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幼儿美育中渗透湘南民俗文化的原则及路径

2021-05-27 17:23赵嫚
教育界·A 2021年5期
关键词:原则

赵嫚

【摘要】湘南民俗文化有其自身的美学特征,幼儿美育也有其自身特点,在幼儿美育中渗透湘南民俗文化应注意遵循以活动为中心、潜移默化、突出趣味以及重视游戏等原则。在幼儿美育中渗透湘南民俗文化的路徑包括:在主题活动中整体感知和体验,在区域活动中主动探索和创造,在游戏活动中快乐接纳和吸收、在环境创设中默默感受和熏陶、在生活活动中随时内化和提升、在家园共育中实践操作和实践等。

【关键词】幼儿美育;湘南民俗文化;原则;路径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青年专项课题“湘南民俗文化的幼儿美育价值及渗透路径研究”,编号XJK17QJC005。

湘南民俗文化因其具有渲染性、形式美、素朴美以及审美娱乐性等美学特征,不但符合幼儿的情感性、形象性、生活性以及娱乐性等美育特点,而且具有增强幼儿民族认同感,愉悦幼儿身心,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个性全面发展等美育价值。挖掘在幼儿美育中渗透湘南民俗文化的路径,对于幼儿更好地感受和体验湘南民俗文化以及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有重要作用。

一、在幼儿美育中渗透湘南民俗文化的原则

(一)以活动为中心原则

活动是指主体身心参与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积极能动地获得切身经验的过程。因此,以活动为中心,是强调幼儿在整个美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1]。湘南民俗文化有很多是需要技艺技巧的,例如:木雕需要基本的雕刻技术;湘南民俗音乐有自己的调式;舞狮舞龙需要有基本的动作规范;扎染也有基本的过程方法。这些技艺技巧、方式方法虽然说不需要幼儿系统地、规范地掌握,但是一些最基本的能够帮助幼儿创造和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的技巧、方法和过程还是需要幼儿亲自动手去感知、实践和操作,也就是幼儿要主动参与到审美活动中去发现湘南民俗文化的美,去体验和创造美。例如,湘南土布染印花要经历在布上画图案,在图案上涂蜡或胶,冷染法,溶掉蜡和胶,放溪水漂洗干净等过程和方法[2]。这些需要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后才能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二)潜移默化原则

潜移默化原则是指在幼儿美育中渗透湘南民俗文化不能急功近利,而要利用湘南民俗文化美的环境、美的言行举止、美的人际交往,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在自然而然中提高自己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湘南民俗文化本身涵盖面较广,包括民居建筑、歌舞戏曲、民间传说、民间工艺、节庆活动、风味饮食等,只是靠几个教学或者游戏活动很难让幼儿整体感受和体验湘南民俗文化,并且“美”本身需要幼儿置身于其中才能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重视活动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融入湘南民俗文化,以景感人,以景育人。在幼儿生活的细枝末节融入湘南民俗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对湘南民俗文化美的感受。

(三)突出趣味原则

突出趣味原则是指在幼儿美育时渗透湘南民俗文化,应以乐趣来顺应童心,投其所爱,且不但要用无限的乐趣去吸引他们,还要抓住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乐在其中[4]。因此,在选择湘南民俗文化时,尽量选择浅显易懂、操作性强、色彩亮丽、律动感强、互动性强等能够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主动参与且能够满足幼儿对于色彩、动作、音乐、手工等好奇心的民俗文化。在组织美育活动时,除了尊重民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过程步骤外,还应注意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如游戏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实际感知、动手操作,以激发其主动参与的兴趣。

(四)重视游戏原则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方式。湘南民俗文化本身就具有自己的韵味和内涵,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包括雕刻、戏剧、歌舞、民俗工艺、民族服饰、节日习俗等方式。如何将这些独特的方式转变成幼儿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是值得我们探寻的问题。游戏是最适合幼儿的活动方式。因此,在幼儿美育中渗透湘南民俗文化应将游戏作为最先考虑的方式。将湘南民俗文化以游戏的方式融入幼儿美育中,例如,将湘南民俗歌舞创编成音乐游戏,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感受湘南民俗音乐的节奏、调式、载歌载舞欢乐的情绪。

