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镇街道残疾人群辅助器具利用现状调查

2021-05-25 05:59陶琼英翟佳燚姜国琴袁红卫琳敏卢婷吕军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辅具嘉定残疾

陶琼英,翟佳燚,姜国琴 ,袁红,卫琳敏,卢婷,吕军

1.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嘉定 201899;2.上海市嘉定区残疾人联合会,上海 嘉定 201899;3.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上海 嘉定 201899;4.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32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的《社区康复指南(健康部分)》指出:“对许多残疾人来说,获得辅助器具(简称“辅具”)是必要的,而且是任何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没有辅具,残疾人绝不可能受到教育或可以工作,以致贫困将继续循环下去”[1]。由此可见,辅具需求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重要需求之一。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嘉定区残疾人联合会于2019年12月—2020年1月期间,对辖区内残疾人群辅具配置及使用进行了调查,为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及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对象为在嘉定镇街道残联办有辅具申请登记的残疾人士,共计377名,其中 329人参加了本次调查,应答率为87.3%。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后上岗,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制定的《残疾人群健康状况与照护需求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残疾人群基本信息、残疾特征、辅具配置、利用、未配置和使用的原因等。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运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SPSS 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根据资料实际情况而定),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社区残疾人群辅具配置情况

本次调查的329名残疾人士中,男性186人(56.5%),女性141人(42.9%);年龄39岁及以下的中青年12人(3.6%),40~59岁的中年47人(14.3%),60~79岁的老年162人(49.5%),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06人(32.4%);肢体残疾249人(76.1%),视力残疾31人(9.4%),听力残疾25人(7.6%),多重残疾22人(6.7%),言语残疾与智力残疾各1人。因言语残疾与智力残疾样本量过小,不纳入本次统计范围。

社区残疾人群辅具总配置率为82.9%,不同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月收入及残疾类型的残疾人群其辅具配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同时也开展了社区残疾人群残疾原因的调查,其中 9人(2.8%)属于遗传性残疾,20人(6.3%)属于发育缺陷非遗传性残疾,6人(1.8%)属于传染性疾病致残,99人(31.2%)属于非传染性疾病致残,105人(33.1%)属于创伤及伤害致残,31人(9.7%)属于不明原因残疾,其他类型的原因有47人(14.8%),经Fisher精确检验,不同残疾原因残疾人士辅具配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影响社区残疾人群辅助配置的原因调查

对327名调查对象开展了辅具配置原因及资金来源的调查,调查结果见表3。社区残疾人群配置辅具主要原因:89.6%的人认为是“自觉有需要”,9.2%的人是“经人建议”;社区残疾人群辅具配置资金来源: 71.7%来源于“政府或社会组织全部补贴”、20.1%来源于“政府或社会组织部分补贴”,完全自费仅占8.3%。

表1 不同特征社区残疾人群辅具配置情况(n=327)

表2 不同残疾原因残疾人士辅具配置率(n=317)

表3 社区残疾人群辅具配置的原因及资金来源情况(n=271)

同时对56名未配置辅具的调查对象开展了未配置辅具的原因调查,具体调查结果见表4。未配置的主要原因为:“不需要使用”占55.4%、“难以使用,不会使用”占12.5%、“费用较高,难以负担” 占10.7%、“不知道此类器具”占8.9%。

2.3 社区残疾人群辅具使用情况

对271名配置辅具的社区残疾人士开展辅具使用情况的调查,207人经常使用(每天都用+大多数时候用),使用率为76.4%;64人不经常使用(有时候用+偶尔用+几乎不用),不经常使用率为23.6%。不同残疾类型辅具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听力残疾使用率最低(38.9%),多重残疾使用率最高(84.3%)。见表5。

表4 未配置辅助用具的原因(n=56)

2.4 影响社区残疾人群辅具使用的原因调查

271名配置辅具的调查对象中,有64人不经常使用辅具(即使用频率为“有时候”“偶尔”和“几乎不用”),主要原因为: “用到机会不多”(26.6%)、“身体差,无法经常使用”(18.8%)、“使用起来不舒服”(12.5%)、“使用起来不方便” (10.9%)、“不太会使用” (6.3%)等。见表6。

表5 不同残疾等级残疾人士辅具使用情况(n=271)

表6 影响辅具使用的原因(n=64)

