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哲学教育中贯彻人本理念的现实意义及有效路径研究

2021-05-29 17:18蔡晓峰
中国民商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本理念现实意义

蔡晓峰

摘 要:哲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与人本理念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二者的融合对于哲学教育的突破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哲学教育中贯彻人本理念一方面能够对其学科内容进行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哲学教育的整体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同时有利于教育风险点排查。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教育者从目标定位、主体定位及个性定位三个方面进行人本理念贯彻有效路径探索,从而使当代哲学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当代哲学教育中贯彻人本理念的现实意义对其有效路径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人本理念;当代哲学教育;现实意义;路径

哲学教育的内涵存在于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传承社会意识文明,从这一角度出发在进行哲学教学时教师应该担扮演传承者与宣教者的角色,以自身独立的思考将哲学原理转化为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容传播给公众,而在这一过程中人是核心,亦是根本。第二层面是升华现实生活关系,哲学教学的本质并不是哲学原理的普及与哲学流派的传播,而是希望通过哲学教育为学生的生活而服务,因为哲学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对世界级历史的通识教育完成对人类发展本质的自我审视与思考,从这一角度出发利用哲学思想进行生活构建能够使现实生活关系实现质的升华。由此可见,哲学教育对人会产生强烈的影响,而人本理念在当代哲学教育中的渗透也能够进一步凸显哲学教育的本质。

一、以人为本理念对当代哲学教育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推动哲学专业学科内容的推陈出新

第一,哲学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类社会关系与精神本质进行探究,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哲学教育是通过对人学的研究从而回归于哲学本身。而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现代化技术的研究引领着社会的发展,而经济也步入了下行区间,人的个性化元素更加被重视,人们在发展中也越来越强调人性这一理念。这也导致在进行哲学研究时必须合理的转变现代社会概念,强化哲学中对人性的挖掘,不断凸显人性的闪光点,强调尊重与推崇人性。第二,随着民众基础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人们逐渐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人们对生活的审美、道德与感觉逐渐发展并衍生出独特的意义以及一系列诉求,这也要求哲学教育必须贴合教育主体,不能悬浮于空中,而是要深入基层。尤其人本理念的影响下,当代哲学教育应立足于社会学发展,强调培养学生以哲学角度思考问题习惯,提高学生通过哲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哲学教育的生活化转变。第三,哲学教育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转变而发生了侧重点变化,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等外延因素衍生出多种子学科,这也是当代哲学教育中教学内容的重要改变。

(二)推动哲学教育整体发展方向的优化调整

第一,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哲学素质。这会使哲学教育体系实现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兼顾、终身教育与学校教育并行,从而不断深化哲学教育的内涵。第二,哲学教育将重视物质与精神的相互促进关系,在人本理念下哲学教育将会立足于理性世界与实践环境针对人性发展展开深入探究。第三,强化哲学教育与人学发展的贴合性,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发展趋势与背景对人及人性进行思考,使哲学教育内容实现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发展倾向。这也将使当代哲学教育更加重视教育主体重要性,从教育主体的思考特点与现实需求出发,形成完善的当代哲学教育体系。

(三)推动当前哲学教育进行风险点排查

第一,从人本理念角度对哲学教育教育目标进行审视,不难发现其教育目标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移,当代哲学教育并不具备准确的核心概念定位,这也导致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哲学教育既想针对原有自然生命体不规则运动的问题展开审视,又想对人类长期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研究,这使其教育目标呈现个体向群体、外延项本质的变化。第二,对哲学教育内容进行分析,其具有明显的相对性与存异性。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教育主体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信息主体能够接触的信息量是十分巨大的,信息孤岛现象已经不复存在。而在充分的案例与因由的参考下,教育主体会以日常习惯的思考方式,结合通过常用的信息平台所掌握的信息对哲学教育成效进行判断与思考,这是哲学教育的批判性被着重凸显,也弱化了哲学教育的现实功能。第三,哲学教育的自然学科属性增强,社会学科属性减弱,逐渐呈现出将演变为自然学科附属学科的发展态势。这是因为哲学内容中理性色彩过重,并且逐渐体现出工具倾向,导致其时代影响力不断被减弱。在很多高校中哲学教育的科学体谅正在不断的缩减,这将会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严重的影响,当学生世界和社会认知发生偏差时,若不能通过哲学教育对其进行纠正,将会使其更加偏激。从历史及发展角度分析,若长期缺乏有效的哲学教育将会使人类变得短视,从全局态势出发哲学教育的缺位将会使人类减少对本质与发展问题的辩证思考。

