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其他省市“双创”平台建设的经验借鉴

2021-05-31 02:57张馨
新西部 2021年4期
关键词:双创创客发展

张馨

从北京海淀模式到深圳南山经验,再到海尔集团的海创汇创客平台,这些省外“双创”平台建设的经验,都能够为陕西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陕西在“双创”平台的建设中亟需推动企业主导模式的快速发展,应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调整其运营和管理办法,助推“双创”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陕西双创环境持续改善,孵化体系不断完善,创业孵化绩效明显,双创活力不断激发,为促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总结省外“双创”平台建设的经验,能够为陕西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加快陕西双创示范基地以及国家级众创空间建设,使其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北京海淀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经验

北京市海淀区于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结合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推动以科技型创新创业为引领的“双创”升级发展,为全国“双创”发展提供了“海淀模式”“海淀经验”。主要有以下做法:

1、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培育创新雨林“生态圈”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依托政务区块链运行平台建设认证链、证照链、事项链三条基础政务区块链,为企业开办“再加速”;在全市率先开展“集群注册”试点。优化知识产权环境。探索科技成果“批量转化”的新模式;全面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实施知识产权领航企业发展计划,开展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服务。优化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帮助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经济。

2、聚焦“双创”主体培育,构建融通发展“合伙人”

支持驻区央企搭建“双创”平台,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深化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启动实施“创新合伙人”计划培养一批具有高度粘性、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构建“大学与大学协同、大学与产业协同、企业与行业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首都知识经济与地方产业经济协同”的新型研发平台发展新模式。

3、聚集“双创”要素集聚,打造科技创新“出发地”

重点支持“高精尖缺”产业和战略性、国际化、紧缺型、复合型顶尖和领军人才。打造面向全球的人才支撑平台、国际青年来华创新发展第一站中关村大街全球创新社区。将优秀企业家纳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创新系统,实施创新型科技企业创始人“薪火共燃”培育计划。进一步完善“耐心资本”服务体系。会同银保监局设立全国首家小微企业续贷中心——北京市企业续贷受理中心,探索债权融资新模式。搭建基于区块链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创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确权及合同履约监管。

4、聚焦“双创”政策创新,打造先行先试“试验田”

贯彻落实国家“双创”政策,强化区级层面政策集成和創新,推出“创新发展16条”,形成多层次“双创”支持体系。积极推进政策先行先试。先后发布支持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发展的“海淀智能网联汽车十五条”“海淀人工智能十五条”;在全国率先开展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投贷联动、税银互动等试点;率先在全市开展投资项目四阶段并联审批试点。

5、聚焦“双创”文化培育,激发创新动能“活力源”

培育高端“双创”品牌活动,举办创响中国北京站、中关村创新创业季、创启未来国际创业大赛等富有海淀特色的创新活动。启用中关村创业大街创新展示中心等一批创新展示载体,拓宽创新交流展示空间。海淀驻区高校全部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全面铺开。

深圳南山区“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经验

深圳市南山区在2016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2019年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评估中位列城区类第一。南山区着力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制度、市场环境和平台支撑体系,辖区内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极大地释放了“双创”活力,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主要有以下做法:

1、打造服务型政府

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服务“双创”的能力和效率。通过高标准建设创客服务窗口,强化政务服务部门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协同联动,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一中心两平台”(企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在线、科技金融在线),形成“双创”信息资源的集中发布模式。深化行政审批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创业创新活动的干预,营造有利于“双创”发展的市场环境。多措并举降低“双创”主体空间成本。以政策为抓手,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的方式,满足“双创”主体对低成本空间的需求。

2、完善“双创”政策措施

贯彻落实国家支持“双创”主体发展的优惠政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优势,支持深大、南科大等高校建立健全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促进人才流动,建立以企业、市场认定为主的人才评价标准和以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贯彻落实国家支持“双创”主体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切实提高财税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确保“双创”企业及时享受税收优惠。探索先行先试改革举措,积极探索便利化、低成本的众创空间发展政策。探索区域性股权市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科技金融支持创客发展。

3、鼓励“双创”投融资发展

增强科技金融产品放大效应,鼓励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在完善已有金融产品基础上,推动金融机构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拓宽“双创”主体的融资渠道。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双创”,提升各类创投基金支持“双创”发展的能力,形成以市场资本为主导的“双创”投融资体系。完善“双创”投融资服务体系,以金融软性服务和硬件载体空间共同支撑“双创”主体发展。

4、优化“双创”生态环境

加快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打造多样化、多层次、社会化、专业化的“双创”服务生态体系。推动众创主体发展模式多样化,鼓励各行业龙头领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等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多样化的众创发展模式。打造众创空间标杆,继续推动众创空间向纵深发展,鼓励各类主体在重点产业细分领域建设多元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众创空间。构建多层次众包服务体系,促进“双创”主体通过互联网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的创新协同,营造创新共享新生态。稳健发展“双创”众筹平台,积极发展实物众筹和股权众筹,鼓励辖区内众筹平台支持“双创”发展,有效拓宽金融体系服务“双创”新渠道。

