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半干旱区配比施肥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影响*

2021-05-18 01:33米世明
南方农机 2021年9期
关键词:磷肥施用量施肥量

米世明,兰 剑,2

(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2.宁夏大学现代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 银川 750021)

宁夏盐池县属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干旱缺水,生态环境恶劣,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1-2],因此,提高作物产量是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关键。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相关资料,发展中国家,施肥可提高作物产量51.4%,我国为40%左右[3]。氮是植物叶绿素以及各种酶合成的必要因素,能够提高作物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缺氮会限制植物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4];磷是核酸、核蛋白的必要成分,对后期的籽粒数、千粒重有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作物产量[5];在植物营养中,钾元素参与作物新陈代谢,增强作物抗逆性[4]。前人研究表明:在不施肥的条件下难以满足作物高产的需求,而盲目增加施肥量会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土壤退化和环境污染[6-7]。

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为苋科苋属一年生粮、饲兼用型作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富含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约为17%,钾、镁、钙和铁等矿物质含量是普通作物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8-10]。目前,国内外对籽粒苋在食品加工、品种选育与栽培、饲料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在氮、磷、钾配施对籽粒苋种子产量影响方面研究鲜见报道[11-16]。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粮、经、饲、草”四元结构协调发展,籽粒苋作为新型粮、饲兼用作物取得了快速发展[13]。郭亮等[17]采用L9(34)正交设计,通过施肥、播期和密度三因素试验表明,密度是影响籽粒苋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施肥量。孙红忠等[18]通过对籽粒苋的土壤水分含量及施肥量的研究,发现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基于籽粒苋在配比施肥方面研究较少,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施肥配比下籽粒苋种子产量变化的研究,旨在明确籽粒苋在该地区的最佳施肥配比,为宁夏农业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宁夏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教学科研基地(N37°46′26″、E107°26′16″、H1460 m)进行。该基地位于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四墩子行政村,属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250 mm~350 mm,且65%集中在6—9 月,年均蒸发量2132.5 mm;干雨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均气温7.7℃,一月平均气温-7℃,七月平均气温24℃。年均无霜期164 天,年均大风日数21 天。土壤类型以灰钙土为主,pH 值8.5;试验地土壤质地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53.45 g·kg-1,土壤全盐含量为0.13 g·kg-1,碱解氮含量29.75 mg·kg-1,速效磷148.11 mg·kg-1,速效106.02 mg·kg-1。籽粒苋生育期(5—9 月)内降雨量为336.7 mm。

1.2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为“旱雷神”美国籽粒苋。试验采用“3414”设计方案,设置氮、磷、钾肥3 个因素,4 个水平(0、1、2、3),共计14 个施肥处理(见表1)。2 水平表示最佳施肥配比,N、P2O5和K2O 分别为120 kg·hm-2、90 kg·hm-2、60 kg·hm-2。0水平表示不施肥,1 水平表示少量施肥,是2 水平的0.5倍,3 水平表示过量施肥,是2 水平的1.5 倍。14 个施肥处理,3 个重复,共42 个小区,小区面积为33m2(5.5m×6m)。本试验氮、磷、钾肥均采用市售尿素(内蒙古博大实地化学有限公司生产,N 含量为46%)、过磷酸钙(钟祥市钟洋磷化有限公司生产,P2O5含量为12%)和硫酸钾(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硫酸钾厂生产,K2O 含量为51%)。14 个施肥处理氮磷钾肥施用量如表1 所示。

试验于2018 年5 月6 日播种,理论播种量为2.25 kg·hm-2,播前整地耙平,采用宽窄行种植,宽窄行行距分别为70 cm 和40 cm,条播。氮磷钾肥在播种前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9 月30 日收获,生长周期共147 天。试验地采用地上滴灌方式灌溉。生育期内灌水3 次,每次灌水量为600 m3/hm2,苗期和分枝期各除草1 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于籽粒苋成熟期在每个小区中间随机选取3 个3 m样段,收获种穗,自然晾干后脱粒,称重并计算种子产量(kg·hm-2)。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mean ±SD)表示,用Microsoft Excel 2010 对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和回归分析;用sigmaplot12.5 绘图。

表1 14 个施肥处理氮磷钾配施水平及施用量Table 1 Levels of NPK application in 14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磷钾配施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影响

由表2 可知,施肥处理种子产量较对照(N0P0K0)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籽粒苋种子产量,产量介于2 054.25 kg·hm-2~3 415.20 kg·hm-2之间,较对照(N0P0K0)提高了17.84%~95.91%,其中N2P2K2施肥处理的种子产量最高,达3 415.20 kg·hm-2,增产率高达95.91%;产量最低的施肥处理是N0P2K2,种子产量为2 054.25 kg·hm-2,增产率仅为17.84%。氮磷钾全肥(N2P2K2)处理比不施肥(N0P0K0)、缺氮(N0P2K2)、缺磷(N2P0K2)和缺钾(N2P2K0)处理分别增产95.91%、66.25%、34.76%和34.65%,这说明养分是籽粒苋种子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氮磷钾肥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N>P>K。对籽粒苋种子产量进行三因素分析,建立三元二次回归方程[19]:

