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抗战沦陷后的城市社会史

2021-05-30 10:48
藏书报 2021年48期
关键词:沦陷区社会史文化史

本报讯(通讯员 蒋正春)中国的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这个过去被视为人间最富庶的天堂,在抗战时遭受摧残,已不再是过去的景象。当时的报刊文章已有人以“劫后的天堂”为标题,描述沦陷后的苏州惨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问品牌新书《劫后“天堂”:抗战沦陷后的苏州城市生活》近期正式出版。本书跳出以往抗戰“抗敌”研究层面,把焦点放到沦陷区的普通民众,是一部眼光向下的城市社会史著作,从社会文化史以及市民大众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抗战沦陷后苏州茶馆、菜馆、旅馆和烟馆等四种休闲行业的分析,呈现抗战沦陷区城市生活的一个个案例,揭示战争阴霾与畸形繁荣交织下的城市生活真相,让读者看到抗战时期苏州城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此外,本书透过对沦陷区的城市史研究,试图扩大抗战史的研究视野,从普通市民大众及沦陷区百姓的生活生命体验的角度,揭示不同面向的抗战历史。

书中,作者以大量的档案公文、新闻报道、地方文献、口述史料为基础,综合当地知识分子的私人日记,细节丰富生动,充满生活气息。本书可谓是城市史、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的新近力作,为观察20世纪中国的沦陷区城市特征提供了一扇窗户。诚如作者在简体版序中写道“期待这本书能吸引学界更关心沦陷区的日常生活,当然苏州不能代表沦陷区的所有城市,未来若有更多年轻学子投入此领域,将能更丰富我们对历史的理解。”

猜你喜欢
沦陷区社会史文化史
新文化史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凸显价值:文化史教学的应然追求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红十字会
展现社会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评《宋代社会史论集》
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再思考
“振兴”的姿态与“新进”的意味——华北沦陷区长篇小说论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西方新文化史与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日常生活史与社会文化史——“新文化史”观照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
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内容及关涉问题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