5、厚植“双创”文化

促进“双创”文化活动品牌化,办好国际创客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周深圳会场等活动,加强整合创业服务资源,为创新创业者搭建沟通、交流、合作、服务的平台。积极推广南山“博士论坛”“院士讲堂”、创友会、创业大沙拉等“双创”文化活动品牌的经验做法,形成示范效应,打造更多的“双创”教育、培训等文化活动品牌,活跃“双创”氛围。推行创新创业荣誉制度,以典型模范激励“双创”主体,形成全社会崇尚“双创”优秀企业和人才的氛围,提升“双创”文化软实力。按照“1+N”模式建设“双创”展示体验空间,形成1个主馆与N个分平台紧密互动的“双创”文化旅游线路。借助“互联网+”技术,做好“双创”元素“线上+线下”一体化宣传推广。健全“双创”教育体系,加强对创客的素质培育和创业辅导,形成多层次的“双创”教育体系,增强“双创”主体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6、推动双创人才“蒲式生长”

结合南山特点,鼓励精英创业带动创新,草根创业促进就业、海归创业增添新动力,全面营造有利于“双创”人才发展的“蒲式生长”环境,进一步提升南山人才竞争力。支持科技精英创业,完善人才流动制度,最大限度激发释放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双创”活力,实现“双创”人才多渠道供给。支持大学生创业,以高校为依托,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加强创业实践与创新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技能。大力推动海归创业,进一步落实南山区人才发展“领航计划”,安排专项产业发展资金,支持获得认定的“千人计划”人才、海归人才开展创业活动,让海归成为推动“双创”工作的重要力量。

海尔集团-海创汇创客平台的建设经验

海尔集团-海创汇是首批国家级“创客空间”,并入选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全国首家官方认证的瞪羚、独角兽企业加速器,是海尔集团由“制造产品”向“孵化创客”转型的孵化平台,也是开放的共享式创业平台。依托海尔生态产业资源及开放的社会资源,在全球布局40个创业基地,为创客提供包含投资、学院、供应链、渠道加速、空间、工厂、创新技术等一站式孵化服务,成为了一个全球创业者的加速器平台。主要有以下做法:

1、完善的创业培育体系

依托海尔大学打造海尔创客学院。海尔大学与清华经管EMBA教育中心、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产学研合作基地、青岛市青年创业孵化试点基地、青岛市中学生创客教育实践基地以及百度、淘宝、京东、乐视、小米科技、暴风科技等20余家互联网资源建立合作,吸引20余名外部专家担任创客学院客座导师。创客学院能够为创客提供创客公开课、创业训练营、创客模式输出、创客联盟、创客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创客能力。2015年启动海尔互联网+创业训练营项目(IMTP),通过创业交互、Open Week、创业调研、智能制造进阶及专业加速孵化这五个主要阶段,加速培养海尔创客后备人才。

2、打造成熟的智慧空间解决方案

建立实体创客智慧空间和网上创客智慧空间,创客智慧空间生活服务平台承接“互联网+住居”战略布局,创新“社区平台+社区服务+社区大数据”服务模式生态圈,整合海尔全智慧产业链资源及行业大品牌战略服务资源,搭建海客会智慧社区生活服务平台,下设八大战略业务单元,并依托平台大数据,拓展社区服务市场。

3、开放的试制和加工基地

海尔创客工厂基于海尔试制基地和数字化加工基地建设,可为创客及小微企业提供注塑、钣金、吸附发泡模具试制、打件等专业化服务,涉及家电、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航天军工等领域,并且为创客团队提供加工设备、装配工具、工作场地、电脑、网络、系统、水电气暖等软硬件设施,能够为创客的创新创业提供充足保障。目前除了公司自身的加工装配团队外,已有3家试制和加工创客团队在线创业。

4、全面的创业服务支持

创客金融平台面向创业小微企业提供服务,业务领域涉及消费金融、融资租赁、小额贷款、金融保理、资产交易、支付、互联网金融、创投基金、财务公司。目前,为869家小微公司提供涵盖12大模块的财务和金融支持服务,领域涵盖制造、物流、地产、金融、电子商务等。

5、助力平台实现标准化发展

2020年9月海创汇发布了联合三一集团、一汽集团、中国金茂、京东智联云、新希望、阿里云创新中心、韵网、小米谷仓等十多家大企业共同参编的《大企业共享创业平台标准》升级版,为大企业共享创业平台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参考。大企业共享创业平台是以创业人才、产业资源、资本等创业要素的开放共享为基础,旨在以推动大企业实现内部创新孵化、转型升级和外部创业企业获得产业加速、资本赋能,以产业生态的开放共创为前提,搭建的孵化、投资、交易等融通发展机制驱动的开放式创业平台。平台标准的发布,对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探索适应新经济模式的产业孵化和智能孵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總体来说,从投资运营模式看,目前的“双创”平台可以分为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和政企共建模式。其中政府主导模式起步较早,优点是资源整合能力强,建设速度快,能够很好地保障平台的公益性;缺点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对财政资金依赖性强,市场化运营能力差,往往缺乏有效的运营模式,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企业主导模式贴近市场,专业性强,运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缺点在于平台建设发展资金不足,资源整合能力不强,服务能力和共享性不足。由于政府和市场对接能力不足,政企共建模式目前正在探索中,其优点是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优势,快速形成平台的服务能力,缺点是运营维护成本高,管理能力要求高。陕西在“双创”平台的建设中亟需推动企业主导模式的快速发展,应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调整其运营和管理办法,助推“双创”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简介

张 馨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双创创客发展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