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灾害事件下党报的融媒体报道创新

2021-05-19 06:09王弘毅
新闻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自然灾害

王弘毅

【摘    要】洪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事关公共利益,受众关注度高。党报在做该类事件的新闻报道时,须遵循传播规律,创新开展融媒体报道。本文以《安徽日报》对2020年安徽严重洪涝灾害的新媒体报道为例,分析了突出移动优先的原因和相关报道的特色,提出災害新闻融媒体报道的方式方法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自然灾害;移动优先;用户黏性;共情力

自然灾害是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人类及其生命财产造成破坏和危害的自然现象。[1]洪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是洪水灾害频繁的国家,黄河、长江等流域曾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流域性重大洪灾,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2020年入梅以来,安徽成为全国的强降雨中心。全省平均降水量856毫米,是常年同期的2.1倍,为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多。梅雨期之长、暴雨日之多、累计雨量之大、覆盖范围之广、梅雨强度之强,均为历史第一。长江、淮河、巢湖多条支流超历史最高水位。

洪涝灾害面前,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加强策划、全媒发力、派出记者深入灾区一线,传递现场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宣传报道抗洪一线的感人事迹,一批批文、图、视频和创意作品迅速推出,传播效果突出,引发大量网友的关注点赞。

一、党报自然灾害报道要注重“移动优先”

(一)移动优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逐渐成为受众阅读新闻的“第一平台”。“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的传播特点愈发明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2]受众在哪里,哪里就是新闻舆论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可以说,移动传播时代,受众迁移的规律直接决定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属性和方式。在自然灾害这样的重大事件发生时,党报不能只盯着自己传统的“一亩三分地”,不能在新媒体端失声失语,而要突出移动优先策略,在“两微一端”推出更快更多更优质的新闻报道和融媒体作品。

(二)移动优先,是党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必修课

当前,我国主流媒体正大力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在融合过程中,需要一次次实践、一场场“实战”,以检验融合成果、提升融合能力。党报要紧扣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的节点,全力做好融媒报道尤其是移动端传播,以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三)移动优先,是党报提升“四力”的必要之举

党报具有公信力优势,大事看党报,成为我国受众阅读新闻的普遍习惯。另一方面,一些党报由于机制不畅导致转型缓慢,新媒体端用户数低、影响力弱。因此,加强自然灾害的融媒报道,既是受众之需,又是平台之需,它有助于发挥党报优势,增强用户黏性,助力党媒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二、做好自然灾害新媒体报道,须注重五大原则

(一)务求速度,发稿“分秒必争”

自然灾害发生后,受众对灾情及政府应对情况高度关注,如发声缓慢,容易滋生谣言。主流媒体必须及时运用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传递讯息,让“真相跑在谣言前面”。

2020年7月7日是高考首日。因暴雨影响,黄山歙县部分考生无法准时到达考场。当天上午,歙县内涝的视频、图片迅速传遍互联网,引发全国关注。安徽日报微信公众号在上午10点前迅速推出《快讯!歙县首日高考或延迟!》报道;在得到教育部门权威讯息后,中午1时许推出《最新!歙县考区语文、数学科目考试延迟举行》的报道,第一时间传递了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紧急通报;当晚推出《定了!歙县考生高考语文数学7月9日补考!》的消息。及时而权威的信息,缓解了考生、家长及社会上的焦虑情绪。

洪灾期间,安徽日报微信平台在最短时间内推送了大量汛情通报、防汛应急响应、灾情通报、雨水情通报等讯息,运用简洁的文字、现场的图片,直接明了地报道汛情,发稿时效性强、关注度高。如7月14日晚微信平台独家发稿《刚刚,省防指发出命令!这些人员立即撤离!》,将省防指对长江江心洲和外滩圩人员撤离工作的部署要求及时传递给受众;《快讯:巢湖超历史最高水位!》短短几十字简讯,抢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推出,体现新媒体报道“分秒必争”特点。

(二)力求深度,“专业+通俗”有机融合

在用新媒体报道自然灾害时,既要求快求新,也不能“浮于表面”,要运用专业而通俗的解读,回答受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比如防汛报道中,有许多水利专业词汇,这在报纸上缺乏足够空间来解释。新媒体平台就发挥了“小快灵”的优势,通过文、图、视频或创意作品的“多合一”,让看似矛盾的“专业+通俗”完美融合。

如《揭秘水文数据下的“防汛大战”》这篇安徽日报微信端推送的报道,通过现场图片和水情分析图,仿佛带领受众参观了水文部门,解释了一个个专业的水文数据的来历,彰显了用水文技术科学防汛的重要性。《城市有内涝,我该怎么办?》用当前流行的微信聊天长图的形式,以“小东”和“小篱”微信对话的形式,趣味性地科普了应对城市内涝的知识,网友纷纷点赞并表示“有趣”“涨知识了!”

