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世界读书日 请把我留在春天的阅读时光里

2021-05-30 21:33
藏书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浮世绘笔记出版社

自2021年1月起,《全国新书目》杂志社联合京东图书共同推出大型连续性“月度荐书”活动,每月召集全国出版社推荐本社新书、好书,并邀请资深专家对各社推荐图书进行专业评选,最终每月精选出7大类共计70本图书形成精品书单,在“中央宣传部出版物数据中心”数据服务平台(以下简称PDC平台)和“京东图书”网络页面重要位置同时发布。

本月起,《藏书报》受邀参与该活动,将同《全国新书目》联手,根据读者阅读需求,进一步精选,为大家呈上精读书单。

文化类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特的文具,是中国文人书写著术、抒发情怀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中国文化的承载者,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在中国文人眼里,文房四宝不仅仅是笔耕生涯的利器,更是一种文人精神的体现。“笔墨精良,人生一乐”,是中国文人的追求与向往。自由撰稿人席小丽,也是《中国地理百科》的作者,她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寻访中国文房四宝故里,记录笔记数十万字。此次她出版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里的雅事》(五洲传播出版社,2021年1月)带我们追随历史的足迹,探寻笔墨纸砚的前世今生、了解还淳返古的制作技艺,领略独有千秋的笔墨纸砚;拂去历史的尘埃,我们回味中国古代文人的奇闻轶事,窥探文房四宝的现状以及未来之路。

一字一词多诗意,一草一木总关情。《诗经植物笔记》(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年1月)是一部介绍《诗经》里的植物的笔记体读本,每种植物包含《诗经》原文、杂家题解、“我”注《诗经》、植物笔记、《诗经》注我五部分,既有诗篇背景、诗意解析,也有源流考证、植物性状和读诗感悟,图文并茂,自然文学作家韩育生和没骨花鸟画家南穀小莲联袂演绎,发现诗经里的植物之美,领略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生活智慧和精神世界的多样与丰饶。阅读此书,仿佛一段诗性和植物性灵的对话,是一次对植物美学与古典诗词完美结合的审视,在美、性灵与感动中寄放现实之外的人生。

鲁迅先生曾说:“关于日本的浮世绘师,我年轻的时喜欢北斋,现在则是广重,其次是歌麿的人物。不过,适合中国一般人眼光的,我认为还是北斋。”由日本作家大村西崖、田岛志一编著,佟一翻译的《浮世绘流派史》(中国画报出版社,2021年1月)以18个篇章详尽介绍了日本浮世绘的源流与发展脉络,以21个风格流派兴起的时间顺序排列,同时在各流派内,按名家生年降序逐一介绍其师承关系以及各自的艺术风格,勾画了一个庞大而又清晰的浮世绘谱系,修正了我们以往“浮世绘等同于锦绘”的片面认识。本书收录了东京国立博物馆、京都国立博物馆及各名家藏品,以340余幅浮世绘大家最具代表性的大幅手绘、木版画作品,生动展现了浮世绘由手绘本到木版画的过渡发展、由最初上流社会赏玩转向社会大众审美消费的过程,从而使我们更加深人地体会到日本浮世绘独有的艺术魅力。

“最好的生活就是以自己的脚步发现未知,享受和奇异物种相遇的瞬间。”博物旅行家李元胜20年来穿行于旷野,积累了数十万字的笔记和海量照片。新作《旷野的诗意:李元胜博物旅行笔记》(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一书中,作者就从这些笔记中,挑选并整理出一批精彩的考察故事献给读者。这些考察故事,涉及海南西沙群岛、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四川攀西大峡谷,有野外考察的惊喜、艰辛和戏剧性的情节,有各种动植物的精彩描写,更有作者在考察过程中的深入思考和丰富联想。同时,书中还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物种知识和生态照片。

《幸福社会的微观基础—茶叶、文化与生活》(中山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通过西藏阿里普兰县老屋的茶文化遗存引出问题和本书的关切。作者赵国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西藏民族大学从事过多年科研、管理和教学工作。书中,他以茶文化为主线,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次展现了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是社会性,它包含着未来社会的图景,核心思想是中国社会展现出的一种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念的特质,有力地回击了关于空虚、交换、幸福、权力等问题的陷阱,并且展现了西藏、阿里、普兰地区茶文旅的发展路径。

社科类

萧山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研究员斯国新著《党史可以这样讲》(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年1月)是一本面向党员干部的党史普及教育讀本,以全新的视角,将中共党史用“精神”串联起来讲解,赋予了党史宣讲的一个新颖面孔。全书共分十讲,主要内容包括:党的创建与红船精神、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延安岁月与延安精神、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解放战争与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与国际主义精神、新中国成立30年与爱国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与时代创新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等。

1949年至1966年,弹指一瞬,但“十七年文学”写就的宏大叙事,给中国当代文学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在民族精神谱上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启幕:中国的文学与文人》(现代出版社,2021年1月)收录了丁玲、老舍、曹禺、赵树理、冯雪峰、聂绀弩、王蒙、柳青、萧也牧、沈从文、张爱玲、孙犁、杜鹏程、曲波、王愿坚、茹志鹃、峻青、周立波、李準、草明、宗璞等40多位作家,详述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创作生涯,对他们的成名作品及代表作品进行了客观的评价,重点赏析了他们在“十七年”时期创作的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构成了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启幕史。

北宋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号称盛世;二是军事积弱,立国一百六十多年即被金所灭。出现这样的历史现象,与北宋实行的“崇文抑武”国策有着密切的关联。《武士的悲哀:崇文抑武与北宋兴亡》(重庆出版社,2021年1月)即是一部从“崇文抑武”视角,系统梳理北宋治国实践、揭示北宋兴亡的宋史作品。作者陈峰爬梳《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及野史、笔记等大量宋代原始资料,以有血有肉的案例,流畅的语言,层层深人的分析推理,探究北宋崇文抑武国策下文武权力结构的畸变,揭示了北宋兴亡的深刻历史教训。

呈现大航海时代的文明碰撞,解读全球史视野下的中国历史变局。《历史的变量:海洋视角下的中国历史》(现代出版社,2021年1月)以海洋与海权的视角来讲述中国历史,站在公元1500年前后人类历史这个重要分水岭,观照中国国运与中国历史的演变轨迹,解读海洋因何成为中国历史演进的关键变量。全书内容涉及从春秋时期到元代的中国航海简史,郑和下西洋,明代中葡、中荷的兵戎试探交锋,郑成功收复台湾,明万历年间抗日援朝,明清海禁,中英贸易的失衡及鸦片走私,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日本的近代化进程(涉及倒幕运动及明治维新),晚清北洋舰队的建设及甲午海战的溃败。四色珍贵历史图片,给读者以沉浸式的历史情境阅读体验。

冰上丝绸之路指的是穿过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冰上丝绸之路》(山西经济出版社,2021年2月)一书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冰上丝绸之路”倡议,介绍了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的背景、中国“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战略意义与建设构想、“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预期效益、“冰上丝绸之路”倡议下北极相关国家的博弈、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等方面的内容。对北极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状况进行全面把握与评价,对形势进行的正确判断与预估,理清构建“冰上丝绸之路”需解决的主要课题。结合各国的资源状况与北极战略,探讨中国与各国进行合作,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可能方式与途径。

猜你喜欢
浮世绘笔记出版社
我等待……
浮世绘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浮世绘
浮世绘
石油工业出版社
月月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