二、在幼儿美育中渗透湘南民俗文化的路径

(一)在主题活动中整体感知和体验

主题活动就是把湘南民俗文化分成若干主题,形成活动系列,再以每一系列为主题单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5]。主题活动的益处在于可以更大限度地挖掘湘南民俗文化资源,让幼儿全面了解和接触。因此,我们可以开发湘南民间木雕、湘南民俗音乐和舞蹈、湘南民俗工艺、湘南戏剧、湘南民族服饰、湘南传统饮食、湘南节日习俗等板块资源。以湘南民间木雕板块为例,设计的主题名称为“精美的木雕”,主题下设“木雕里的故事”“雕刻木雕”“木雕的作用”等单元活动,单元活动再分解成可以让幼儿体验和操作的具体的领域或者综合活动:领域活动如美术欣赏“丰富多彩的木雕”、美工活动“小小雕刻家”、语言活动“木雕中的吉祥物”、科学活动“建筑装饰中的木雕”;综合活动可以用手工雕刻木雕、绘画木雕、讲述木雕中的故事、区角建构木雕图案、用木雕作品环创等活动形成一系列跟湘南木雕有关的综合活动。

(二)在区域活动中主动探索和创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区域活动很好地给予了幼儿自由、主动探索和创造的空间及时间。我们可以将活动室及户外场地分成美工区、角色区、表演区、生活区、建构区、语言区、科学区、运动区(户外)等八个区域。首先,区域设置可以依据当月主题,如根据主题“美丽的湘南民族服饰”,可以让幼儿在美工区绘画和手工,将服饰画下来或者剪以及装饰出来,在表演区准备服饰,让幼儿歌唱和舞蹈,在语言区准备介绍服饰的画册,供幼儿阅读和欣赏。其次,区域设置可以做成固定区角,例如在表演区、角色区、语言区、运动区等区域常年放置跟湘南民俗有关的服饰、器具、绘本以及传统体育游戏器械,让幼儿可以随时随地在湘南民俗的海洋中探索与创造。

(三)在游戏活动中快乐接纳和吸收

湘南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审美娱乐性。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動,游戏对于幼儿的价值之一是引发幼儿愉快的情绪情感。湘南民俗文化的审美娱乐性同样有这样的功能,尤其是湘南民俗音乐以及与之相伴的民俗舞蹈、湘南民间传统体育舞蹈等,都极具形象性、节奏性,是幼儿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的良好素材。例如将湘南节日习俗舞龙舞狮、踩高跷创编成幼儿体育游戏“新年龙狮会”“好玩的高跷等”,将湘南民俗音乐伴嫁歌与伴嫁舞、瑶族坐堂歌创编成幼儿音乐游戏“载歌载舞送新娘”“欢乐的坐堂歌”等。挑选适合幼儿理解能力和审美心理特点的湘南民俗文化,创编成幼儿喜爱的音乐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吸收和接纳湘南民俗文化。

(四)在环境创设中默默感受和熏陶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想让幼儿全面受到熏陶与渲染,离不开环创的帮助。环创包括主题环创,即随着主题的变化而变化的环境创设。例如,主题“美丽的湘南民族服饰”,以湘南民族服饰做主题墙,在走廊、教室、活动室墙面、围栏等地用湘南民族服饰的图片、剪纸、真实的衣服、带有湘南民族服饰的小饰件装饰。除了主题环创,还可以做日常环创,即主题之外如户外、各种综合活动室、盥洗室等地的环创,例如平时用的收纳盒可以是湘南手工制品、活动室的桌子用湘南扎染布或者幼儿的扎染作品当桌布等。

(五)在生活活动中随时内化和提升

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包括进餐活动、睡眠活动、盥洗活动、排泄活动、整理习惯和作息习惯等。生活活动是幼儿每天都需接触、对幼儿影响深远的活动。首先,幼儿的生活用品可以增加湘南民俗特色,例如幼儿的小背包、盖的被子、戴的帽子、园服等都可以嵌入湘南少数民族生活用品的特色花纹、颜色、形状等。其次,哄睡幼儿的时候可以用湘南地区母亲们常用的哄睡民谣。再次,还可以将湘南民俗音乐改编成教师的活动指令。

(六)在家园共育中实际操作和实践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6]在幼儿美育中渗透湘南民俗文化同样需要家长的支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和孩子一起在家里体验湘南的岁时节日习俗。例如过年时的舞龙舞狮,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舞龙和舞狮的道具,和幼儿一起设计和玩相关的游戏;也可以在摘茶籽的季节,带幼儿一起去体验边摘茶籽边唱山歌;还可以带幼儿去湘南少数民族居住地或者博物馆,有意识地让幼儿去接触、了解湘南民俗文化,让幼儿爱上湘南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254.

王明喜,邝良桃,刘爱廷.永兴民俗[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241.

中国儿童专家组.中国儿童美育培养[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0:25.

楼昔勇.幼儿美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46.

张卫民,彭芝兰,杨素琴,等.湘西土家族幼儿园本土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7(11):38.

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

猜你喜欢
原则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新闻外宣翻译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原则
我们的原则是什么
高考数学复习中习题选择的原则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