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设下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推动应用型工科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

2021-05-20 07:32李春磊王肖烨
科技视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工科应用型

李春磊 王肖烨

(宝鸡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陕西 宝鸡721016)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持续深化,我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诸多领域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改变。这些变化一方面赋予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特性,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培育了新动能,但另一方面也演化出了很多亟须解决的新问题,给实施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既带来了契机,也形成了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工业领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根基,同样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压力。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已呈现出了智、多、新等特点,在工业生产全流程都突出强调自组织、自决策和自管控等智能化特性,而且针对生产流程的每一环节设计也都是多学科、多专业和多领域知识相互耦合协作的结果,最终目的是能够创造出有别于传统工业生产模式的新体验、新价值、新品质和新效益。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与满足现代工业发展趋势,为工业领域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我国自2017始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理念[1-5],这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如何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提供了指路明灯。同时,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学科和平台建设、专业布局和资源积累方面与中管部署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间存在着显著差距,迫使其工科发展必须强调特色和注重应用,而新工科建设理念内含着诸多新应用场景、多学科知识和技术融合孵化出的新技术形态及其应用模式,这些都决定了新工科建设理念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进一步挖掘出新特色以及有效把握住新应用模式创造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体量”较大的组成部分,重视研究新工科理念导向下的应用型工科发展策略和实施路径[6-9]是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总体成效、践行新工科发展理念的主要途径之一。

1 新工科建设理念的内涵综述

新工科建设理念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经济和产业发展遇到的新瓶颈和呈现出的新特点,注重用新工具、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思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而将这些反馈到高等工程教育领域中,使所培养的工程人才具备相应新素质、能够满足相应新需求的全新教育发展理念。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要想实现新工科导引下的应用型工科大力发展,首先就需要准确把握新工科的建设内涵。

1.1 新工科是开放互融的教育理念

新工科的“新”是相较于传统工科而言的,它的显著特点在于能够把握时代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很多新问题,能够用新的解决思路和办法来更好地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工程教育必须树立开放互融的教育理念。一方面,面对形势发展产生的诸多新问题和新任务,必须迎难而上、主动瞄准,因为这些新的问题和任务恰恰是传统工科的不足和短板,也是我们期望通过新工科建设以实现重点攻关的领域,属于新工科建设的根本目标;另一方面,在进行工程问题攻关的过程中,新工科强调对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应用,它拓展了固结于传统专业学科的知识边界,表现出了多领域专业知识协作及其与新兴技术融合互补的特性,这也是诞生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

1.2 新工科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现实中,对新工科建设的一种简单解读就是建设新工科专业,比如机械工程领域建设新工科就是设置开办“智能制造工程”新专业,计算机科学领域建设新工科就是开办“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但事实上,新工科的建设并不等于申请设置和开办新工科专业。前者是一种通过新兴技术和多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叉渗透而达成对现有工科教学体系的创新、改造和升级,即实现“传统工科+”的效果,进而赋予工程教育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新特性;而后者是为了适应当前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趋势,直接通过设置新工科专业的方式培养能够支撑甚至引领未来工程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只要具有工程专业,那么无论其是否具备申请设置新工科专业的实力,都应该重视新工科建设,最起码要实现对当前的“存量”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改善知识体系陈旧和滞后于本领域工程实践的不利局面,更多地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突出新兴技术的运用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迁移渗透,促使其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和满足本专业领域对当前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发展需求。显而易见,新工科建设是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持续改革发展的一种理念,盘活现有工科专业“存量”是其始终不变的主题,而申请新工科专业则对新工科建设的“增量补充”,它是在充分盘活“存量”的基础上,对领域内的新特性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是时机成熟时的一种自然演化表现。

1.3 新工科是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界之所以提倡新工科建设理念,是因为经济和产业发展衍生出了很多新问题和新任务,而解决这些依靠传统单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将很难胜任。在这一背景下,将固结于学科专业的工程教育向着成果导向转变应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届的共识,这同时也是解决现代复杂工程实践问题对工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工程教育能够支撑甚至引领经济和产业进步发展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在把握新工科建设理念的精髓时,要将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市场、行业、企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作为最终目标,而这一目标无疑是强调成果产出和市场导向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只有更加坚定地走新工科建设之路,才能在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中把握住基本立足点,彻底摆脱出普通工科教育低效同质化和知识滞后化的被动局面,进而也才能在所属领域办出质量、办出特色,甚至实现追赶超越。

2 能驱动应用型工科有效发展的新工科建设理念解读

新工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能够培养出满足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和适应未来新兴产业、新经济形态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而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最终评价是交由行业、企业乃至于社会完成的,是基于成果产出和市场导向的评价机制,这与传统基于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明显区别,更加注重应用和突出实践。事实上,新工科建设下的应用型工科发展将更加强调追赶把握新特性,因为新的特性往往是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的诞生源泉,而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又是为了补齐传统应用模式的不足和短板,或者形成新的应用模式,获得更优的应用成效,这些都说明了新工科建设能够赋予应用型工科发展更多和更丰富的内涵,为应用型工科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能支持。

