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总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2021-05-19 02:34郭行端麦苗金
中国临床护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总分胰岛素满意度

高 凤 郭行端 麦苗金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慢性病种,胰岛素治疗是该病种的有效控制手段,胰岛素注射技术属于胰岛素治疗的重要环节[1],不规范注射会影响血糖最终控制效果[2]。张来军等[3]的调查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高达61.53%,而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者中血糖控制未达标者的占63%[4],提示我国的胰岛素注射技术现状极不乐观[5],不规范胰岛素注射不但易使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而且会引发诸多其他躯体部位的并发症[6],因此,有效的胰岛素注射技术的培训十分重要[7]。总分总教育模式指按照总体印象输出-学习内容分解输出-汇总回馈的顺序开展教育活动,在语言教育中已取得有效性证实[7],但其在胰岛素注射技术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尚未见研究报道,我们尝试采用总分总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技术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7月收住笔者所在医院的2型糖尿病且接受胰岛素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8];初次接受胰岛素治疗;沟通交流能力正常;有配合治疗意愿与行为;具备自我注射胰岛素行为能力;患者和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交流沟通障碍;并存其他严重病种,如恶性肿瘤、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将入住于双号病室者48例设为对照组,入住单号病室4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47.55±8.63)岁,糖尿病病程(4.17±1.12)年,观察组,男24例,女24例,平均年龄(47.12±8.98)岁,糖尿病病程(4.08±1.20)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胰岛素注射技术常规教育。入院时,由责任护士一次性向糖尿病患者提供指导与示范,向患者发放糖尿病宣教手册,并配以口头指导与注射技术行为示范,教育内容包括:胰岛素种类,使用时注意事宜,注射装置,注射针头与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操作流程,注射局部皮肤观察,注射后针头处置,轮换注射法等,护士示范注射技术后,提供模具让患者行注射模拟练习,患者住院期胰岛素注射由护理人员完成。

1.2.2 观察组

接受总分总教育模式干预。胰岛素注射治疗方案实施前,护士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及胰岛素注射技术的总体指导,包括口头指导与注射行为示范,使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作用与方式形成总体初步印象,然后行连续3 d的胰岛素注射技术分解教学,每日教学时间15 min:第1天教育内容为胰岛素种类、贮存方式,用药时机,摇匀方法,各种针头、胰岛素注射装置的展示与拆卸安装示范;第2天教育内容为胰岛素注射全过程演示,分解动作要领,注射后针头的处置,提供教学模具,鼓励患者进行模拟演练,护理人员从旁观察并指出不当注射行为,及时给予纠正指导;第3天教育内容为长期实施胰岛素注射时注射部位的轮换方式,局部皮肤的观察,注射部位的合理选择,每次教育前先对前期已做过的教育进行回馈,发现错误点、薄弱点、模糊点等及时再教育;第4天对前3天分解教育内容做汇总分析与回馈。

1.3 评价方法

出院前,对2组患者进行以下评价。(1)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程度。笔者所在科室参考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调查问卷[9]自行设计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度评定问卷,该问卷信度为0.811,效度为0.805。问卷内容包括注射针头长度,注射前是否需行药物摇匀,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角度的控制,皮下结节处置,漏液问题处置,针头使用次数与更换,注射场所选择,注射后针头处置,注射痛感,注射频次,漏注射问题处置等合计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完全未掌握至完全掌握分别评1~5分,满分100分,分值愈高提示患者该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度愈高。(2)患者满意度。采用自行编制的患者教育满意度问卷进行评价,该问卷信度为0.813,效度为0.809,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流程、教育方式、教育效果4个维度,每个维度均以0~10分计分,分值愈高提示该患者对教育的满意度愈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程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度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教育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教育满意度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教育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糖尿病为终身性慢性疾病,现阶段对该病种的根治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最新指南[10]推荐,在2型糖尿病早期治疗中应用胰岛素以便实现对机体正常代谢功能的维护,正确科学地行胰岛素注射有助于该类药物疗效的正常发挥[11]。全球胰岛素注射技术调研报告(2014-2015年)[12]指出,我国糖尿病病例中所存在的不规范胰岛素注射行为类型繁多且程度严重,健康教育是规范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行为的重要手段与保障,而教育形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13]。

常规胰岛素注射教育多采用教育者一次性完成注射知识宣讲与注射技能示范的方式,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因胰岛素注射技术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传统健康教育中,护理人员短时间向患者灌输大量烦琐教育信息,致其无暇深入理解与反复演练,患者在此情况下只能选择易于理解学习的内容或引起自己兴趣的内容加以记忆,容易导致记忆信息错漏,知识点未系统掌握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总分总教育模式开展胰岛素注射技术教育,顺应患者学习特点与需求,将胰岛素注射教育活动科学分解为认知知识-操作动作-自我评价修订填充3个部分,在进行具体的教育活动时,首先将所需学习的全部内容总体快速输出1次,在患者头脑中形成初步印象,构建一定的知识框架,然后分3次循序渐进进行知识输出、技能输出与评价回馈修正,每次信息输出量适宜,使患者有时间完成知识消化与技能实操练习,最后再将3次内容总结式输出,将教育框架与教育内容融合,形成系统记忆,每次教育均对之前的教育内容进行回馈,查漏补缺,增加了学习记忆次数,形成有效巩固效应,实现教育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总分总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治疗者的注射技术掌握度。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教育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总分总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教育的满意度。患者对教育方式的满意度与其教育依从性密切相关。常规一次性将大量胰岛素注射知识技能灌输给患者的方式,患者接受能力有限,不能及时消化知识点,胰岛素注射技能掌握度不尽理想,注射行为偏差度大,注射体验差,影响患者满意度。总分总教育模式在设计教育方案时,以探索适用于教育对象学习规律的教育方式为理念,强调教育活动的实效性,而非简单地将单向完成教育任务作为目标,该教育模式符合教育总体印象的形成-教育具体内容的强化-教育总体系的丰富深化这一自然有效学习过程要求,有助于患者对学习薄弱点的及时巩固与纠错,促成知识技能的积累、应用[14],教育效果显而易见,故而总分总教育模式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与认可。

猜你喜欢
总分胰岛素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