二、在当代哲学教育中贯彻人本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若想将人本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贯彻落实到哲学教育中,就必须在实施教育前规划好科学发展的路径。

(一)目標定位:将人的全面发展融入哲学教育的路径设计中

其一,打造完整的人格内核。若想确保哲学教育在实现人本理念的基础上完成可持续发展,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人全面发展素质的根本内涵。人类的素质内容包含诸多,全方面指代的并非只有社会关系和文化传承意义,更重要的是涵盖本我意识和动物属性。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继续要注重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也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确保学生能够拥有健康欢乐的心理状态,以此健全学生的人格。而哲学教育在这样的定义下,其内容极具多维化特征,需要实现对人本质细致探究,例如,人类的社会关联度、动物本能等等。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人的不同特征之间有相互联系,而我们就需要根据其关联进行评价分析。除此之外,哲学教育还要在打造人格内核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存在的要素进行总结,对当代人处于社会环境时展现出的道德水准和规章制度以及情感重点等多种内容进行综合考量,以此确定人类全面发展的引导。

其二,加强内外环境的哲学交互。从前的哲学教育受传统教学思想限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场所,这样的教学环境大多是静止的时间和空间,无法让学生对哲学意义有深刻的理解,也极大限制了哲学意义的发展变化,抑制了学生对教育主体的思考和实践。若我们将人本理念贯彻落实到哲学教育中,就能利用当前的信息时代特征,加强哲学教育环境与外界环境的沟通,而教师也需要结合这一环境变化趋势,实现对哲学教育环境的转变:首先,将目光放在经济社会的长期动态发展角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哲学教育场域。 教师需要做的是将教育的主体需求和反馈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而这一过程也可以被称为是教育活动。所有的教育内容包括哲学教育,其都需要依托于当前真实的社会环境展开。其拥有的教學资源和文化内涵都依托于社会实践平台,而在研究过后,哲学教育的成果也需要依托于社会实践平台来检验;其次,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变化来有针对性的建设哲学教育场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身心成长阶段,同时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和哲学原理,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其思想的挖掘。

(二)主体定位:将学生身心成长融入哲学教育的路径创新中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同样也是长期发展的核心,所以教师在实施教育时,一定要加强过程性教育。在如今的经济社会时代,对人才的评价始终将综合要素放在首位,这也体现了哲学教育在当前时代的教育意义。而我们若想实现对哲学教育的改进,就需要将学生的成长作为主要研究路径。和其他专业学科不同,哲学教育的本质在于理念和质量元素的知识体系,该学科的知识内容学习直接影响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该学科并不重视能够培养出多少优秀的哲学专科人才,更注重培养具有完整哲学思想的人才。而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教学体系进行多元化改造,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突出哲学教育的主元素。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深入了解教材。若想实现对传统哲学教材的升级改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教材有深入理解,能有针对性的紧抓教材本质和教材重点,将相当于枯燥的内容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同时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诉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革新,以此丰富教学内涵,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二,紧抓教辅。教材辅助材料对于哲学教育来说十分重要,因辅助教学材料中会有大量的哲学家的介绍和著作,这些内容都是哲学教育的精华所在。

(三)个性定位:将自主理性培养融入哲学教育的路径保障中

其一,推行自主合作教学。从人本理念角度来看,哲学教育的参与主体是个体,而整个教育所彰显的内容是在社会群体中挖掘个人个性和个人潜力,所以从本质角度来看,哲学教育的个性化教学并非指带一对一教学,而是需要学生在集体学习的环境中实现自主性的提升。哲学思维是人类思维碰撞的过程,所以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多人的理念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展现哲学教育中的人文发展,确保教学遵循协同合作的原则。

其二,加强教育成效管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都是将教学评估作为成效管理的方法,哲学教育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坚持着这一主张。但实际上,哲学教育学的成果无法通过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来了解,而是需要学生内化个性化思维,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该种教学模式与自我教育的成效类似,主要鼓励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开展理性学习活动,教师则只充当管理者。

参考文献:

[1]姚维维.简析设计哲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J].大众标准化,2020(24):62-63.

[2]陈伟,郑文.哲学之教育价值的文化想象与现实反思[J].学术研究,2020(11):170-176.

[3]王琪,李德胜.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93-95.

猜你喜欢
人本理念现实意义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与现实意义
长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新时期文明创建工作初探
关于家居纺织品设计的情感化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本理念的运用探讨
试论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的路径创新
人本理念下的语文写作教学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党内批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