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营商环境研究
——基于疫后武汉民营企业的调查分析

2021-05-28 02:04陈亦凡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9期
关键词:营商民营企业转型

杨 蕾 刘 琪 陈亦凡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2019 年10 月8 日,国务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政府立法的形式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化政务服务提供了制度保障。民营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催化剂和稳定剂,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敏锐,但抗击风险能力较弱,优化营商环境是企业数字化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如何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优化营商环境,必须找到其影响障碍。基于此,我们2020 年9 月在武汉展开调查分析,收集了8 个区共115 家民营企业的样本数据,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一、营商环境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

(一)政策制度环境优越,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超2 700 多万,贡献国内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能实现当前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有机统一,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有效降低数字化转型风险。在党的领导下,国务院及发改委等多部门不仅及时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而且明确提出要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故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可以释放市场的活力,发挥数字经济优势,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二)市场秩序规范化,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动能

市场是企业交易的唯一场所,良好的市场秩序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为敏锐,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资源配置利用率,能够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市场主体有活力,才能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动能,企业才能一直有动力。

(三)政府治理高效能,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

政府治理水平的高低体现政府执政效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创新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以贵州市为例,凭借“云上贵州”平台,实现了政府数据信息的融会贯通和应用,减少审批流程,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提升服务设计能力并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

二、推进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营商环境障碍

(一)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亟待提升

众所周知,政府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风向标。调查显示,受访企业希望市场发展秩序需要规范以及政府治理能力需要提升的比例很高。如表1 所示,受访企业希望市场发展秩序需要规范高达63.48%,38.26%的企业提及政府治理能力亟待提升。尤其是对已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来说,反映市场发展秩序需要规范的问题十分突出,此需求的受访企业占61.64%。市场秩序是构建数字化生态体系的关键,完善市场秩序刻不容缓,而政府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推动力量,提升政府的数字化治理能力迫在眉睫。

表1 受访企业认为市场秩序欠规范及政府治理能力待提升的样本分布

(二)缺乏建设数字经济创新人才

数字经济创新人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动力,但当前我国人才的培养还集中于简单的技术培养,缺乏对数据的敏感性,合格的数字化人才紧缺,对企业而言,由于科技更迭换代,人才培训赶不上时代发展步伐,而因转型期带来的员工习惯负债导致企业转型效率低下。在武汉115家民营企业中有56 家受访企业都提到存在创新型人才缺乏的问题,占受访企业的比例为48.7%。工作群通知是企业对员工进行数字经济职业化培训现状的直接反映,但调查发现受访企业通过工作群来了解数字经济的比例仅占28.7%,说明民营企业对员工进行数字化职业培训较少。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视角,数字经济人才的培养机制尚未形成,创新型人才的不足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大瓶颈。

(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

裂变学院创始人宗毅提到,数字时代的核心是普惠型基础设施建设。但总体来看,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间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呈现出“东高西低”“城高村低”的发展现状,致使基础设施建设尚处于低发展水平,严重制约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因此,要全面推进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扩大数字化基础设施覆盖范围、缩小发展差距是关键。

(四)资金短缺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大障碍

民营企业大多处于企业发展的初创阶段,经营风险较大,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而社会资本市场不发达,造成民间资本投融资渠道单一;且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民营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和征信系统;导致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题。若仅从直接融资费用看,湖北省民营企业的融资负担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但银行提出名目繁多的融资附加条件,客观上使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更难。

三、优化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

首先,加快实现政府数字化转型进程。政府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向导,必须以身垂范,充分发挥政府的数字治理能力,可借鉴广东省理念指导、服务模式调整和载体更新三方面进行展开,通过协同共识理念推动政府与公众需求充分对接,创新服务供给模式。

其次,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政务环境。政府需优化治理方式和手段,让企业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方便和快捷。通过搭建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交流平台,提升政企互动水平。实现纵向线上线下双互通,横向部门之间无壁垒的治理格局。

最后,政府需完善治理制度和环境,建立“向东看齐”“向西看齐”相结合的交流机制,缩小东西部发展环境差距,以促进企业数字化建设。

(二)提高数字化人才培养力度

首先,完善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数字化转型理念的宣传,制定引进数字化人才的政策,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充分挖掘校企联动潜力,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同时增加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积极开展数字化专业技能与思维的培训,避免因人才流动而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其次,提高国家数字化人才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提高数字化人才薪资待遇、税收优惠等来提升数字人才整体水平。

(三)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以提供坚实的物质载体和技术保障。加快5G 网络建设进度,打造工业物联网,推动大型数据中心有序建设,对有数字化转型能力及动力的民营企业免费提供信息共享使能服务。其次,加大力度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的建设,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指导。加强产学研等公共服务,政府积极为民营企业搭建研发孵化平台,提供对接服务及智力支持。

(四)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武汉民营企业在各等方面发展与沿海发达省份城市都有一定差距,新冠肺炎更是让武汉民营企业遭受“致命一击”。有超过56%的民营受访企业反映上半年的经营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减少,甚至有些企业收入减少60%以上。有超过56%的受访企业反映上半年的经营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减少,甚至有些企业收入减少60%以上,减收幅度最大的是民营企业。因此,建议中央加大对武汉的财税、信贷等政策倾斜力度,将对湖北提供的税收优惠力度设计得更大、更长、受益面更广一些,对建设数字经济的民营企业可以设计5 年期左右的税收优惠。而针对企业融资难这一顽疾,可通过完善信贷流程,激发民间小额贷款活力加以改善,鼓励小贷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使民间借贷更加规范化、合理化,降低中小企业民间借贷资金成本。

注释:

①https://www.885.com/a/369708.html.

猜你喜欢
营商民营企业转型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转型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沣芝转型记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