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翰墨的矿山书法家

2021-05-26 02:08宗慧芹
当代矿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屯中国文联脊梁

宗慧芹

2020年6月初,2020年度中国文联国家青年文艺人才扶持资助项目揭晓。中煤大屯公司员工闫增的《民族脊梁——古今歌颂英雄诗词草书册》被中国文联列为国家青年文艺人才扶持计划,他是江苏省、全国煤炭系统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书法家。

温文尔雅、高大帅气的闫增,嘴角常常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80后的他,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入展国展。年纪轻轻的他,能在中国书画展中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但他敏于行而讷于言,丝毫没有时下年轻人少年得志的浮躁和轻狂。

闫增出生在千古龙飞地的江苏沛县。这座有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小城,塑造了他谦逊豁达的性格,养育了他清灵朴质的心性。而自幼受家庭艺术熏陶的他,从幼时便对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9岁时跟随父亲来到大屯公司,这里有着南北方艺术交融汇集的传统,良好的文化氛围给了他艺术滋养和启蒙。他与书法真正结缘起于初中,他在学习功课之余,一有时间就临帖,在苦练中成长。天赋来自热爱,青春的才情慢慢被笔墨的馨香浸染。

2004年闫增子承父业,把根深深地扎在了大屯这片矿区。工作之余,他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练习书法上,既传承古法,又融入新意。

书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积累,更需要在安静的状态下才可以呈现。而闫增平时工作繁忙,只有晚上才能进行书法练习。每天晚上等妻儿都入眠时,安静的书房,闫增拿起心爱的古帖。临帖、读书、写字,每天坚持练字数小时以上。

经过十几年的磕磕绊绊,一次又一次的困惑被解开。有太多的艰辛、太多的汗水,也有无数个不眠之夜。多少个寒来暑往,他潜心于书艺砚边,沉湎于这块纯净且淡泊的家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闫增荣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是中国书法领域最高奖。在中国煤矿“乌金艺术奖”的评选中,他的书法作品荣获”乌金艺术奖”。他本人被中国文联评为全国首届优秀基层书法家,被江苏省文联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

十年磨一剑,荣誉纷至沓来,闫增却不曾沾沾自喜,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心怀敬畏,深入书法传统经典,攀登先贤们用智慧搭建的艺术高阁,才能领略到无限的书法风光。”正是他对书法所怀有的严肃和崇敬,每每谈到书法,他总是谦虚而严谨。而且他十分注重字外功夫修炼,博观约取,在当代青年书法家中难能可贵。

闫增的书法作品一笔一画皆从心底流淌,以大草为主,兼修诸体,取法旭素、参以伯英。他书法的笔画线条干净利落、整洁而无芜杂为羁绊,具有晋人书法飘逸出尘的审美品质。观闫增作品,其草书,线条畅快,笔势方圆兼济,结字取势险而温平,稳而不失其险、潇洒而不失敦厚、仪态万方而不染媚俗,晋唐遗韵跃然纸上,方寸之间,古意盎然。

“这次入选的《民族脊梁—古今歌颂英雄诗词草书册》,为60页的草书册,书写古今歌颂英雄诗词数十首。”闫增说,书体用大草,是因为写草书在法度合理的前提下需要性情恣肆,其内在精神刚好与诗人笔下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相合,所以在大草之下更能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脊梁的无畏精神。

矿山书法家闫增

猜你喜欢
大屯中国文联脊梁
大屯选煤厂粗精煤回收系统改造实践
沛县大屯街道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是民族的脊梁
脊梁
我们的脊梁
“二次函数背景下等角问题”教学探索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中国文联2018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知名音乐舞蹈艺术家采风活动
15号线安立路站
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