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聚焦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2021-05-29 07:12胡慧慧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颅脑血肿病情

胡慧慧

颅脑损伤常由交通事故损伤、高处坠落损伤、工伤事故损伤等引起,患者常产生意识障碍,如果出现头痛和呕吐等症状则可能出现颅内血肿,未及时治疗或致使患者死亡[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患者病死率较高,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但产生后遗症或并发症的风险较大,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了较大影响[2]。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分阶段聚焦护理有利于抓住患者术后恢复不同时期的病情特点实施针对性干预,更加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加快患者恢复进程。本研究探讨分阶段聚焦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4例,入选者均经CT扫描检查,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8分,符合《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3]中关于重症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使用简单化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26~47岁,平均(36.8±5.7)岁;致伤原因为坠落伤19例,交通事故致伤14例,其他原因14例;其中硬膜血肿12例,颅内血肿10例,脑内血肿11例,脑挫裂伤14例;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16~22分。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26~47岁,平均(36.8±5.7)岁;致伤原因为坠落伤18例,交通事故致伤15例,其他原因14例;其中硬膜血肿11例,颅内血肿11例,脑内血肿12例,脑挫裂伤13例;APACHE II评分16~21分。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医院(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或其亲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并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对患者术后生活进行指导和帮助。

研究组接受分段聚焦护理:(1)早期护理阶段聚焦重点为被动锻炼与病情监护。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定时检测血压,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及引流量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对患者进行被动肢体锻炼,指导家属正确对患者进行床上肢体活动,活动关节组织或实施按摩,避免肢体或关节功能退化或肌肉萎缩。定时为患者擦拭身体,清洁皮肤,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翻转患者身体,减少压疮产生。检查并护理患者引流管,定时对患者引流管进行清洁及吸痰处理,及时清洁患者口腔分泌物并进行口腔护理,降低感染风险,检查口腔黏膜确定是否存在感染状况。(2)病情稳定阶段护理聚焦重点为心理干预与主动锻炼。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相关情况使患者对治疗树立信心,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康复护理的相关计划,告知进行康复护理对其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的重要影响,了解进行术后康复训练的必要性,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全面配合。指导患者开展移动、坐起及翻身等基础训练,同时引导患者主动进行肢体和关节活动,同时对于术后出现偏瘫症状的患者行健侧手辅助锻炼,必要情况下引导家属或由护理人员给予帮助,避免患者因活动困难产生挫败心理。该阶段应当检查测试患者认知功能及语言能力的变化,引导患者进行相关记忆、识物及表达训练,进行相关功能的恢复。(3)恢复阶段患者的聚焦护理重点在提升自主生活能力。此阶段可指导患者将训练从床上转移到床下,从下床换座椅、站立、行走到上下阶循序渐进进行训练。同时鼓励和指导患者自己进行吃饭、洗脸以及脱衣等基础自理活动,逐渐进行自主生活能力恢复。此外该阶段的锻炼指导还应该与患者出院后的锻炼康复进行良好连接,对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锻炼进行指导,制定出院后居家或社区康复计划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延续性指导随访,对患者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并监督患者恢复锻炼状况。

1.3 观察指标评价两组干预后的意识状态及自主生活能力。意识状态使用GCS量表进行评价,患者自主生活能力使用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进行评价。采用NDS神经缺损程度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状况。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意识状况、自主生活能力比较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GCS、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GCS、Barthel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神经功能、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干预前神经功能、心理状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NDS、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NDS、HAMD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出现深静脉血栓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压疮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77%;对照组出现颅内出血1例,深静脉血栓2例,泌尿系统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压疮4例,肾功能损伤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9.7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646,P<0.05)。

3 讨论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相关产业的危险性是近年来发生颅脑损伤的患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的重要原因[4]。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救治时应保证患者生命恢复其神经系统功能,在采取手术治疗时往往会存在较大程度的机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产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对其术后恢复甚至是生命安全都造成了较大威胁。因此,颅脑损伤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给予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对提升临床疗效、患者存活率及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接受分阶段聚焦护理干预后患者意识状况及自主生活能力得到了更加明显的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恢复依据患者病情稳定情况重点关注项目有所差异,术后初期患者意识尚未恢复,难以配合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如果不能对患者实施被动锻炼就可能导致患者长时间卧床产生肌肉或关节萎缩,对其之后活动功能的恢复产生影响[6]。抓住患者早期锻炼的良好机会有利于刺激其大脑中枢神经对患者运动神经产生刺激作用促进其快速恢复。此外,早期阶段患者病情还处于相对危重的阶段,患者术后的状态及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病情恢复都存在巨大影响,而患者在此阶段难以主观表达自身的感知情况,因此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对重要指标进行密切关注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并实施合理干预对预防患者产生术后不良事件、促进患者良好预后具有积极作用。神经功能损伤是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产生语言、记忆或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原因。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的阶段争取患者主动配合相关锻炼活动有利于提升患者运动锻炼的效果,同时促进患者主观参与可有效推进其各项功能的恢复。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恢复可减少患者在术后接触较大强度的锻炼对其造成的刺激影响患者伤情,还可有效避免患者产生挫败心理。武玉红[7]在研究中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分阶段护理对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有明显作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产生并发症的风险较大且并发症类型较多,处理较为复杂,可能对患者产生二次伤害,影响临床治疗。在研究组的护理方案中从早期锻炼开始促进患者肢体活动并监护患者病情到对患者实施个人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术后产生并发症对其恢复效果造成影响,对患者术后良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分阶段聚焦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神经损伤及运动功能修复,提升患者自主生活能力,同时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对患者良好预后有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颅脑血肿病情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