对那些已经废弃或者正在闲置的旧工业区进行相应的改造,并再次利用。如今的产业模式多样,在对旧工业区改造之后,可以将新兴城市所需要的产业模式引入其中,使旧工业区变成新开发区,使兰州那些失活板块重新具有生命力。在旧工业区向新开发区转型的过程中,城市景观也能得到相应的整治,城市生态环境也会进一步改善、实现良性发展,这样城市也可以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8]。

三、兰州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遗迹也要进行相应的保护和发展,将兰州市工业遗迹的保护与旅游发展模式相结合不仅能够达到保护兰州市工业遗迹的目的,还能促进兰州市的旅游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根据以上兰州市工业遗迹的特点,笔者在当前的模式上进一步创新,提出以下5种适合兰州工业遗迹的旅游开发模式。

(一)特色产业示范园

兰州的工业遗产在厂址、流程和传承工艺方面还是十分具有特色的,旅游开发不仅可以对这些产业进行相应的保护,还可以对这些产业特色进行再发展。旅游者可以在旅游的过程中体验兰州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工艺,并进一步了解传统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就像榆中磨坊这样的小作坊,其传承下来的传统制作工艺在当代社会中仍然被持续运用到较小规模的生产中。兰州市就可以进一步建设这样的小作坊,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示范园,然后开放供游客参观,将这些产业独具特色的制作工艺凝练成民族工业方面的相关知识,给来参观的游客科普。另外,还有像兰州市的佛慈制药厂这样的大型企业,其资历较老,而且是兰州经济方面的支柱企业,其工业遗产中存留的工业设备等含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们也可以将其专门建设成为具有药品类型特色的产业示范园[9]。

(二)专题博物馆

旧工业区的很多工业遗迹是成规模化的,还有很多工业遗产群,这样大范围的工业遗迹与旅游开发模式结合,将现代博物馆的相关理念融入其中,可以使这些工业遗迹实现观光和科普教育的双重作用。博物馆的建筑可以基于兰州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设计,使博物馆更具专门性或综合性。兰州的专题博物馆可以分为机电冶炼、毛纺织品等,将兰州之前的工业发展情况告知前来旅游的顾客,让其在旅游的过程中对中国工业时期的发展进程有所了解,让旅游更具文化含义。就像西北铁合金厂,可以仿照德国的巴登钢铁厂来建设专题博物馆,也设计一些吸引人的项目,增加游客的欢乐度,使游客在了解工业文化的同时获得休闲娱乐。

(三)开放性主题公园

兰州原先的工业建筑构造复杂,厂房内部有較大面积和空间,将其与旅游模式结合后,可以使工业遗产成为休闲景观,工业厂区也可以成为优美的生态家园。就像兰州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的“中山桥”,以其为中轴,以黄河两岸风光为依托,建成了“黄河风情线”,被南来北往的游人称为“兰州外滩”,成为兰州的旅游地标。还有洋务运动时期的军用工厂——兰州市通用机器厂,可以进行厂房改造,依据机械制造的背景,建成青少年活动基地。

(四)“互联网+”全域旅游

“互联网+”在旅游业中渗透迅速,是旅游业发展转型的一个方向,兰州可以实施“互联网+旅游”模式来拓展其城市旅游业。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要想促进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就要通过“旅游+工业”来促进兰州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通过“旅游+工业遗产再利用”来实现城市可再生资源再利用,降低城市建设成本;通过“互联网+旅游”来推广兰州工业遗产旅游信息,优化兰州工业遗产旅游的经营模式。同时举办一些“互联网+旅游”大会,搭建在线旅游平台,以促进兰州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使兰州形成工业遗产旅游业态圈。

(五)文化创意产业园

文化创意园产业的布局需满足其本身的发展要求,并兼顾园区内社会及经济效益。对兰州市旧工业区遗产的改造,要充分实现空间功能的转换。目前位于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的创意文化产业园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与自我升华,已初步形成一套符合甘肃文化气质与特色的产业体系。具体产业分类如图1所示。

另外,兰州石化公司的前身为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兰炼)和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兰化),自重组以来也留下了一些闲置的建筑和仓库。将这些厂房改造成为具有特色的产业园区,既可使有价值的产品保留下来,也能促进兰州市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着工业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兰州工业遗产遗留众多且占地较大,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兰州可以利用的资源将面临短缺问题,而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再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席悦.文化建构视角下西安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调查探研[D].郑州:中原工学院,2019:11.

[2] 张好.工业遗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地域传承及空间改造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8:65.

[3] 韩瑞婷.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园融合模式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234.

[4] 张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研究[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7:16.

[5] 徐苏宁,王国庆,李世芬,等.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J].城市规划,2017(2):81-84,101.

[6] 郑淑敏.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邯钢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9:53.

[7] 刘抚英.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分类体系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1):64-71.

[8] 李霄.文化创意园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2:35.

[9] 魏丽英.左宗棠与甘肃近代机器工业的开端[J].社会科学,1984(4):107-114.

猜你喜欢
工业遗产经济新常态兰州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兰州琐记
工业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开发
工业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玉门工业遗产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