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牙周炎患者不同时间种植的疗效及护理对策

2021-05-29 07:12雷海燕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种植体牙周炎牙周

雷海燕

牙周炎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是导致牙齿损伤和功能丧失的重要因素,不仅影响牙齿美观,且对患者正常饮食造成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无保留价值的牙齿进行拔除并实施种植体修复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炎牙齿损伤的主要方式。然而临床对于种植体修复手术的最佳实施周期存在争议,对临床治疗造成困扰[1]。本研究观察重度牙周炎患者不同时间种植的疗效,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重度牙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男45例,女23例;年龄34~70岁,平均(50.7±6.7)岁。观察组男47例,女21例;年龄36~72岁,平均(51.7±6.8)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方案符合《世界赫尔辛基宣言》的相关要求。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重度牙周炎临床诊断标准:牙周探诊深度>6 mm,附着丧失≥5 mm,牙槽骨吸收>50%根长,牙松动,炎症较明显,可伴牙周脓肿,后牙Ⅱ度或Ⅲ度根分叉病变;(2)年龄>18岁;(3)符合种植修复手术条件;(4)术前已接受系统性牙周治疗,且炎症病情得到控制。排除标准:(1)上颌窦内病变;(2)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3)吸烟史,无法戒断;(4)牙床畸形;(5)磨牙症或重度咬合关系;(6)严重精神障碍。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系统完善的牙周治疗,主要包括全面牙周检查,个性化口腔卫生指导,全口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药物治疗及其他辅助治疗。待患者牙周炎得到良好控制后,观察组进行即刻种植修复治疗,拔除无保留价值的牙体,彻底清除拔牙窝内炎性肉芽组织,用米诺环素小棉球处理拔牙窝,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在牙床建立种植体移植洞,并植入种植体,酌情进行上颌窦提升术及骨挤压术,与种植体和拔牙窝间隙处植入人工骨粉,覆盖胶原膜,必要时选择临近软组织转瓣,关闭创口。对照组于拔牙后6个月进行种植修复,修复方法同观察组。种植修复后的护理干预:采用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及定期院内学习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教育宣讲,指导患者使用巴氏刷牙法进行牙齿的日常清洗,并使用压线进行临牙清洁,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保护习惯及饮食习惯。

1.4 观察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测定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SBI)和菌斑指数(PLI);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种植术后疼痛反应程度;观察术后1年种植体长度及种植体直径,统计种植修复成功率和种植体周围炎症发生情况;调查患者种植治疗满意度。

1.5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D、SBI和PLI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PD、SBI和PLI差异均无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PD、SBI和PLI比较

2.2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种植术后VAS评分(2.74±0.39)分,低于对照组的(3.26±0.43)分(t=5.684,P<0.05)。

2.3 两组种植体形态和种植成功率比较两组术后1年种植体修复成功率和种植体周围炎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种植体形态和种植成功率比较

2.4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5.59%(66/68),高于对照组的86.76%(59/68)(2=4.847,P<0.05)。

3 讨论

牙周炎是口腔疾病常见类型,其发生与口腔持续性细菌感染密切相关,吸烟、高糖及高脂肪等饮食习惯是牙周炎的重要致病因素。若口腔致病微生物得不到有效清除,导致病情持续加剧,则易造成牙槽骨吸收,牙齿附着力减弱而松动脱落,进而造成患者牙齿咀嚼功能下降;特别对重症牙周炎患者而言,牙齿功能损失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种植修复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重症牙周炎的有效手段[2]。过往临床实践中,为了降低手术难度并提高种植体置入后的稳定性,多于患牙拔除后6~9个月进行种植修复治疗[3]。然而有研究显示,于损伤牙体拔除后即刻实施种植修复,可在降低延期手术二次创伤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4]。因此,目前临床对于重症牙周炎患者实施种植修复手术的最佳时机尚存争议。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PD、SBI及PL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术后1年种植体修复成功率和种植体周围炎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说明即刻和延迟实施种植修复术均可有效修复重症牙周炎患者的牙体,改善口腔生理状况。周永敏等[5]研究显示,即刻和延迟实施种植修复对重症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相当。观察组种植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治疗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即刻实施种植修复术可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反应,增加术后牙齿美观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不论种植修复选择何时,对于重度牙周炎患者而言,前期系统性牙周治疗和种植后持续性科学护理干预均是其疗效持续稳定的重要保证。一方面,种植修复前通过口腔清洁护理及治疗措施,尽可能降低病原微生物负荷,可有效降低修复术中感染而导致的种植失败率;另一方面,种植修复术后科学的护理措施,维持良好的口腔环境,并提高患者的口腔免疫水平,可预防由于口腔病原微生物的再度滋生而导致得种植体周围炎症复发[6]。

猜你喜欢
种植体牙周炎牙周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