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了,总有一种方式打动你

2021-05-23 14:18吴在天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1年5期
关键词:约稿书稿面子

吴在天

收到美女编辑的邀请,让我说说和《婚姻与家庭》杂志的故事,我的思绪一下飞到了几年前。

2017年5月,那是贾方方编辑第一次联系我约稿,正巧在赶人生中第一本书的书稿,所以我婉拒了。2018年8月,她又对我发出邀请。然而,我的拖延并没有改善,口头上答应了,却一篇稿子也没有交。其实,和我合作过的编辑都知道,我爱拖延,当时的书稿也是拖到不能再拖了,才有了赶稿一说,以至于很多合作过的编辑最后都有点儿受不了了。

我本以为贾编辑问了我这么几次,应该学会了知难而退。谁知道,一年后,2019年9月,我又收到了她的约稿邀请。我本以为自己拖稿很厉害,一拖可以拖一年,结果有个约稿更厉害的,她可以一年约一次,就怕你不来。想起当年刘备约诸葛亮也约了三次,我这面子够大了吧,应该不能再拖了。其实我还想到,万一下一年再来约稿,自己还写不出一篇文章,面子上就挂不住了。于是,我满口答应:约起。

结果,我又拖了三个月。直到2019年11月才交出第一篇稿子。相隔两年多,总算有了不错的开始。然而,拖延的恶习免不了再犯,答应下来要写却未能如期完成。

答应了别人却又没能做到,一般情况下,人会发展出两层心理防御:

第一层是带着歉意和内疚赶紧完成,就像小朋友答应会完成作业,结果假期疯玩,临近上学时就拼命地赶。但这样的学习效果不好,更像是在完成任务,其实是为了防止内疚感让自己不舒服。

第二层则是干脆破罐子破摔,就像欠债不还的无赖,要钱没有,要命也不想给,最后大家就决裂了。

由于脸皮厚,我发展出了第三层心态—再答应一次,然后再拖延一次,拖到你放弃了。但是,我真的大意了。我忘了对手是可以连着三年、每年向我约稿一次的家伙,依旧是温柔而坚定地催稿。而我的厚脸皮在这样的抱持下,竟慢慢发生了化学反应。它开始褪去,就像剥洋葱一样,呈现出一般情况下会出现的状态:破罐子出现了,写了几篇也没写好;完美主义作祟,就想干脆不写了;内疚也出现了,答应的事情没做到。

适当的内疚是一切善意的基础,也是卸下防御的开始。我向贾编辑坦言说:“写了几篇文章,写不出来,都没有完稿。”她说:“看来这要是完稿,一下要交好几篇呀。”我又说:“谢谢你没有放弃我。”她说:“不抛弃不放弃。”好像无论我完成与否,都能被接受,这着实让我感动。这种感动还真的像是在剥洋葱,剥到最后一层时止不住地流泪。

更感动的是,我有机会记录下陪伴女儿面对死亡、进行死亡教育的故事(2020年12月下半月刊《再见了,金绿》),这比在互联网上发一万篇文章都有意义,因为能给孩子一个非常特别的纪念。

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好在每次遇到困难、挫折、痛苦的时候,常常有家人的陪伴。那份陪伴就像稳稳的幸福驻扎在心底,你不需要做什么,都能得到理解和陪伴。在家里,不需要戴着完美的面具;在家人的心中,也不需要你的内疚,你不会被苛责,也不会被抛弃。

《婚姻与家庭》就像家,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地方。有人从读者变成了作者,有人從在父母书架上看到变成了自己手机上的订阅……36年了,从传统的纸媒时代到丰富的多媒体时代,总有一种阅读方式适合你,也总有一种互动方式能打动你,因为它从没放弃过任何一个婚姻与家庭。

我想说:今年要战拖,杂志要写,新媒体也安排上。我知道,这个家会一直陪着我,我也会一直陪着她。

猜你喜欢
约稿书稿面子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数学说理,怎么说
某贪官的面子
《做错题》《给足面子》
《做错题》《给足面子》
约稿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
皮狗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