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新生儿血糖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1-05-22 11:30李丽朱小莉杨菊向晓红
保健文汇 2021年5期
关键词:低血糖葡萄糖标本

文/李丽,朱小莉,杨菊,向晓红

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在临床上无明显的表现。危重的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的几率比较高,一般在早产儿以及糖尿病孕妇,新生儿缺氧窒息、感染败血症中多见,严重的低血糖持续或者反复发作引起中枢神经损害。葡萄糖是人体内的重要供能物质,也是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中唯一的能量来源,由于脑组织中糖原储存量比较少,能量需求比较大,新生儿代谢相对比较活跃,脑细胞占据身体的13%,相对比而言,需要更多的能量,因此会出现低血糖的现象。早产儿以及低出生体重儿的体内存糖量比较少,出生后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比较高,耗糖比较多,容易出现低血糖情况。袖珍型微量血糖仪监测新生儿血糖,防止新生儿低血糖症、高血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给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起重要参考和指导治疗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开展新生儿的血糖监测有突出的作用,由于新生儿低血糖表现为多汗和反应低下,肌张力减退和喂养困难,严重的情况下引起脑损伤。多数低血糖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同一低血糖水平临床差异比较大,如果血糖值<20mg/dl时,其病死几率比较高。在整个阶段要做好新生儿的血糖检测工作,同时给予护理指导,可最大程度的改善效果。为了研究监测新生儿血糖的临床价值,随机对我院新生儿科2019年1-5月的100份血糖检测结果进行追踪,结合低血糖的实际检测情况,对结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对我院新生儿科2019年1-5月的100份血糖检测结果进行追踪调查发现,新生儿血糖自标本采集到报告出具历时<1h的共11例,1-2h的共43例,>2h的共46例,该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工作中新生儿血糖检测结果约89%>1h出具。100例患者中男女分别是52例和48例,胎龄是在37-41周,平均是39.51±0.25周[1]。

1.2 方法

血糖检测流程如下:医生开具“急诊”医嘱→护士校对医嘱并用“黄色”A4纸打印检验申请单(约1分钟)→采集血标本(约2分钟)→登记(约1分钟)→送检验科(约需5分钟)→标本接收+扫码(约3分钟)→编号(约需2分钟)→离心(约需5分钟)→检验(约需30分钟)→报告出具(约需2分钟)。如果新生儿处在低血糖的状态下,血糖<2.6mmol/L,是临床需要处理的界限值,可依据实际情况缩短喂养时间,<2.2mmol/L诊断是低血糖症,可以将其转入到新生儿科进一步诊断。在整个阶段按照流程实施,同时给予合理的护理指导。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实施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100例新生儿进行低血糖的检测,其中检测出75例,检测准确几率是75%,检测优势明显。

3 讨论

低血糖是当前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初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会出现危重症。低血糖新生儿一般是以足月小样儿为主,其中糖尿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几率相对比较高,对该症状如果不及时检测,容易出现恶化的现象[2]。低血糖对脑组织的损伤一般是和低血糖的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等相关。低血糖的预后效果相对比较差,但是无症状的低血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3]。围产期出现缺氧以及应激反应等是导致低血糖出现的重要原因,脐带过度扭曲加上母亲患有妊高征等,都会导致宫内慢性疾病的出现。加上新生儿出生之后的体重比较轻,缺氧时代谢增加,耗糖量提升,而糖异生酶活性低,氨基酸不能转化成葡萄糖。而在缺氧(如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情况下,必须依赖糖原有氧酵解作为主要能量来源,葡萄糖消耗率比正常时增加了3倍,这样,储存的糖原迅速耗竭,导致低血糖。

在当前临床上要及时进行诊断和分析,早产儿、SGA以及伴有原发性疾病的患者其预后效果不同,根据当前实际情况要结合原发病的严重程度而定。在高危新生儿血糖检测的阶段,需要降低护理风险,规避医疗纠纷。

有临床资料证实,由于红细胞糖酵解及细菌分解葡萄糖和白细胞降解酶的作用,新生儿血糖标本在放置1h以上血糖检测值随着时间的延长在不断的下降,因此在检测中要注意合理地进行,其影响因素主要是高胆红素血症、感染以及早产儿等,考虑到实际情况要对患者的机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机体神经系统处在不完全发育的状态下,或者出现长期低血糖现象,会导致病情加重[4]。患者会出现抽搐以及不规则呼吸等现象。针对当前出现的各种情况,护理人员必须准确把握低血糖的发生机制、科学喂养,此外重视新生儿保暖工作,密切的观察各项体征的变化,实现动态监测[5]。

新生儿糖代谢紊乱在新生儿期较为常见,而多数无典型症状和体征,较易忽视。而新生儿高血糖或低血糖容易引发脑损伤,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因此,及时准确检测血糖水平对减少因血糖紊乱造成新生儿脑损伤显得尤为重要[6]。有临床资料证实,由于红细胞糖酵解及细菌分解葡萄糖和白细胞降解酶的作用,新生儿血糖标本在放置1h以上血糖检测值随着时间的延长在不断的下降,说明血糖检验结果是否准确与血糖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有关,放置时间越长,相应的血糖浓度就会降低[7]。

临床工作中,新生儿血糖检测结果出具时间较晚的原因包括,护士采集标本后因客观原因导致未立即送检、或血糖标本送至检验科后未及时上机检测,导致血糖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从而造成检验结果准确性降低,干扰医师对患儿疾病的诊治[8]。

本研究拟对新生儿血糖标本采集、送检、检验及报告出具进行流程再造,通过更加优化的工作流程达到缩短新生儿血糖检测及报告出具时间的目的,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新生儿科诊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达到有效预防新生儿后遗症及改善预后的目的。

国内在“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糖临床检验结果影响”以及“血标本采集规范和流程”等方面有较多研究,也指导并规范了临床护理、检验、医疗等工作,但针对新生儿血糖标本采集及检验流程的研究较少,因此,开展“基于证据下新生儿血糖标本采集检验流程再造”的研究填补了省内空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针对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要注意的是进行围产期的各项情况分析,其中缺氧以及应激等是引起低血糖的重要因素,患儿在缺氧的情况下,代谢量增加,糖耗量也随之提升,而糖异生酶活性低,氨基酸不能转化成葡萄糖。而在缺氧情况下,要依靠的是糖原有氧酵解,可将其作为能量来源。此外葡萄糖消耗情况对比平常,增加了大概3倍。新生儿出现低血糖之后要注意的是进行对症治疗,出现低血糖之后,需要早发现,早治疗。结合现有资料得知,其中80%新生儿低血糖在出生之后6h内,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提供能量,肝糖原下降之后会出现低血糖症。如果母乳分泌比较少,无法满足生理需求,会导致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出现。因此出生之后需要及时地提供能量,预防低血糖的出现。

在本次研究中对100例新生儿进行低血糖的检测,其中检测出75例,检测准确几率是75%.,检测优势明显。说明新生儿低血糖的检测是个重要的过程,在整个阶段需要做好各项监测工作,结合结果对新生儿实施对症治疗。医护人员积极总结经验,对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及时检测,如果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和医生联系,依据现状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积极地开展新生儿监测,其优势突出,最大程度改善临床各项指标,值得借鉴实施。

猜你喜欢
低血糖葡萄糖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医生手术后“豪饮”葡萄糖注射液 一般人能喝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超/亚临界水中还原糖分解特性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辨证分型治疗葡萄糖耐量低减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