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课程思政方法探讨

2021-05-31 02:15秦广军
科学咨询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话语育人

秦广军

(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 北京 100101)

高校是青年人高度集中的场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年是国家与民族前进与发展的动力,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这一新形势下,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优秀专业人才。

当前,“互联网+”的时代的信息传播与获取的方式及其内容极大丰富,尤其与教育的融合,在丰富学习资源和授课方式的同时,也充满了各种正面的、积极的和负面的、消极的,以及真实可靠的和虚假不确定的各类信息。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人际关系的构建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但是,正如“求是”网评中所言:“互联网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是社会进步的潮流所向,更是未来中国的机遇所在”[1]。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和主要执行单位的高校,如何适应这种环境并有效开展和推进思政工作,正如教育部“聚焦高校思政教育”专栏的编者按所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是摆在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2]。如何解决好这道“难题”,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就成了摆在高校专业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责任与时代需要。

本文通过剖析互“联网+”对教学和学生的影响,结合我们的教学经验,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下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结合的方法。主要内容如下

(1)针对“三全育人”要求,从教学过程的分析入手,提出了一种“三全育人”的具体方法,具有更好的可实操性,更有利于三全育人;

(2)针对思政元素与教学话语的结合方式,提出了“两个内容,四个维度”的思政方法,尤其相容性对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配对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一、“互联网+”对学生德育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环境下,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运用,传统行业得到了优化、升级和转型,从而可以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最终获得不断的新发展。“互联网+”与高校教育的结合,使得教育理念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学手段从单调走向多元,校园文化也比以往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在“互联网+”积极性的另外一面,则各种腐朽、落后、有害的信息也在通过网络大量传播,对学生的德育养成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学生时代正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建立完善,偏颇的、错误的、反动的、不合国情信息和思想极易侵蚀学生德育培养。

这些都将导致一些学生沉迷网络,道德认知模糊,法律意识淡泊,易受到诱惑,自我保护意识缺失,身心成长与三观形成都受大了极大影响与冲击。此外,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也容易引发大学生的道德和信仰危机[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既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三全育人”,为高校实现这一根本任务指明了实施途径,如何去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就需要广大高校教师积极去探索和实践,去完成全社会所赋予的“高校教师的职业目标与使命”[4]。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课程思政方法

如何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手段,优化、升级课程思政过程和方法也需要进行新的创新。在本节,本文将从什么时候说、怎么说,即思政元素的融入时机和教学话语,从教学过程和教学话语两个方面来探讨,互联网+环境下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方法。

(一)教学过程与思政元素

教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为了不断发展,由年长一代不断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经验传递给年青一代的知识传递过程”[5],而教学过程则是教育过程的特例,尤指发生在学校的教育过程,是指“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其时间流程,由相互依存的教和学两方面构成。”可见,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主要过程,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思政元素融入时机,尤其在互联网+这一新环境下。

我国当前最基本的教学过程理论是刘克兰提出的六段论,包括,动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和评价。在我国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占主导地位,是学生从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到形成技能的过程。六段论中,“动机”指激发学习动机,唤起求知欲与兴趣,通常是为知识点的导入作铺垫,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感知”指知识点的具体、生动且丰富的表现,从教师角度来讲通常是对知识点的讲解,从学生角度来讲是对知识点的获取,“理解”指对知识点的原理、规律等的认知,从教师角度来讲是对知识点的剖析,从学生角度来讲是对知识点的接受及其思维过程。“巩固”是指对所获得知识点的掌握过程,以避免对间接知识的遗忘;从教师角度来讲就是要带领学生复习、布置作业或测验等;从学生角度来讲就是学生的自我复习、完成作业和参加测验等。“运用”是指对所获得知识的练习和实践;从教师角度来讲是布置作业、测验或综合实践等;从学生角度来讲是完成作业、参加测验并具体实践。“评价”是所获得知识的掌握、运用程度的考察和评估;从教师角度来讲通常就是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测试、测验等,从学生角度来讲是要完成测试、测验,以检验对所获得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各个教学段处于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交互方式、程度、主体也都略有差别。在“动机”阶段,以教师为主体,引导和带领学生逐步进入要讲解的知识点;在“感知”和“理解”阶段,双方均为同等重要的主体,且师生双方有密集的行为和思维上的互动;在“巩固”“运用”“评价”阶段,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

从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分析可知,在“动机”“感知”和“理解”阶段是师生交互较多,教师主动性也较多的阶段,比较利于融入思政元素,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入时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各类在线教学软件和平台的应用,诸如MOOC课堂、蓝墨云班课、微学堂等在线课堂管理类软件,以及企业微信、腾讯会议、华为WeLink等在线会议软件,微信和钉钉等社交软件也从单纯的社交功能变成起到了一定的班级和课堂管理功能。师生交互的方式更加丰富,时间边界、人际边界也逐渐模糊和扩大,使得教学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课堂+网络,从而思政元素融入的时机较之传统教学过程也在扩大,可从“动机”“感知”“理解”三段延伸到包括“巩固”“运用”在内的五段,教师主体也可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互联网+环境下思政元素融入时机的变化

