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围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05-29 07:12倪丽君卢孟君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儿免疫抗体胎膜

倪丽君,卢孟君

围产儿死亡包括死胎和出生7d内的新生儿死亡,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也是备受关注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1-2]。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健康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3]。据报道,每年全球有400~500万例围产儿死亡,其中包括200万死胎和290万新生儿死亡[4],而在发展中国家围产儿死亡率则更高。确定最终导致围产期死亡的途径有助于理解其发生的原因和方式,同时将更好地了解其潜在的病理机制和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有效地制定干预策略。目前,仍然还没有很好的预防、干预措施来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发生。而影响围产儿死亡的因素复杂多样,除生物学因素外,同时还有社会学因素。了解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将有益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围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浙江省余姚市妇幼保健院上报的144例发生围产儿死亡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产妇年龄22~42岁,平均(27.5±2.9)岁。诊断标准:围产儿死亡指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的胎儿、婴儿死亡(即胎儿体质量≥1 000 g或身长≥35 cm)[5]。选择同期收治的正常妊娠孕妇130例(对照组),年龄21~42岁,平均(27.0±3.2)岁。纳入标准:(1)符合围产儿死亡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3)入组对象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者;(2)合并严重心、脑、肾等系统性疾病者;(3)合并免疫和感染性疾病者。

1.2 方法收集两组产妇临床指标和各项检测数据,具体指标如下:糖脂代谢指标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采用AU6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免疫抗体因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抗子宫内膜抗体(AEIVIA)、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CGA)水平,所用试剂盒购置美国BIOTANG公司。另外,记录两组产妇的年龄、体质量、流产史(流产次数≥3次为多次流产)、接触有毒物质(装修材料等)、饮酒、吸烟、合并子宫肌瘤或肌腺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单纯疱疹病毒(TORCH)及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有无产检、羊水异常、胎盘异常、脐带异常、妊娠高血压、出生缺陷、阴道流血史及胎膜早破等。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糖脂代谢指标比较两组HbAlc、FPG、TC、TG、LDL-C和H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糖脂代谢指标比较

2.2 两组免疫抗体指标比较观察组ACA、AEIVI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AhCG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免疫抗体指标比较

2.3 单因素分析两组多次流产史、病原菌感染、有无产检、脐带异常、妊娠高血压、出生缺陷和胎膜早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多次流产、病原菌感染、脐带异常、妊娠高血压、出生缺陷和胎膜早破是影响围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而产检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见表4。

3 讨论

围产儿死亡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近些年,随着生活环境、卫生习惯以及性观念的改变,围产儿死亡情况仍未得到有效改善。探讨影响围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对提高预防意识和减少其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免疫抗体指标发现,观察组ACA、AEIVI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CA是一组异质性自身抗体,其可激活血小板,导致微血管血栓形成[6]。ACA不仅可以抑制抗凝蛋白C和抗凝酶III,还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进而导致血小板聚集和炎症反应[7]。而对于孕妇来说,胎盘血管血栓形成常与习惯性流产、早产、死产及先兆子痫等密切相关。AEIVIA可诱导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成分损伤,导致基底细胞层的破坏,进而导致子宫内膜萎缩,从而阻止胚胎着床,导致胚胎发育不良,可能与死胎的形成有关。由此可见,ACA和AEIVI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围产儿死亡的发生发展有关。

表4 影响围产儿死亡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围产儿死亡的影响因素较多,产妇多次流产常伴随着遗传方面的疾病,常常导致胚胎发育不良,容易造成胎儿死亡。病原菌感染也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妊娠和分娩时CT感染,常通过慢性感染胎盘组织,诱发低度炎症,导致胎盘功能障碍、胎儿生长受限及早产,可造成胎膜早破、低出生体质量及胎儿死亡。而且CT感染往往是无症状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上升至上生殖道引起炎症,导致不孕、慢性盆腔疼痛及异位妊娠等长期并发症[8]。TORCH感染常会导致流产、畸形及神经发育异常等多种产前和新生儿不良事件[9]。因此,在临床针对孕妇检查时应注意感染因素,做到及早预防和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会导致产妇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肾衰竭、血液循环障碍、孕妇胎盘早脱、早产、宫内死亡、死胎和新生儿窒息等,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0]。脐带异常是导致宫内死亡较为常见的原因,其中,脐带扭转和脐带缠绕最为常见。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而生殖道感染、胎膜受力不均、羊膜腔压力增高及营养因素等是诱导胎膜早破的常见原因[11]。因此,预防胎膜早破应该防止生殖道感染、加强卫生及注意营养均衡。出生缺陷是自然流产和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是围产期除早产和出生损伤外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12]。出生缺陷与环境、遗传、药物及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应及早向孕妇宣传优生优育的知识,加强预防,提倡孕前补充维生素,积极倡导产前检查,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影响围产儿死亡的因素较多,为预防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发生,应增强产妇自身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预防病原体的感染,倡导产前检查及诊断,积极干预治疗,降低围产儿死亡的风险。

猜你喜欢
产儿免疫抗体胎膜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鞍山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探索妊娠期糖尿病正规治疗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
农村散养鸡群H5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评价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分析
2011~2015 年西藏部分县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免疫抗体监测调查报告
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