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专业校企合作德技并修育人模式

2021-05-31 10:33江兴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8期
关键词:芜湖顶岗校企

[摘           要]  为把我校农艺专业办出特色,本着“校企共育、教学共管、成果共享”的原则,实行校企合作德技育人模式。该模式的做法是三位一体育人;知行合一,体验成功;校企合作开发农民培训教材;共同研制实习标准。其结果能达到校、企、生多方共赢的培养目标。

[关    键   词]  农林专业;校企合作;德技并修;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8-0014-02

一、校企合作育人政策及理论基础

(一)政策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为落实国务院、安徽省人民政府产教融合的意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德技并修育人模式。

(二)理论基础

职教先驱黄炎培先生提出“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原則,这为校企合作育人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校企合作育人内容

(一)合作企业助力农业技能大赛

2015年开始,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农林牧渔类设置了“蔬菜嫁接”赛项,其中嫁接用的砧木苗和接穗苗从播种到出苗需要有专人调控温湿度,此项任务可以有偿交付给农业公司来承担,如芜湖机械工程学校2019年9月就和“合肥市田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从公司购买砧木和接穗苗,供学生赛前集训所用。

1.合肥市田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介①

合肥市田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集瓜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优质瓜菜标准化生产、销售,集约化育苗、观光采摘、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公司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占地面积320亩,其中生态垂钓水面积30亩,集约化育苗自动控制连栋大棚10亩,塑料大中棚设施生产面积220亩,大田用地60亩。公司的运作模式是公司+中职学校+农户+品牌,曾被中央电视台、合肥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

2.校企合作过程实录

2019年1月芜湖机械工程学校为了培养学生蔬菜嫁接操作能力,采用企业订单育苗、学校按需采购的方式合作育人。

(二)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企业为了可持续发展,探索与芜湖机械工程学校农林专业名师工作坊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如芜湖机械工程学校与江腾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1500亩的生产实习基地,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

1.芜湖江腾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简介②

芜湖江腾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高平宏,公司坐落于繁昌县孙村镇汪洋村,注册资本360万元,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中职学校”为运行模式,公司采用“互联网+”的销售方式,实现利润最大化,公司还成立了繁昌县江龙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发家致富,合作社成员已达500多户,公司创建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站1个,为繁昌居民食用无公害的绿色蔬菜筑起一道安全阀。

2.聘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标准的制定

芜湖机械工程学校聘请公司经理高平宏参与农林教学标准的制定,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校企协同德技育人经验做法

(一)三位一体育人

即采用“理论教学+实训+生产实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根据农时让学生参与蔬菜生产的育苗、栽培管理、收获、贮藏保鲜等各个环节。具体来说,农林专业学生一年级的识岗、二年级的练岗在实训基地进行、三年级的顶岗在农业公司进行,运用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热爱“三农”的情感和振兴乡村的责任感。

(二)知行合一,体验成功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比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学校可以请合作农业行业专家亲手教学生制作病虫害标本,知行合一,学生才能体验成功。

(三)校企联袂开发农民培训教材

例如芜湖机械工程学校江兴龙名师工作坊编写的职业农民培训教材《种子检验技术》,该教材根据农作物种子繁育员考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编写而成,并聘请繁昌县、芜湖县、南陵县农委、铜陵市农委等行业专家参编,凸显专业与产业对接的编写风格。

(四)校企共同研制顶岗实习标准

按照专业与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邀请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企业专家与中职学校共同研制本校的农林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标准分为实习时长、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实习企业、实习成果、实习管理六个方面。

(五)校企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1.建立稳定的共建机制

组建由学校、县农业农村局和农业企业的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设置校企合作委员会活动记录册,农林专业课教师定期参与合作企业智能化温室、农产品检测站、休闲农业园的规划方案制定;校企共同拟定共建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共同编写实训课讲义。形成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

2.顶岗实习校企共管

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校企共同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标准》,实习时学校为学生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校企按照考核标准规范中职学校实习生管理和服务(见表1、表2)。顶岗实习企业考评分占比70%,学校考评分占比30%。

3.核心课程的共同开发

根据花卉园艺工、蔬菜园艺工、农作物植物员等岗位所必备的核心能力要求,聘请农业专家建成精品课程蔬菜绿色生产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校企共建的精品课程方可具有区域特色。

4.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共同制订

完善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课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家长等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由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务处和农林专业名师组成的三级评价机制,从出勤率、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能力、上交作品、实习成果等多维度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企业评价权重占30%,学校评价权重占70%,校企共同评价,才能对接农业行业人才要求。

5.教师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即在学校选拔1名农艺专业教师为专业带头人,聘请1名行业高级农艺师为行业带头人,发挥双带头人传、帮、带的作用,塑造一支德技双高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制订激励政策,提升团队研发能力。

四、共建成效分析

校企合作拉动了合作企业的发展,芜湖江腾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黄秋葵、丝瓜、白菜、苋菜、豇豆、蕹菜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18年公司经理高平宏荣获芜湖市“创业之星”殊荣,市政府每年给予10万元资金资助。在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中,学生亲自实践了蔬菜嫁接防病的環保技术,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实现了校、企、生共赢的目标。

五、体会与思考

校企合作的短板是中职生的担当意识不强,学生参与农业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故合作企业持消极的态度接纳中职生实习。校企要想深度愉快合作,必须让企业收获经济效益,学校收获人才效益,建议学校从农林省级示范基地专项经费中挤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来补偿科技含量高的合作农业企业,县政府也可以给合作的农业企业在税收及评选职业农民“创业之星”时给予更多的倾斜政策,为校企合作常态化保驾护航。

注释:

①合肥市田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李青供稿

②芜湖江腾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高平宏供稿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芜湖顶岗校企
进击的芜湖
进击的芜湖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郑州测绘学校就业形势好一名学生可选五个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