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2021-05-28 12:26陈玉琴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生活化数学

[摘 要] 实现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生活化,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小学生来说,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将生活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从生活中领悟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 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

[作者简介]陈玉琴(1973—    ),女,甘肃张掖人,张掖市工业园区中心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一、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概念

小学阶段的教学在于帮助学生构建基础的学科知识框架,同时为学生讲解科学实用的学习策略,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终身受益的良性循环。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抽象性,教师通过将特定的生活元素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创设有趣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再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领悟数学知识带来的乐趣和实用价值,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既是课堂生活化的目的,也是课堂生活化的核心价值所在。课堂教学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实现小学课堂生活化又不能拘泥于课堂教学,此处的“课堂教学”应做广义解释,是指以课堂知识讲授为核心,以课外知识与生活相融合为辅助的一个系统、科学的教学模式。

二、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必要性

在数学课堂上,总会有少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成绩一直得不到提升,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笔者在经过仔细观察和辅导后发现这部分学生对数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往往是一知半解,知识点固化,对新的同类问题无法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解答。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另一方面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被动地接收教师讲解的知识,缺乏学习主动性。

将知识与生活完全割裂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知识最终的价值仍是运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应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元素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合理运用数学知识探索生活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寓教于乐。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显得十分必要。

三、实施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策略

基于前文提及的课堂生活化,教师可以从生活化解读教材、创设课堂教学生活情境、课后作业的生活化设计这三个方面予以考量。

(一)生活化解读教材

教材的第一演绎者是教师,教师在备课环节应该合理设计教案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找到教材与生活的关联点,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生活化解读,才能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知识。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课堂教学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而数学教材的解读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例如,在讲解“分数与除法”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用“分东西”这一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件来找寻两者的联系,这就很好地抓住了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连接点。教师在讲解“平行、垂直”的区分与特征时,可以考虑以常见的物品为例,解读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比如课桌、黑板擦等。学生通过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分析物品的结构和特性,用数学知识科学地构建自己的世界观,进而直观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所呈现的例题难免会跟不上时代步伐。例如,教师在讲解“年、月、日”时,可以利用当下的时间,而不是照搬教材里规定的时间,让课堂更富有生活气息。北师大教材是全国通用教材,里面的元素具有普适性,所以为了使教材更接地气,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本土化”改造。例如,教师在讲解“负数”这一章时,可以将教材中的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换成当地的天气;在讲解“方向与位置”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将涉及“地点”的例题换成当地的街道。这些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新演绎使数学课堂呈现出一种亲切感、归属感。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情境

情境创设对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种辅助教学的重要方法,在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改造中同样需要情境创设。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首先要以学生为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生活特点,创设具有针对性和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情境。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动画片感兴趣,教师在讲解“数的概念”的时候,可以引入动画人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受课堂环境的限制,生活元素有限且固化,此时,教师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拓宽学生的视野,开放课堂教学的环境,通过影音的形象化展现和即时信息交流将课外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例如,教师在讲解“吨”的概念时,就需要借助“鲸鱼、集装箱与西瓜的体积质量”相关视频进行对比,进而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吨与公斤”的概念。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不一定要特别新奇,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常常见到的。例如,学生经常在马路上看到的车轮是圆的,井盖是圆的,篮球也是圆的。在生活中常常看到某个物体为了更加稳固往往构造成三角形,而不是平行四边形,但是学生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教师可以把这些问题作为生活情境引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课后作业的生活化设计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伸,也是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反馈。合理设计课后作业,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细致耐心的观察和关怀。我们需要丰富作业形式,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过程中做好作业,夯实基础。笔者把作业分成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生活实践類作业。例如,教师讲解“米”的计量单位后,学生可回家测量床的周长、书柜的长度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教师在讲解“折扣”一节时,应鼓励学生走进商场,通过购买商品,了解到折扣的运作方式和计算方法。第二部分为生活发现类作业。教师可以在课前以作业形式鼓励学生去发现,相当于预习新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图形”这一知识点时,需要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比较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构造及稳定性,去发现生活中哪些物品的构造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并且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构造。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也就间接预习了新知识,不仅对接下来课堂学习的节奏更有自信心,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第三部分为数学日记等新型作业方式。学生可写下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一些真情实感,可以是用数学报告形式描写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以是自己学习数学的知识难点和盲点,还可以是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困惑。这几种方式都可以让学生领悟数学和知识的边界,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知识。

引入生活化元素是小学教学方法革新的重要方向。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深刻地思考和探索,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献计献策,紧跟教改,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革新。同时,教师也要务实、创新地把握好生活化情境引入数学课堂中的尺度和节奏,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让学生可以真正地把握好数学的节奏与内涵,从而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生活化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