一方面,新工科建设下的应用型工科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持续关注工程领域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尤其要重点把握新兴技术、多学科知识耦合作用下的新的工程问题求解思路和应用模式,并不断将其反馈渗透到日常的工科教学中,通过推动实施“传统工科+”战略,赋予工程教育更多的新应用模式及其内涵,使得应用型工科发展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多领域知识交叉和新兴技术共融的工程技术进化新特点。

另一方面,新工科建设的应用型工科发展需要不断对建设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凝练,形成具有应用价值和典型示范效应的阶段性标志成果。新工科建设的核心理念是追逐把握新技术、新工具、新的产业和经济形态,而这些都代表着工程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实践在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积极迎合甚至是拥抱新发展趋势,并在发展历程中提炼形成一个个阶段性标志成果,是践行正确发展道路和取得积极发展成效的必经之路,更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输出人才能够被社会和企业认可,取得更广泛关注和积极投入的有力举措。

综上所述,新工科建设下的应用型工科发展逻辑是工科教学向着容纳更多新特性的持续升级改造和对一个个新发展成果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既要将推动应用型工科发展作为一项长期坚守的事业,并且不断强化对工程技术领域中新应用思路、模式和方法的追逐,同时还要注重对建设发展成果的挖掘和积累,为加强新工科建设和坚定推动应用型工科发展培育信心和夯实基础。

3 新工科建设驱动下的地方院校推动应用型工科发展的实施路径

新工科建设驱动下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推动应用型工科发展的实施框架如图1所示,具体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

3.1 注重应用,不断培育新基础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工科教学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体量”较大的组成部分,所以也必须承担起为产业转型和未来新兴产业发展输出高品质合格人才的时代重责。虽然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挖掘和迁移渗透新特性资源方面与中管部署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相比有所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并不是全方位的,也不意味着就要放弃主观上弥合差距的意愿。在一些特色领域,尤其是和行业、区域产业结合较为密切的学科,地方本科院校可能拥有着更好的历史传统和应用实践积累,这就决定了其可能在这些领域更快、高好地挖掘出新的工程技术应用模式和新的工程问题求解思路,进而促使其在优势和特色领域能够不断创新孕育出新的和有强大生命力的基础,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应用型工科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即使是在一些非优势和非特色领域,注重应用也是挖掘传统工科新特性的有效途径,因为绝大多数新知识、新方法乃至于新工具都是面向应运而生,对新应用形态保持关注无疑能够提升对新特性资源的敏感性和把握概率,如果将这些反馈到工科教学中,也必然会为新工科建设营造更好的环境基础。

3.2 持续推动,积极迎合新趋势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输出市场的竞争中能够把握立足点的一个前提基础就是更加强调应用性和突出特色,形成差异化的发展理念,这也是当前很多普通地方院校所坚守的工科办学定位。但工程应用始终处于发展演变的过程,守住特色更是需要做出持续努力和改善,绝不是简单地将当前被证实有效的知识体系及教学模式重复应用所能达成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只有始终跟踪关注所属领域和行业的最新工程技术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在生产实践中更新采用的新工具和新方法,并牵引教学体系做出联动响应和调整,才能在办出特色和突出应用的工学发展之路上迈入良性循环轨道,进而也才能达成在所属层次和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质量的工程教育改革目标。

图1 新工科建设下地方院校推动应用型工科发展的实施框架

3.3 强化融合,升级打造新模式

新工科建设与传统工科相比的一个最显著区别在于“新”,而新主要来源于新兴技术理论和工程领域问题的融合应用,以及由其所衍生出来的新技术应用模式、新工程业态和新经济形态等,也就是说新工科建设突出强调多学科领域知识的综合化及其与新兴技术理论的融合应用,这也是当前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基于此,新工科建设下的应用型工科发展也应把新兴技术理论渗透、多学科领域知识协作及其与工程专业技术的融合应用作为工作重点予以强调,并以融合催化工程教育发展不断展现出新面貌和孕育出新活力。此外,新工科建设下的应用型工科发展既然强调要从应用中挖掘出新特性,那么也必然要加强工学互动,构建出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应用、政策引导以及人才培养等多元化社会主体协作参与的新型教学组织关系,用多元化主体融合参与形成的协作体系弥合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应用之间的割裂鸿沟,推动实现工程教育模式的升级改造。

4 结语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要抓住新工科建设带来的一系列发展机遇,充分汲取新工科建设理念的内涵之魂,并将其融入坚持应用型工科办学定位的体系之躯,赋予应用型工科发展更多具有时代发展特点的新元素和新特性,促使我国工程教育能够在整体上不断适应甚至迎合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形势和新变化,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经济产业快速转型变革的当下可以胜任形势改变带来的新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工科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深化改革服务福建自贸区建设探析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