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OBE理念的本科人才培养探索研究

2021-05-28 10:41屈郑嘉
科教导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智慧管理本科质量评价

屈郑嘉

摘 要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已难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深入贯彻OBE理念,将传统的教师主体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产出为导向,建立教学智慧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及反馈机制,可以有效提升新形势下本科人才培养水平,促进本科教学持续改进,推动本科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发展。

关键词 OBE 本科 人才培养 智慧管理 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3.011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Talents with OBE Concept

QU Zhengjia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has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modern education. Implementing the OBE concept, transform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er body into student-centered, target output oriented, establishing the teaching wisdom management mode,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mechanis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level in the new for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talents.

Keywords OBE;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wisdom management; quality evaluation

目前,“科学发现―技术突破―产业革命”发展变化的链条规律日益凸显,在新发展活跃期,各国的技术、人才竞争更加激烈。[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本科教学是推进科技强国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创新改革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是社会发展对本科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

1 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

目前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之需,部分专业培养目标、方案及内容滞后于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需求,学生就业到专业对口单位比较艰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产业升级急需的新型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因此引领市场应用的教学和实践内容,以及高水平、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才能在“学以致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才能产出创新创业型人才。

1.2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人才培养目标是本科教学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目标不明确,会导致本科教学评价指标难以量化,人才培养具体要求模糊,人才专业能力培养不足、发展潜力受限。本科教学质量受生源、教学资源等因素影响,但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的缺失是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本质原因。因此应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社会发展和学校特色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以及创新发展方面的指导。

1.3 创新能力培养水平有待提高

传统教育理念的落后、有效的培养机制的缺乏、创新平台和自主创新活动载体建设不完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水平难以提高。[4]针对工科专业特点,实验教学设备与平台條件对本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发展和提高具有较大影响。实验设备不足、难以互联互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层次较低,难以实现创新型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本科教学始终要坚持以提升人才、学科以及科研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和工作任务。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当前学科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强化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形成以创新质量和产出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推动创新能力培养水平的提高。

2 新形势下本科教学改革探索

2.1 深入贯彻OBE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本科教育以教师“如何教”为主,但现代高等教育以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为目标,因此传统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形势,难以满足人才培养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难以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5]对于教育来说,“教”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不教”。在知识迭代迅速,产业升级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成为本科教育的重点工作。

1981年Spady等人提出了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導向教育,很快得到了业界重视,目前已成为欧美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6]我国目前已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工程教育OBE理念的三个核心要素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以及持续改进。该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将全体学生作为对象;以成果为导向,即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去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应该达成所设定的毕业要求。教学各个环节要做到持续改进,要根据发现的问题寻找改进环节和改进措施,落实到责任主体进行改进,以保障毕业要求的达成。深入贯彻OBE的教学理念,将传统的教师主体理念转化为学生中心理念,重视学生学习效果,有助于新形势下本科人才水平的提升。

2.2 强化教学智慧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变革性影响,[7]将信息化概念引入教学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高校管理成本,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使得教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使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二级学院在学校一级教务管理系统基础上,制定规章制度,提出总体性要求与指导的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智慧管理模式,使管理工作科学化、主动化、集约化。

在教学管理中引入智能化教育教学信息系统,能通过各种信息数据收集准确地掌握教学质量状态,对教学效果进行实时监控及反馈,可以全面地反映本科教学进展情况和教学质量情况。通过对本科学生就业行业、数量、专业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实践产出型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通过分析学生教学档案相关资料,可以对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数据分析,起到实时监测的作用;可以使教师认识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梳理教学思路,从而调整教学改革方向,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智慧教育教学信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资源、教学档案的利用率,并便于归类保存,为专业认证、教学评估提供了重要凭证和质量保障资料。

通过引入雨课堂等教学平台,可以有效支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平台并不是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课程、上传参考文献等内容;通过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线上课程互动、集中答疑和问题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对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管理。平台给学生提供的主要功能有:课前预习、课程资源下载、课后提交作业、与教师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等。结合信息化的教学方平台可以打造一批一流“金课”,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感。通过数据分析也能更出色合理的完成“助教”的任务,实时监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理解状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做出及时且有效的调整。