Y=1729.87+15.655N+0.299P+3.601K-0.062N2-0.016P2-0.128K2-0.008NP+0.002NK+0.010PK(R2=0.74)

对方程偏导求解发现磷肥施用量为负数,因此对产量进行三元二次方程拟合失败。

2.2 两因素肥料交互效应分析

2.2.1 N、P 因素交互效应

对于N、P、K 三因素试验而言,将任意一个因素固定在某一水平下,可求得其他两因素之间交互效应。本研究将K 因素固定在2 水平下,建立了以2 水平K 为基础的N、P 二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方程:

Y=957.359+21.299N+13.605P-0.071N2-0.032P2-0.053NP(R2=0.59)

表2 施肥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on the seed yield of grain amaranth

根据模型求偏导数得到方程组如下:

解方程组可以得出:施肥量为P2O5127.90 kg·hm-2、N 102.26 kg·hm-2时,籽粒苋种子产量最大,该配比施肥下籽粒苋种子产量为2 916.36 kg·hm-2;最佳施肥量为P2O5120.48 kg·hm-2、N 104.53 kg·hm-2,最经济种子产量为2 915.13 kg·hm-2。计算时参考化肥和籽粒苋种子市场价(纯N、P2O5和K2O 分别为4.10 元/kg、7.08 元/kg 和5.78元/kg,籽粒苋种子为20 元/kg)。

氮、磷因素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交互效应分析表明,籽粒苋种子产量随着氮、磷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缓慢降低后快速增加的趋势;在高磷肥施用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快速增加的趋势;在中、低磷肥施用量下,产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先缓慢增加后缓慢降低,但增幅与降幅均较小;而在低氮肥施用量下,产量随着施磷量增加而降低;在中、高水平氮肥施用量下,产量随着施磷量增加呈现先缓慢降低后快速增加,最后又呈现下降趋势。整体上,在低氮肥施用量下,施磷肥对籽粒苋种子产量有抑制作用;在高磷肥施用量下,施氮肥对籽粒苋种子产量有促进作用,如图1 所示。

图1 氮、磷肥对籽粒苋种子产量效应Fig.1 Effec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 on seed yield of grain amaranth

2.2.2 P、K 因素交互效应

将N 因素固定在2 水平下,建立了以2 水平氮为基础的P、K 二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方程:

Y=1655.833+14.654P+26.936K-0.060P2-0.228K2-0.050PK(R2=0.55)

根据模型求偏导数得到方程组如下:

解方程组可以得出:施肥量为P2O5102.17 kg·hm-2、K2O 47.87 kg·hm-2时,籽粒苋种子产量最大,该配比施肥下籽粒苋种子产量为3049.12 kg·hm-2;最佳施肥量为P2O599.36 kg·hm-2、K2O 47.54 kg·hm-2,最经济种子产量为3 048.58 kg·hm-2。

磷、钾因素对饲草产量的互作效应分析表明,籽粒苋种子产量随着磷、钾量施用量的增加先缓慢降低后快速增加;在低磷肥施用量下,产量随着施钾量增加而降低,在高磷肥施用量下,产量随着施钾量增加呈现先缓慢增高后快速增高的变化,整体变化幅度较大;在低钾肥施用量下,随着施磷量增加,产量平缓降低,变化幅度小;在高钾肥施用量下,产量随着施磷量增加而增加,增幅较大。整体而言,在高磷肥或高钾肥的施用量下,分别施钾肥、磷肥对籽粒苋产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低磷肥或低钾肥的施用量下则相反,如图2 所示。

图2 磷、钾肥对籽粒苋种子产量效应Fig.2 Effect of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on seed yield of grain amaranth

2.2.3 N、K 因素交互效应

将P 因素固定在2 水平下,建立了以2 水平P 为基础的N、K 二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方程:

Y=950.871+22.103N+26.969K-0.076N2-0.182K2-0.077NK(R2=0.59)

根据模型求偏导数得到方程组如下:

解方程组可以得出:施肥量为N 120.83 kg·hm-2、K2O 48.53 kg·hm-2时,籽粒苋种子产量最大,该配比施肥下籽粒苋种子产量为2 940.63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119.79 kg·hm-2、K2O 47.93 kg·hm-2,最经济种子产量为2 940.44 kg·hm-2。

氮、钾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交互效应分析表明,随着氮、钾肥施用量增加,籽粒苋种子产量呈现出先缓慢降低再快速增加的趋势,在高钾肥、低氮肥的水平下,籽粒苋种子产量最小,在低氮肥施用量下,钾肥对种子产量有抑制作用;在低钾肥水平下,施氮肥对种子产量有促进作用,但影响较小。整体而言,在中氮、中钾水平下,种子产量最高,如图3 所示。

