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公安》创刊号

2021-05-30 10:48刘晓焕李强
藏书报 2021年48期
关键词:区党委公安干警匪徒

刘晓焕 李强

渤海区是1944年初由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而成的一个战略区。当年它与胶东、鲁中、鲁南、滨海并称我党领导下的山东五大战略区。西枕津浦铁路、东北濒临渤海,北到天津西、南接胶济铁路西段,下辖40余个县、市,鼎盛时期人口达1114万,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渤海区”至1950年6月1日撤销。在这块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土地上曾出版过许多红色书刊;岁月荏苒、时过境迁,能完整保存至今者,日渐珍罕。这里将笔者收藏的《渤海公安》略作简介,以飨读者。

涉及全区公安工作的保密刊物

《渤海公安》创刊号,半月刊,1948年7月16日出版。由渤海公安编委会编辑,渤海区公安局出版,32开,29页,竖版、无印量、无定价。封面刊名上栏印有“澄清思想·领导学习·研究政策·提高业务”十六字,或可看作该刊办刊宗旨。左侧框内印有“秘密文件·严密保存”八字,稍往里有手写的毛笔字“周局长存”,下方为刊物编号“123”。从其封面装潢设计看红色为主,目录页亦有三篇文章特以红字印刷,以祝贺刊物的问世。刊名“渤海公安”,笔者猜度或出自某位领导人的题词手迹。

首先刊登有时任渤海区党政军首长为该刊的题词(皆印刷体):“保卫干部应该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不断锻炼自己的党性,密切联系群众,积极提高业务,努力为党工作。”(张晔、中共渤海区党委书记)“做一个良好的保卫工作者,首先必须做一个良好的共产党员。”(刘格平、渤海区党委副书记)“保卫工作,是党的一把宝剑;要使这把宝剑击中敌人,而不误伤自己,就必须努力学习,并正确地执行党中央的路线与政策。”(王卓如,渤海区行政公署主任)“在夏防工作中,保卫工作应该起耳目作用。侦查匪特、配合清剿、为胜利完成夏防任务而斗争!”(廖容标,渤海军区副司令员)

其次“创刊词”有《毛主席(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全文提要·学习笔记》(君远)《从禹城事件说起》(神盾)《关于执行政策的几点意见》(复初)《训练班查整中的错误》(昔锋)《×城军统组织破获的经过》(金庸)《略谈军统》(草禾)《一个神水案件的审讯》(李杜)《神水与迷信团体》(白水),最后是“信箱”“编后”。

粗览《渤海公安》创刊号,其主题紧密围绕全区公安工作中心。这个刊物恰好在我党27周年纪念日的前后筹备并出版。诚如“创刊词”所言,“这个刊物的要求是:澄清思想、领导学习、研究政策、提高业务。我们要牢记党中央宣传部的指示‘全党今天的任务,就是坚决地正确地毫无保留地执行我党中央的全部路线与政策,克服一切离开中央路线政策的倾向和无纪律的倾向,以便尽可能迅速地达到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创刊前后正是夏防开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任务,是加紧夏防、剿除匪特、保证人民利益,巩固社会秩序,以便发展生产,支援前线……”

出版前后的特殊形势

当年渤海区面临的斗争形势、尤其是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还是相当严峻的。

1946年初,我党与国民党签定停战协定并发布停战命令后,在国民党所谓“向匪区后方”进攻的指示下,盘踞在胶济、津浦沿线的残敌及其内部下层军官、兵痞、流氓以及日特分子为主,组成小股武装,直接由据点派出、潜入渤海解放区进行突然袭击,完成任务后即返回据点;也有的采取隐蔽游击方式在解放区进行破坏行动。他们散布谣言、蛊惑群众,对抗渤海区正在进行的减租减息和群众翻身运动。

1946年5月21日至23日,国民党匪徒在惠民县泊东乡操纵“九宫道”(注:为一反动道会门组织)在19个村庄煽动600余人举行暴乱,杀害我工作人员、村干部、民兵36人.这年秋,匪徒利用青纱帐做掩护,活动更加猖獗,阳信县张集乡20多名乡村干部惨遭杀害。据不完全统计、仅1946年渤海区被匪徒杀害、俘去的干部、积极分子、军烈属共2049人,其中被杀害的县、区级干部有10多人,如区党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刘岱东、阳信县武装部长赵振乾等。

渤海区专门成立了剿匪指挥部,由行署秘书长马千里任指挥,时任渤海区党委书记的景晓村兼任政委,统一指挥全区剿匪工作。到1946年底共处决匪徒1348人,匪徒投案自首1890人。至1947年3月境内匪徒方基本肃清。