2.3 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在当前形势下,创新是引领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是支撑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本科人才实践创新能力需求越来越重,是否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本科教学是否一流的重要衡量标准。首先要在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中突出本科实践能力要求,加强与对口企业单位的调研沟通,在明确产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基础上,对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管理进行创新。建立单位与人才的需求对应关系库,完善和优化本科专业实践制度及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具体培养过程中包括:转变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可以采用启发、交互、讨论、项目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学内容上引入科技前沿的新发现新思想,将产业发展和工程项目带入课堂讨论的范畴。其次,建立校内各学院协同的创新创业平台。以“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打破固有的学校-专业限制,以双创基地为协同平台,打造融合交叉理、工、文科等不同专业的优势师资团队,围绕具体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融合创新,打造校级创新创业的“梦工厂”,实施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提升、协调创新成果的形成与转化以及创业实施等各环结的工作。同时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理念为先导,通过学科竞赛驱动创新,鼓励学生进行学科交叉的融合创新。同时,建立本科生实践创新的跟踪和反馈机制,将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经历对应学分计入培养过程。将实践创新学分纳入培养计划,学生只有在达到实践创新学分要求的条件下才能毕业。对于在实践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2.4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组织和发挥教学督导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的作用,深入贯彻OBE理念,完善课程达成评价以及毕业要求的评价机制。

本科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应坚持围绕“学生培养”这一中心任务,结合当前社会各行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需求,由教学督导委员会牵头,邀请专业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座谈会和讲座,针对相关用人单位和企业进行调研以及邀请毕业生回校座谈等形式对本科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评价。课程质量评价包括课程目标与所支撑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对应关系是否合理,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支持课程目标实现等。课程达成情况评价由任课教师实施,专业负责人审核评价结果,教学督导委员会基于审核结果提出整改措施,由专业负责人反馈至任课教师,督促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落实改进措施。依据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在评价周期内对课程的达成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价。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由授课教师、专业负责人及教学督导委员会共同完成,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定期对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由教学督导委员会进行审核,并将存在的问题及可行的改进措施反馈至专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敦促任课教师将评价反映出来的问题与整改措施及时落实到后续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更新等教学过程中。同时,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分析将作为后续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课程大纲修订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2.5 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及反馈机制

通过建立“教学质量社会动态反馈机制”“教师同行互评的听课评议机制”“学生网上评教制”等措施,建立健全内部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可以达到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以检验学生培养的“出口质量”为理念,将教学全过程纳入监控范围,形成本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5.1教师同行互评的听课评议机制

教师同行互评指依据制定的标准,邀请相关学科领域教师和有教学经验的专家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评定。[8]组织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以及行业企业相关专家,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调研与评价。根据听课制度要求,同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授课教师的授课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按照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分。

2.5.2教学督导机制

组成学校、学院两级教学督导机制,学校和学院督导教师进行日常教学质量检查、反馈和持续跟进工作。同时,督导教师对于试卷质量、课程质量、课堂学生管理、学生到课率、学生听课效果、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况、实验和课程设计教学情况以及考试现场巡查等教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维护良好教风、学风、考风,促进本科教学正常、良好地开展,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2.5.3学生教学评价制

制定和完善学生网上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学生网上评价机制,进一步细化学生网上评价的指标,针对指标给出每项的评价细则,便于学生评价。定期网上评教,督促学生按时完成网上评价,学校教务处通过网络查看评价完成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学院。

2.5.4教学质量社会动态反馈机制

深入企业调研,洞悉行业需求,[9]通过网络、电话、调研问卷等方式向全社会公开并征求毕业生评价反馈意见,收集解毕业生对知识结構、实践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反馈建议。校友、用人单位及企业专家对学生的评价反馈,对学校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社会评价视角观察教学质量,吸取企业发展对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要求,明确 “教以为用”的目标。

3 结语

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新形势下如何贯彻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理念,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人才质量是人才培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OBE理念的引领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应该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切入,从管理机制改革入手,深入探究本科教学管理方式和质量提升,构建实践型、产出型、创新型工科本科教学管理新体系,丰富本科教学管理的质量内涵,提升本科教学管理能力促进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体现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上,围绕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改革,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李学伟.创新一流本科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32(01):1-8.

[2] 王锵.新时代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问题探究[J].智库时代,2020(13):56-57.

[3] 付萍,林志东,满卫东,等.理工科导师制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0(29):18-19.

[4] 李宪芝,于景志,殷宝麟,等.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7(04):180-181.

[5] 周洪波,周平.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04):92-94.

[6] 郎浩月,薛博.基于OBE理念的食品检验分析课程教学探索[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0(06):81-82.

[7] 杨海丽.新形势下智慧模式在本科院校二级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7):157-158,161.

[8] 朱丽.高校教学同行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20(03):88-94.

[9] 陈俊杰,祝建孙,郭彬.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建立[J].教育现代化,2020,7(52):95-98.

猜你喜欢
智慧管理本科质量评价
教育管理信息化新发展:走向智慧管理
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智慧管理浅谈
浅谈表演本科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BP神经网络在软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浅谈慕课在高校的发展
博物馆的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