在图1中,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将教学过程从课堂内扩展到了课堂外,就可以全过程、全天候的开展思政教育,适时融入思政元素,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了手段和便利。不仅在授课过程中可融入思政元素,也可在课后通过教学软件融入思政元素。另一方面,除了专业课教师,其他有需要的教师也可以介入并参与到专业教师教学过程中。观测、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适时开展思政教育,实现专业教师和专业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为全员育人提供了良好的手段。例如,可让辅导员或专业的思政教师介入,这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是难以或者不能长期做到的。但是,也应该注意到,由于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的变化,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自然接受,引导并使之适应就需要教师格外注意。如何利用好互联网+环境带来的新变化,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多方位探讨和实践的问题。但是基于我们的教学经验,与时俱进,合理融入,它必将可以极大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

(二)教学话语与思政元素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立德和树人。处理好立德和树人的关系,才能真正把科学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培养等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对专业课教师来讲,融合立德和树人的重要手段和桥梁就是教学话语。

教学话语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话语表达形式、话语内容、话语平台等,直接决定了教师是否可以准确无误的、有效率的把所要讲授的内容传达给学生,并被学生所接受。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学生获得知识的手段和内容更丰富、更广泛、更快速,良莠不齐,先进与糟粕并存。一方面,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负面效果;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主性增加,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并且批判性更强。教学话语是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间的桥梁,思政教育的效果与教学过程中的话语运用息息相关,这就对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话语的运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维持主流文化、保持意识形态,更要讲究教学话语的逻辑性。

为保持教学话语的逻辑性,我们将其总结为专业知识的专业性、思政元素的可信性,话语本身的吸引性和思政元素与教学知识间的相容性,简称为“两个内容、四个维度”,两个内容是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四个维度是专业性、可信性、吸引性和相容性,如图2所示。

图2 教学话语中的逻辑性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知识的掌握是形成技能的基础,技能的形成又有助于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有足够深度和广度,专业知识的讲授要具有足够专业性,也就是尽可能用专业的语言讲授专业的知识。思政元素也要具有足够的可信性,也就是说来源权威而非道听途说,内容真实可靠而无加工、无放大和缩小,这点需要慎之又慎。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具有比以往更多的知识获取渠道,价值观的多元化与更强的批判性也使得任何在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方面的差池都可能诱发问题,反而适得其反,尤其要注意被有心之人利用。教学话语本身的吸引性主要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虽然不可能每个老师都是演讲家,但是无论是专业知识的讲授还是思政元素的融入,都需要教学言语要生动、活泼、形象,不仅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能传达真善美,也就是不仅传知,也要传情,“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感染性和生动性”[6]。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吸引学生,达到树德立人的目的。相容性指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相容,也就是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能够平滑的、自然的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或者说能够从专业知识的讲授中平滑的、自然的引出思政元素,切忌生搬硬套。生搬硬套不仅不能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关于相容性,基于我们的教学经验,目前总结了如下三种:

(1)自含。指所讲授的专业知识本身就富含思政元素。比如,我们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中讲解处理器发展的时候,自然就会讲到我国在处理器发展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思政元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蕴含。指所讲授的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并没有表面上的关联性,但可从专业知识的讲解过渡思到政元素。比如,我们在《操作系统》课中讲解操作系统种类时,讲到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及其技术主要还是在欧美地区,极易造成我国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被卡脖子,从而过渡到高端技术主要还是集中在欧美地区,使得我国必须重视研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和技术,必须大力发展自主可控的高端技术。

(3)相似。指所讲授的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并没有表面上的关联性,但具有可比性、可联想性。比如,我们在《操作系统》课中讲解作业调度系统时,讲到丰繁复杂的应用程序都必须接受调度系统的统一调度规则、合理安排,才能使得复杂的计算机系统井然有序的运行并发挥出强大性能和功用,否则就会导致系统紊乱。这就好比复杂的社会体系必须要大家都遵纪守法,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享受自由和行事,才能有安定、祥和、团结的社会环境,才能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能,否则就是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这种相容性可以用来指导思政案例的选择,以及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高效结合。通过构建这种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间的逻辑性,我们希望可以有助于缓解教育新载体下“外部灌输与自我觉悟之间的矛盾”[7],将强制灌输、被动学习转向自我觉悟、主动学习。目前,我们也正在这方面进行实践,实践经验表明基于这种相容性可以很好的指导思政案例和专业知识的配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极大丰富了信息传播与获取的方式及其内容,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对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专业课教师。如何把握和利用好这个条件,发挥“互联网+”的正能量,切实做好“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工作,就需要我们去认真分析和探讨“互联网+”环境下的课程思政规律,巧妙且平滑地融入思政元素。

本文通过剖析“互联网+”对教学和学生的影响,结合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总结出两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分析了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方式的新变化和可能,提出了一种“三全育人”的具体方法,具有更好的实操性,更有利于三全育人。其次,分析了思政元素与教学话语的结合方式,提出了“两个内容,四个维度”的思政方法,尤其相容性对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配对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目前,我们也正在基于本文探讨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也期冀可为高校“互联网+”环境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话语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