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 促进中间生的提升转化

2021-05-23 11:00陆耀天梁丽莹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班级文化赏识教育

陆耀天 梁丽莹

摘要: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要以人为本,关注中间生,合理运用提升转化策略,大力营造个性化的班级激励文化,科学地进行班级教育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促进中间生提高:注重提升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注重运用赏识教育激励学生,注重搭建展示平台成就学生。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班级文化;中间生;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0-0006

在班级中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也就是中间生,面广量大的中间生将是我们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体,因此对中间生的教育课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加以关注。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作为班集体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的班主任要关注中间生群体,大力营造个性化的班级激励文化,采取有效对策因材施教以促进他们不断提升转化,获取更大的进步。怎样才能促进中间生奋勇争先不落伍呢?下面谈谈一些体会与反思。

一、要注重提升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完善与发展,而且是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保证、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对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定义“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新课改下,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班主任每天与学生接触频繁,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想要增加感染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易于接受,就得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所以班主任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应有的素质外,还应该具备比一般教师更合理、更完美的素质,要有高度的威信让学生信服。

提升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确立其威信的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要努力使自己综合素质深厚起来,并以身作则,树立榜样。首先,班主任的言行要符合职业规范、敬业、爱生、有亲和感。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就像父母一样可亲可敬可信可服。其次,班主任要以广博的知识去赢得学生的尊重,让学生感到遇上了自入学读书以来最好的老师。第三,工作处处做好表率作用,让学生感到班主任简直就是班长,见工作就上,见荣誉就让。学生觉得与班主任之间没有距离是自己的学长。学生的热情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起来,以班主任为标杆,亦步亦趋,一种风生水起的景象就出现了。而班主任希望自己的学生向往真善美也会如愿以偿,因为自己的人格已经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要注重运用赏识教育激励学生

卡耐基曾说过:“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勵。”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励学生主动成长,走向成功。任何人都不会拒绝别人送来的赞美与欣赏,都渴望来自他人的掌声。

中间生之所以是中间生有三种情况一定要仔细研究。一种情况是漫不经心的性格。这种学生聪明,但不够仔细。具体表现是对简单的题目不重视,跑马看花,只求大意,不辨细微之处,在不经意中把题做错了,而且多。丢分多了,从分数上看,就成了中间生。这种学生需要班主任时时提醒。第二种情况是不够扎实的知识功底。这类学生不是不聪明,而是训练的次数不够,熟于夹生饭。假以时日,多加点拨,就能过关。仔细想想,中档题丢分的现象相当普遍。谁解决这类问题,谁的执教就是有功劳的。第三种情况是遇到了难题,让学生感到碰到了“天花板”。这本来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人是分上中下的智力的,一本书有最难理解的内容,一套题有最大难度的部分,所以叫择优录取。班主任面对学生碰到“天花板”怎么办?谁都会说:“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这样的话,但这是不够的,要指出内容要点,分析难关在哪里,引导攻关一步步展开,有一系列的反复重现。不是学生口头上说懂得了,而是学生内心真的理解了,熟练把握了。

说实在话,学生内心世界是波澜起伏的,是力争成为优秀生。一位诗人说: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赞叹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关注中间生,捕捉他们的闪光点,通过口头或书面的鼓励性评价、创设表现机会等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他们。那么,学生一定会成才。

在我班上有个学生,相貌平平,学习成绩也是在班上中游水平,是那种很难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一次我发现了他的嗓音特别好,清脆又有磁性。我就想,能找什么机会让他把自己的优势表现出来呢?机会来了,我校每年都会举办元旦晚会,让他上台表演是再合适不过了。我就找他聊,刚开始他很害羞,还有些自卑,我赞扬他,鼓励他,点明他有天赋,结果是他一展歌喉赢得满堂彩。抓住这个契机,让他把精神力量转化到学习上,此后他的学习成绩就上百尺竿头了。感悟在于赏识能推动学生去取得更好地成绩,分门别类引导学生,能让中间生变成优等生。

三、要注重搭建展示平台成就学生

目标任务的完成有助于成功经验积累,除了自身的勤奋努力,中间生地提升转化也离不开他人提供的有利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学生都各自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所以班主任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从其平时表现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发现中间生的基本才能及爱好,然后因材施教,为他们设计具体的任务及目标,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平台。比如有的中间生善于形象思维,而有的却善于抽象思维,班主任要创造机会,根据实际分配给他们不同的任务,对他们完成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要及时表扬,以增强他们的勇气,进而帮助他们提升前进的目标。有的学生记忆能力弱,但动手操作能力却很强,所以班上搞活动时尽量多分配任务给他们。有的学生在体育、绘画等方面有专长,因而运动会、晚会,黑板报等任务就可以交给他们。至于想象丰富的学生,要让他们多出点子,谋划出新的活动,形成班级文化特色,在某方面出彩,走在年级前列。

有个女学生,平时表现平平,学习方面总是三分钟热度。针对实际情况,我每隔一段时间就同她一起讨论确定一个小目标,让她试着向这个目标去做。例如在讲台上说几句话;提前交作业;参加某一个具体活动等等。通过一次次目标的实现,她变得自信起来。然后目标又达到了。于是产生了很强的求知欲,成绩就一步步提高了。这中间过程是在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能。有了这样的平台,中间生不再“中间”,可以追上上等的场面。

在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的指引下,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背景下,班主任要大胆尝试,大胆创新,更要秉承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关注中间生的成长,营造个性化的班级激励文化,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能,达到我们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8.

[2]徐学莹.教育学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齐学红.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成长之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郭东岐.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2.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育思想班级文化赏识教育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
陶行知思想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