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发生的事儿,回家这样教

2021-05-20 19:02大J
家教世界·V家长 2021年5期
关键词:老师

大J

朋友家的小女孩小学一年级被同桌的男孩挠了,而且是上课时三番五次地欺负小女孩。小女孩直到下课才去和老师说,老师这才介入教育批评了。回家后,朋友问孩子,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和老师报告呢?

女孩说,老师说过的,不要随意告状,告状的时候先说自己的问题。因此她就一直忍了一堂课才和老师说。如何向老师求助,它和告状的区别在哪里?

告状和需求

从进入幼儿园开始,我相信,“告状”就成了关键词。老师,明明没有带剪刀;老师,小红画画画出格子了;老师,琪琪在说话。

哈哈,是不是很熟悉,常常让人又好笑又头疼,明明这个小不点自己做的也没那么好,但就是喜欢做“人民警察”,监督他人。

这其实是非常典型的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他们进入社会后,开始在找自己的社交位置。而有一部分孩子是能够快速地了解到,社交位置里关键人物和关键规则,他们会利用这点为自己“谋利”。

我这么说当然是抖书袋了,孩子没有想的那么复杂。他们的告状动机无非就是这样几点:寻求关注,得到认可;转移注意,躲避责任;试探询问,了解底线;利益受损,寻求帮助。

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向老师求助的“告状”,是第四位的,而且通常不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老师在引导孩子这方面的行为时,容易和孩子说,你先管好自己,告状时先说自己的问题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特别理解的,管理的原则永远都是抓“大多数”。那么学校缺失的“少部分”,就需要我们家庭补足了。从有了“告状”这件事发生后,我建议大家就要引入“告状”和“需求”的差别。

什么是告状?你当着或者背着同学的面去说他的不好,而且你在说这件事的时候,你并不是很想帮他,而只是希望老师管他一下。比如大家都在剪纸,你和老师说“明明没带剪刀”。如果你是真心想要帮助明明,那么是不是可以想一想,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呢?是啊,你完全可以和明明轮流用你的剪刀,而不一定要和老师说。

那什么又是需求呢?从自己出发表达自己的需要,你在说这件事时,你已经动过脑筋尝试自己先解决了。但你解决不了,所以才要请求帮助。比如你同桌上课挠你,第一次挠完,你就表达了不可以这样做,而且你还把椅子往另外一侧挪了一下。这就是你自己动了脑筋,用行动想要自己解决。但是后来,你同桌还是反复敲你胳膊,玩你文具,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即使你行动了,也没改善。这就说明,你一个人的能力无法解决了,那么就要求助。这时,你表达的是自己的合理需求。

这两个词大家可以结合学校发生的例子,结合孩子年龄不断地进行强化和区分。当孩子越来越明确,自己的求助不是老师所说的“告状”,那么自然他就更有勇气来表达需求。

服从和规则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帮助孩子理解另外一对关键词,那就是服从和规则。

我不希望孩子是服从听话的,但我希望她是个明事理懂规则的人。服从听话的本质是利用权力悬殊,是害怕和恐吓;而纪律规则的本质是理解规则,自发地内化规则。

我个人很警惕孩子说“妈妈,我很听你的话”。我从她很小就会有意识地回应她,“嗯,你很遵守过马路要牵着妈妈的手这个规则。”年纪小的时候,大道理她不懂,但我会用自己的回应方式来尝试区分这两者的差别。

女儿上学后回家也会说,“我很听老师话的,老师说在课堂上不能说话。”面对这个情况,我采取的就是“对事不对人”,我会顺着女儿的话,“嗯,为什么课堂上不能说话啊?”

我们当然不希望孩子的认知只是这样老师会开心,这样我会拿到小红花,而是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课堂纪律的核心意义。“你们班级有那么多人,如果老师讲课时,你说话,别人也说话,那么是不是就听不清楚任何人说话了?”这样的讨论,就慢慢能让孩子理解,我们为什么而听老师的话,而不是盲目地因为她是老师,我就要听话。

这样我們也帮助孩子理解了,老师并不是唯一高高在上的“权威”,那么一些本能需求(比如上厕所、口渴等),他们自然也就更敢于提出。而且,更关键的是,孩子就会有更好的独立思考能力。

哪怕现在的他仍然不敢挑战权威,但他可以保留一份对一些事一些人不同的看法,这点真的太重要了。

行为和动机

谈到不惧怕权威,那么还有一对关键词就很重要了,行为和动机。

有天我回家和女儿角色扮演了解幼儿园情况,女儿扮老师。她双手叉腰非常凶地对我说,“放下玩具,不许再玩了,听见没?”演完,女儿说,“老师就是这么凶其他同学的,我很害怕。”

我当时就对女儿说,“你肯定吓坏了吧。”把她抱到怀里后,继续说,“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凶啊?”女儿告诉我,因为我们的自由玩耍时间到了,要上科学课了。

我就接着说,“是啊,老师着急了,因为如果大家不到齐,科学课就要晚开始了,就像妈妈有时催着你出门,也会吼你。但就像妈妈以前事后和你说的,妈妈仍然爱你的,但妈妈当时可以做得更好。对老师来说也是一样的,她仍然爱你们。”

这件事里面,我们先回应孩子的情绪,然后帮助孩子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做,这就是理解动机。在理解动机的基础下,再一起讨论行为。

帮助孩子理解:动机是对的,行为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即使行为不够好,也不影响老师的本心。

我是一直习惯于把学校看作是家的延伸,他们现在在学校面对的所有难题,正是未来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的。用这个思路来看待学校发生的任何问题,我就不会只是“老师对”还是“孩子对”这样的二选一。

教育永远不该只是眼前的救火,“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猜你喜欢
老师
老师,我总是想起你
好特别的老师
“制定”和“制订”
老师都做过哪些糗事等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追老师
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