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众星之千载,汇百年于一览

2021-05-30 10:48陈妍
藏书报 2021年48期
关键词:著作道教道家

陈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传统中国遭受西方异质文化冲击的社会背景下,“道”文化一方面在内部交流碰撞,开拓了新的视角与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流传海外,也得到了海外思想文化领域的高度重视和研究。因此近百年来,有关道家与道教的研究著作颇丰,涉及领域众多,运用到的研究视角也是推陈出新,但也正因为其成果显著,体量庞大,想要对其进行总体宏观上的把握难度极大,同时也不易明晰这段时期的学术探索进步之路。近期,四川大学詹石窗先生担任总主编的《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1901—2017)》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推出,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明确范围,文献宏富

作为提要类的专书,其收集资料是否足够丰富及完备是重中之重,而在此之前则需要厘清所要收集的范围,即明晰关键词的概念与内涵。《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1901—2017)》首先明确了“被提要”著作的时间跨度,主要针对的是1901年至2017年有关道家与道教研究的主要学术著作。其次,对于“道家”与“道教”的研究范围也做出了划分,指出“道家”与“道教”是相互联系的文化宗脉。关于“研究著作”的范围,《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1901—2017)》则偏向于取广义上的“研究”,将询问、资讯的提供与获得也视为研究,进而将道家与道教经典的整理注释类专书也纳入收集范围。不仅追求“以全为美”,《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1901—2017)》同时也注重“以精为上”,只有在整理并注釋的文本基础上又可以体现作者的思想、观点以及立场的著作才予以收入。

前代道家与道教研究领域的提要类书籍基本都是对道家与道教经典原始文献的提要,其“被提要”的书目都是在清代康熙朝之前,资料来源也相对集中在《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以及《道藏辑要》中,较为单一。而《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1901—2017)》一书是对1901年以来出版的各种研究道家与道教的论著的提要,从提要对象上就与之前有根本性的区别,其资料的体量、收集难度以及丰富程度都远大于从前。历经近8年的努力,在重新查阅了大量藏书资料之后,最终《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1901—2017)》收集了出自海峡两岸众多出版社,收藏于公共图书馆以及许多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包括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在内)等众多图书馆的汉文书目共1786部,并根据书目内容,重新进行分类。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虽然未将海外出版的此类著作纳入遴选范围,只酌情将海外学者在中国出版的汉文论著中影响较大者列入提要范围,但并未忽视海外在此研究领域的资料收集。在这方面,主要是对国内现有资料进行查漏补缺,尤其针对某些在1949年之前出版的,种种原因下在国内很难找到完整版本的早期论著。另外,虽然主要研究对象是1901年以来的道家与道教研究的学术著作,但在撰写提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追溯学术史,其中必然涉及古代道家与道教的各种原始文献,而书中除收集到大量的道家与道教古典著作资料之外,还特别注重古本原典,同样丰富了其资料的多样性。

体系完备,谋篇精湛

《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1901—2017)》凡6册,共225万字,根据史料价值、学术规范、理论创新三个层面,精选提要内容,从而搭建出由道家与道教历史研究、道家与道教文献整理研究、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道家与道教的特别专题研究以及道家与道教综合扩展研究五个模块构成的总体框架。根据每个模块内容的具体体量与内涵,又细分为八辑。

第—辑是道家与道教历史研究模块,主要收入的是有关道家与道教的学派、教派史的研究论著。第二辑和第三辑分别是道家与道教文献整理研究模块的甲部和乙部,其中甲部主要收入关于《老子》与《庄子》的注译与研究的论著,乙部主要收入其他四个方面的论著。第四辑是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模块,以现代学科划分的眼光来看,主要收入了道家与道教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经济思想、美学思想、医学养生思想等多学科丰富多彩的思想研究成果,并将其分为道家思想研究与道教思想研究两个分支。第五辑、第六辑和第七辑都属于道家与道教的特别专题研究模块,这里的“特别专题”指的是在道家与道教文化包罗万象的领域中最具特色的几个专题研究,即道家道教与医学养生、道家道教与文艺审美以及道教科仪音乐与法术研究。第八辑是道家与道教的综合扩展研究模块,是对之前模块收入书目的拓展与补充。

这五个模块的总体架构体现出了“整体把握,重视脉络,特色突出,宏观视野”的谋篇布局特点。首先,将道家与道教历史研究模块放在开头是整体把握道家与道教的历史进程,理清其历史脉络,有利于对整个研究领域有一个总体框架式的基础性认识,也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之后几个模块及其内部分类的排列分布。

其次,对任何思想文化的研究都离不开原始文献。文献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最重要、最直接的载体以及传播方式之一。通过对道家与道教文献的整理研究,有利于我们明晰其思想源流以及发展脉络,继而对未来的道家与道教思想文化研究方向产生积极影响。本书还专门将道教考古资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单独分出,更体现了对道家与道教文化体系源流的重视。另外,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模块紧跟着文献研究模块的布局也有利于读者能在明白其载体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其思想内涵,在阅读体验层面也充分考虑了其逻辑脉络。

道家与道教文化包罗万象,以现代学科的分类标准来看,其涉及的学科门类极其丰富,这类“跨学科”的研究也正是道家与道教文化最具特色之处,所以道家与道教的特别专题研究模块中选出的医学养生、文艺审美、科仪法术三方面就是为了突出“道”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之处。而道家与道教综合扩展研究则是将“道”文化拓展开来置于宏观层面上,将其与中国其他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与中国整体社会及文化,甚至与世界文化联系起来,进行比照,突出了丛书整体视野的广阔与视角的完备。

展现风貌,文化自信

编纂著作提要是我国学术的一个优良传统,一篇好的提要可以让读者提纲挈领式地了解一部论著,一部好的提要类的书目也能使读者在快速清楚地了解研究著作的同时,对一个研究领域有总体性的、框架明晰的认识。《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1901—2017)》第一次对我国自1901年始,百余年来海峡两岸的道家与道教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检索核查,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学术研究经验的总结,向我们展示了在20世纪初东西方文化经历交流、冲突以及融合背景下的道学研究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壮大、成果斐然的全过程。在撰写提要的工作过程中也同时建立起一个专门的道家道教研究著作的学术信息库,其中除了海峡两岸各省市不同出版机构所出版的此类著作的基本信息之外,也包含海内外古本原典的信息,为道家道教研究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文化自信,关键要突出思想内涵、彰显价值观念,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最关键的是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1901—2017)》作为我国道家与道教研究领域的最新标志性成果,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文化品牌,具有当代中国文化独有的精神风貌,对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也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文化交流互鉴彰显文化自信。

当然,作为一部大型的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的提要类专书,《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1901—2017)》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例如缺少了澳门方面的书目提要,在写作风格上不能做到完全统一,在评价上也可能存在不恰当的地方等。然瑕不掩瑜,该书作为道学研究的学术信息库,展示了中国自1901年以来百年道家与道教研究逐步发展的历史进程,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道学风貌,有助于个人修身养性以及社会道德教育,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彰显中国特色,通过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著作道教道家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西夏道教补议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