2020年7月18日开始,安徽中部多地连续几天降暴雨,引发社会关注。安徽日报微信平台推出《合肥暴雨百年一遇?还要持续多久?权威回应来了!》,通过采访气象专家,列举了合肥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回答了“暴雨为何如此强”“还会继续下吗”等问题。文章图文并茂、专业且生动,点击率高。

(三)彰显高度,政治新闻巧妙“新媒体化”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必须坚守的原则和使命。虽然新媒体平台在报道中可以放得“开”一点、“活”一点,但仍然要坚守党报属性,传递好党委政府的声音。

政治报道创新或新媒体化,是彰显党报新媒体平台政治高度的重要方式。如洪灾期间,安徽日报微信平台推出《有一个人,跟您一样关心高考》,报道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赴歙县督导检查防汛救灾和高考组织工作的新闻。这篇报道将报纸的领导活动稿与新媒体稿写法相结合,通过图片、视频的穿插,展现了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大灾面前的责任与担当,传递了众志成城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力量。

(四)体现温度,注重共情化表达,增强感染力

共情,也称同感、同理心、投情等,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3]这一心理学概念,也常用于传播学中,即通过一定的传播艺术,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使得受众能感同身受地体验作品的情感表达。

灾害事件发生后,人们会有紧张、焦虑、恐慌的心理,但在救灾过程中,也会透过一些事件体验到温暖、温情以及人性的光辉。在2020年洪灾中,安徽日报新媒体平台紧扣一个“暖”字,让现场生动的融媒体作品“有温度”。如《现场!被一亿立方米洪水包围,带你直击蓄洪后的蒙洼庄台》通过“文+图+短视频”,直击蓄洪后的庄台现状,尤其是短视频真实感人,通过庄台群众朴实的话语,反映了蒙洼人“舍小家、保大家”的大局观念,视频在微信、抖音等平台点击率高。《热泪滚滚中,最后一次望向他》用带着感情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展现了在抗洪一线牺牲的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的英勇事迹。短视频《后会无期》中,背景音乐响起配上追悼会的画面,短短25秒的视频催人泪下。此外,《谢谢你,大堤上日夜巡守的人!》《向战风斗浪的小姐姐们致敬!她们是真正的中国军人》等,图文并茂地报道了一线抗洪军民的奉献精神;《王家坝浴“水”重生》等作品呈现了洪水退去后,受灾地区开展灾后重建的现场场景,反映了安徽人民面对洪灾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与力量。

(五)把握热度,紧跟网络热点,善于制造话题

互联网新闻具有“话题性”的特点,一些热点话题热度高、关注度大,常常“自带流量”,主流媒体要善于紧跟热点、制造话题,把握好新媒体报道的热度。比如2020年7月下旬,王家坝开闸蓄洪,一时间引发全国关注。江苏、河南等媒体及自媒体纷纷推出爆款文章《安徽人,悄悄扛下了所有》《安徽,谢谢你!!!》,引发三省网友共鸣。安徽日报紧跟热点在微信平台推出《@河南 @江苏 “一家人,不用说感谢!”》,既是对热点的回应,又制造新一轮热点。报道用蓄洪的视频开头,以“现代诗写信”的方式回应了两省人民,动情而平实地说出“一家人,不用说感谢”。报道刷遍朋友圈,引发大量网友点赞转发,不少网友评论:“让人泪目”“安徽人民真伟大”“身为安徽人,我骄傲”。

三、灾害新闻新媒体报道的注意事项

(一)不做传统媒体的“电子版”

报纸等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采编机制、表达方式都有所不同,不建议“一稿通天下”,尤其不要将传统媒体稿件直接放到新媒体上。在灾害新闻报道中,要注意“文风的转换”,在保障基本事实准确的前提下,用新媒体表达将新闻讲清楚。

(二)既要抓时效,又要保准确

新媒体发稿应“快字當头、分秒必争”,这不代表可以放弃把关。要在抓时效性的同时,做好报道审核,核实基本事实,校对文图视频,做到“快写、快编、快审、快发”。

(三)报道要感人动情,不要刻意煽情

灾害新闻报道中要报道好人好事,展现大灾下的温暖,但要注意适度原则,不可过度煽情,营造一种悲情氛围,而要更多体现团结一心、齐心抗灾的感情基调。

(四)在灾难与伤亡面前要注意新闻伦理

在报道灾难造成人员伤亡时,要注意新闻伦理,不要使用过于血腥的图片、视频,不要一味追访遇难者家属,不要暴露相关人员隐私,注重体现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

注释:

[1] 黄芙蓉.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新华社,2019-1-25.

[3]章芳.用“共情力”打造新媒体爆款[J].中国地市报人,2021(01):83-84.

(作者:安徽日报经济新闻中心记者)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自然灾害
日本学校的防灾教育
日本学校的防灾教育
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可靠性研究
三年困难时期的背景原因分析与思考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
面对自然灾害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运作体系的完善研究
清水江下游地区自然灾害初步研究(1459—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