图3 氮、钾肥对籽粒苋种子产量效应Fig.3 Effect of nitrogen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on seed yield of grain amaranth

2.3 单因素肥料效应分析

将任意两因素固定在2 水平,就可得到另一个因素的肥料效应。通过处理2、处理3、处理6 和处理11 可得到中磷、中钾水平下氮元素的肥料效应,通过处理4~7 可得到中氮、中钾水平下磷元素的肥料效应,通过处理6、处理8~10 可得到中氮、中磷水平下钾元素的肥料效应。通过氮、磷、钾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影响分别建立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

N 元素一元二次效应回归方程:

Y=1903.803+18.593N-0.081N2(R2=0.58)

P 元素一元二次效应回归方程:

Y=2428.343+14.574P-0.079P2(R2=0.53)

K 元素一元二次效应回归方程:

Y=2447.835+29.528K-0.297K2(R2=0.67)

依次对方程求导,解方程可得:施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114.77 kg·hm-2、92.24 kg·hm-2、49.71 kg·hm-2,籽粒苋种子产量最大,其对应的最大种子产量分别为2 970.78 kg·hm-2、3 100.50 kg·hm-2、3 181.76 kg·hm-2;经济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13.51 kg·hm-2、P2O590.00 kg·hm-2、K2O49.22 kg·hm-2,经济最佳种子产量分别为2 970.65 kg·hm-2、3 100.10 kg·hm-2、3 181.69 kg·hm-2。

氮、磷、钾肥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肥料效应如图4 所示,由图可知,氮、磷、钾肥施用量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影响表现出相同的趋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籽粒苋种子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氮肥增幅最大,磷、钾肥增幅接近。

图4 氮、磷、钾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肥料效应Fig.4 The fertilizer effect of 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on seed yield of grain amaranth

3 讨论

氮、磷、钾是植物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三大营养元素,合理配施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大量研究表明,施肥能够增加作物种子产量[20-23]。在本研究中,籽粒苋种子产量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氮、磷、钾肥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N>P>K,这与张蕙琪等[24]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农大8 号谷子影响试验结果相同,这是因为氮是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可有效增加穗粒数,在作物产量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5-26];磷肥可促进植物幼苗发育和果实成熟,磷肥施入过量或不足都会导致种子空瘪粒增多,从而影响种子丰产[27];而增施钾肥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促进作物干物质积累,增强作物的抗倒伏能力[28]。何飞等[29]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草原3 号苜蓿进行施肥试验,研究发现:氮、磷、钾肥对苜蓿产量影响作用大小为P>K>N,这与本文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原因是供试土壤不同以及苜蓿本身具有固氮作用,其固氮量基本可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对氮的需求,因此,苜蓿对氮的需求量很少,对磷肥和钾肥的需求量更高。

植物营养元素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一种元素过量或过少往往可导致多种元素失衡[30]。“3414”试验作为推荐施肥的主要田间试验方案,具有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等优点,可运用肥料效应函数法进行施肥量的推荐,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合理确定氮、磷、钾的施用量。本文对籽粒苋种子产量进行三元二次方程拟合,虽然拟合度合理,但是根据偏导数求极大值法进行求解得出磷肥施用量为负,拟合失败,说明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不适用于本试验。根据二因素肥料交互作用拟合二元二次施肥效应方程,经计算得出P2O5施用量较实际偏高。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直观的看出单个肥料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效应,当三元二次方程拟合失败时,一元二次方程可以作为施肥效应分析的补充和优化[31]。因此,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作为产量最佳函数拟合,根据单因素施肥效应方程,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13.51 kg·hm-2、90.00 kg·hm-2和49.22 kg·hm-2,籽粒苋最佳种子产量为3 084.15 kg·hm-2。

4 结论

1)在宁夏盐池县施肥能够显著增加籽粒苋种子产量,增产幅度为17.84%~95.91%。14 个施肥配比中,处理N2P2K2增产率最高,产量达到3 415.20 kg·hm-2;增产率最低的处理是N0P2K2,产量为2 054.25 kg·hm-2。

2)在双因素互作效应中,氮磷、磷钾和氮钾互作对籽粒苋种子产量先抑制后促进;单因子效应中,随施肥量的增加,籽粒苋种子产量先增高后降低,经济最佳施肥配比为N 113.51 kg·hm-2、P2O590.00 kg·hm-2、K2O 48.53 kg·hm-2,最佳种子产量为3 084.15 kg·hm-2。

猜你喜欢
磷肥施用量施肥量
国际磷肥市场跌势不减
上半年磷肥行业运行呈现“两降三增”特点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褐煤基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沙葱产量的影响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花生增产巧喷磷肥
张掖市甘州区灌淤旱作人为土制种玉米锌钼微肥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
温室茄子氮、磷、钾素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
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磷肥:国内屡遭“冷眼”国际利好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