2.5 社区残疾人群使用辅具后生活改善程度的调查

对271名配置辅具的调查对象开展了辅具后对其生活改善程度的调查,总体生活改善程度较好163人(极大程度改善+较大程度改善)占60.2%,一般改善82人(30.3%),改善程度差的26人(较小程度改善+几乎没有改善)占9.6%。不同类型残疾其生活改善程度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听力残疾改善程度最差、视力残疾改善程度最好。见表7。

表7 社区残疾人群辅具使用后生活改善程度调查结果(n=271)

表8 辅助用具的使用情况与对日常生活改善程度(n=271)

经常使用辅具的残疾人群其生活的改善程度要远远高于不经常使用辅具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8。

3 讨论及结论

3.1 研究对象能够得到均等化的辅具服务

被调查者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和中老年人;最主要的残疾原因是非传染性疾病致残和创伤及伤残致残,均属于获得性残疾[2];受教育水平良好;按照2020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绝大部分调查者能够得到生活保障。嘉定镇街道有辅具服务需求登记在册人群的辅具配置率为82.9%,而且不同年龄、性别、婚姻、收入水平、文化水平、残疾类型、残疾原因社区残疾人群辅具配置率无显著性差异;辅具配置资金71.7%来源于“政府或社会组织全部补贴”、20.1%来源于“政府或社会组织部分补贴”,完全自费仅占8.3%。因此,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嘉定镇街道社区残疾人群能够得到均等化的辅具服务。

3.2 经常使用辅具的残疾人群生活得到较大程度改善

本次调查中社区残疾人经常使用辅具率76.4%,远高于孙树菡调查结果[4];残疾人群使用辅具后总体生活改善程度较好163人(极大程度改善+较大程度改善)占60.2%,一般改善82人(30.3%),改善程度差的26人(较小程度改善+几乎没有改善)占9.6%,其中听力残疾改善程度最差,视力残疾改善程度最好。经常使用辅具的残疾人群其生活改善程度远远高于不经常使用辅具者。本次调查结果也验证了辅具服务是残疾人补偿和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6]。

3.3 影响辅具配备的原因聚焦于辅具宣教普及和价格因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影响辅具配置原因主要包括:“不需要使用”(55.4%)、“难以使用,不会使用”(12.5%)、“费用较高,难以负担”(10.7%)、“不知道此类器具”(8.9%),主要聚焦于辅具政策、服务、专业知识的宣传教育未普及。提示需要在社会层面对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的政策宣传应多做普及。建议利用多部门的社区资源,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社区内的助残员等力量进行辅具专业知识的教育。

3.4 影响辅具使用的原因聚焦于辅具专业知识的缺乏和对辅具的体验感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影响辅具使用原因主要包括: “用到机会不多”(26.6%)、“身体差,无法经常使用”(18.8%)、“使用起来不舒服”(12.5%)、“使用起来不方便” (10.9%)、“不太会使用” (6.3%),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对辅具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残疾人群未能配置合适的辅具,从而主观认为用到机会不多。此外,认为身体状况差导致无法经常使用的人群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辅具适配是能够根据个体残障特征进行个性化适配的,身体状况差的人群同样能够得到合适的辅具服务。使用起来不舒服和不方便主要来自辅具使用人群对辅具的主观体验感,一方面可能仍然是由于没有得到辅具良好的配置,另一方面也可能与辅具的质量有关。

听力残疾人群其生活改善程度较差,但实际更需要辅具[7],既往研究表明:目前市面上助听器的售价不等,助听器或其他辅具相对于老年人可支配收入而言价格较高,廉价的电子扩音器不仅不能改善老年人听力水平,反而会起反向效果[8]。听力残疾人福利供需不平衡,结构不匹配[9],从而导致了听力残疾人群使用率水平低。辅具适配服务至今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统一的技术方案[10],建议多部门合作加强辅具专业知识的普及力度,同时加大辅具使用功能宣传、使用培训和指导,规范开展评估辅具使用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政策补贴范围内的辅具,提高辅具利用效率,改善社区残疾人群生活质量。

由于本次调查对象为在嘉定镇街道残联申请辅具登记的残疾人士,因此,本次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猜你喜欢
辅具嘉定残疾
试论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实物方便挑选密云成立残疾人辅具展示中心
盾构机刀盘装焊工辅具的设计与改进
明成化唱本嘉定出土记
小记者在行动
——小记者在超市宣扬“感恩环卫”系列活动
走进博物馆,感受嘉定800年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台湾高等院校身心障碍学生学习辅具服务述评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