鉴于此,《渤海公安》旨在普及一般公安工作知识,提高干警业务素质。《略谈军统》一文,是对国民党“军事统计局”(简称“军统”)特务机关渊源、内部组织架构和一些特务头子及其罪行的简单介绍。考虑到战争年代我公安干警大多是由军队和地方干部中选调、配备,而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现实,这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业务补课”。《×城军统组织的破获经过》,以案说法,简述了渤海区公安干警在破获×城军统组织、起获电台,斩断联络点,审讯特务分子过程中的实际经验。对从事隐蔽战线的公安干警侦察破案,辨识潜藏隐匿敌特分子大有裨益。《一个神水案件的审讯》反映了某地反动道会门利用封建迷信秘密从事反革命活动,拉拢不明真相的群众,企图瓦解我基层政权的阴谋,而渤海区公安干警在挫败和摧毁阴谋上取得了成功。

《渤海公安》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

《渤海公安》反映了新的渤海区党委对全区公安工作的认识以及要求。

1947年10月8日起在渤海区召开土地改革和整党会议。渤海区土改整党会议后,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山东省政府、华东军区对渤海区党委、渤海区行署、渤海军区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张晔任区党委书记,刘格平任第一副书记,王卓如任行署主任,袁也烈任军区司令员,张晔兼政委,廖容标任副司令员。

区党委、行政公署还在1948年6月召开了渤海区公安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了如何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狠抓公安干警队伍建设,彻底肃清匪徒,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以利于全区各界人民群众努力生产,踊跃支前,为即将到来的解放战争最后胜利作出更大贡献。新的区党委领导班子根据全国土地会议上党中央的布署、决定在各解放区结合土地改革开展整党运动。按照华东局“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的形式,通过整党工作团把整党运动从党的领导机关逐步推向农村基层组织,全区工作呈现了崭新的面貌。诚如随即不久后诞生的《渤海公安》创刊词所言:

“这个刊物是在渤海公安部门,经过了几个月的查整之后创刊的。它就必须为继续贯彻查整精神而努力……这个刊物、在紧张的斗争中出世,要为这个斗争的胜利、尽它应尽的一份力量……曙光在前,让我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携手迈进!”

《渤海公安》此前从未被披露、著录。翻阅《山东省志·出版志》(1993年山东人民出版社一版一印)中未曾收录该刊,《(山东省图书馆收藏)山东地方史志文献选目》中,虽收藏有渤海区综合性刊物《渤海文化》等,但《渤海公安》未见收录;即使在2021年由山东省图书馆馆藏百种红色报刊专题展览“传承红色基因,庆祝百年华诞”中仍未见该刊。令人欣慰的是在《山东出版志资料》(第一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1版1印)“渤海区出版工作的回顾”一文中提及“渤海新华书店承印出版了,渤海行署公安处《渤海公安》……”

行文至此,笔者愿意特别指出,本人集刊20余年,就杂志的收藏品种来讲:试刊号、创刊号最为珍贵,因其蕴涵的时代特征、人文、历史、文化信息等最为丰富,“珍贵最是第一声”。而若论出版单位看,以军队、公安部门所出刊物最为难觅,因其涉及军事机密、国家安全,外界人士不会接触到。有的还是以“秘密文件”形式内部发行,能閱读、接触到者极少;有的则将刊物编号、阅读后需定期回收存档的,无关者难以问津。

值得一提的是,《渤海公安》尚有许多“未解之谜”期待来日破解。该刊阅读使用者应为区、县公安局股及以上的干部,至多延伸至乡(镇)公安特派员一级;其印量目前不知,只能参考渤海区当年出版物:《中共渤海区地方史》一书中曾有透露当年“区党委机关报《渤海日报》每期印5000—12000份,《渤海大众》每期400—700份”,如此推算作为一份“秘密文件·严密保存”的公安刊物至多在500份以内,甚或更少;刊行期亦不会太长,3年解放战争局势发展变化很快。渤海区也曾抽调大批军队、地方干部南下工作,接管城市等,何况至1950年6月渤海区即撤销。另外,由于它仓促问世出版,至少有7处印刷错误。后由人工用钢笔字一一改正;除封面饰以红色外,内里亦无一处花纹、栏饰等。它的许多“未解之谜”,期待有识之士共同一一破解。

猜你喜欢
区党委公安干警匪徒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党委: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地理还是历史
中共鄂西北区党委旧址急待抢修
西藏自治区政府对自治区关工委组成人员进行调整
浅谈如何加强基层派出所日常消防监督工作
和平区人大代表慰问公安干警
长春市公安干警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不能忍
报警电话“欠费停机”太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