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在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大五人格与焦虑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2021-05-26 13:04于海建叶迎唐庆凯张大鹏张强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医务医务人员公共卫生

于海建 叶迎 唐庆凯 张大鹏 张强

焦虑是个体基本情感之一,它是包括对事物的认识、身体行为状况以及情感表达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害怕、紧张与不安,并经常伴有生理上的不适感[1]。截至目前,大五人格是对个体人格特质比较理想的概括,其对个体人格特质有关的行为因素均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大五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相关[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然和难以推测的特性,使得人们的情绪持续紧张,而这种紧张很容易引发焦虑情绪[4]。传染病院的医务人员,因患者的特殊性、工作环境的封闭性以及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等特点,导致很多医务人员长期处于焦虑状态[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情绪紧张,又因其工作性质及工作强度相似甚至远超于传染病院医务人员,所以其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在2020年3~5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我院404 名防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383 份,回收率为94.8%;有效问卷360 份,有效回收率为89.1%。

1.2 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并取得我院相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通过线上培训的方式提高被调查者对问卷内容、填写要求等的认识,并按照4%随机抽取回收问卷进行核对,保证问卷调查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调查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性别、学历、工作岗位等。

大五人格的测量采用王孟成等[6]编制的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hinese big five personality inventory brief version,CBF-PI-B),分为神经质、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以及外向性5 个维度,每个维度8 个条目,共40 个条目,采用Likert 六级计分法,非常不符合~非常符合分别赋值1~6 分,该量表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已经被证实拥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次研究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13。

焦虑症状的测量采用Zung[7]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共包括20 个条目。按过去7d 内出现相应情况或感觉的频度进行评定:基本没有(不足1d)~一直有(5~7d)分别赋值为1~4 分,得分≥50 分即具有焦虑倾向,得分越高则焦虑倾向越严重。该量表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已经被证实拥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次研究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22。

心理资本的测量采用Luthans 等[8]2007年开发的心理资本问卷(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PCQ),该问卷共24 个条目,分为自我效能、希望、韧性和乐观4 个维度,各6 个条目,反映了员工的心理资本情况。各维度的问卷项目采用Likert 六级计分法,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分别赋值1~6分,该量表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已经被证实拥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次研究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943。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温忠麟等[9]的方法进行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分析,加入中介变量后,如果回归系数(β)降低则说明心理资本具有中介作用,且如果P>0.05 则心理资本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如果P<0.05 则说明心理资本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2 结果

2.1 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基本情况360 名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中,男136 名(37.8%),女224 名(62.2%);专科及以下51 名(14.2%),大学212 名(58.9%),研究生97 名(26.9%);医生113 名(31.4%),护士127 名(35.3%),药师42 名(11.7%),技师78 名(21.7%)。

2.2 焦虑得分情况360 名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焦虑总分为(40.63±9.93)分,高于国内常模(38.97±8.45)分[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9,P<0.005)。其中男(40.18±10.23)分,女(40.90±9.75)分;专科及以下(40.47±9.61)分,大学(40.77±9.91)分,研究生(40.40±10.21)分;医生(39.68±9.31)分,护士(41.59±9.92)分,药师(42.57±13.37)分,技师(39.38±8.41)分。不同性别、学历以及工作岗位的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焦虑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3 大五人格、心理资本和焦虑的相关性分析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焦虑与大五人格神经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575,P<0.001),与大五人格其他四个维度(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36、-0.286、-0.182、-0.190,P<0.01);与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45、-0.571、-0.402、-0.470,P<0.01)。见表1。

表1 各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2.4 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大五人格、心理资本对焦虑的多元分层回归分析以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为自变量,以心理资本四个维度为中介变量,以焦虑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分层回归分析。大五人格对焦虑的变化解释率为36.7%。将自我效能、希望、韧性和乐观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其总体对焦虑的变化解释率为10.0%,且神经质与严谨性的回归系数均减小(β=0.344,P<0.01;β=-0.024,P>0.05)。结果表明,在神经质和焦虑的关系中,自我效能、希望为部分中介变量,在严谨性和焦虑的关系中,自我效能、希望为完全中介变量。见表2。

表2 焦虑作为因变量的多元分层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焦虑评分为(40.63±9.93)分,高于国内常模[10]。这可能是与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范围广、传播性强且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一线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承担繁重的医务工作又要承担较大的精神压力有关。方映娜等[11]研究指出,长期从事与感控相关工作的护士承受着极大的工作和精神压力,很容易产生焦虑。许振丹等[12]研究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而对于工作在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其承受的身体与心理压力要比普通人大的多,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等。

孙振晓等[13]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封闭管理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研究后发现,不同性别、学历以及工作岗位的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防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更关注疫情防控和医治患者,从而导致不同性别、学历以及工作岗位的医护人员统计学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本研究发现,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焦虑与大五人格神经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大五人格其他四个维度以及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这与庄永秀等[14]对感染科护理人员以及李响等[2]对医学院校本科生的研究结果一致。

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在神经质和焦虑的关系中,自我效能、希望为部分中介变量;在严谨性和焦虑的关系中,自我效能、希望为完全中介变量。魏娟宁等[15]对西安市社区卫生医务人员的研究证实了心理资本具有中介作用。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防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卫生系统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去提高防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发现,可以直接通过改善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大五人格特质或者间接提高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心理资本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使医务人员能够更加高效、高质量地投身到防疫一线的工作中。

猜你喜欢
医务医务人员公共卫生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Two angels for teens amid pandemic 疫情下的青少年天使
致逝去的医务者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无舵雪橇生物学监控与医务监督概述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