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工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021-05-31 10:33丁国栋丁晓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8期
关键词:技工工匠院校

丁国栋 丁晓峰

[摘           要]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职业精神,是在职业发展中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在技工教育中,培养其工匠精神是主要的培养路径,也是企业和学校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结合工匠精神的相关概述,来分析在技工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    键   词]  技工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8-0030-02

工匠精神中,工匠是指具有专长工艺的匠人,也是指技艺精湛的人,其中包含石匠、木匠和铁匠等,如我国木匠鲁班、布业始祖黄道婆都属于优秀的工匠。这些工匠的集中特点在于都拥有满腔热血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工作产品品质的追求,这也是职业道德最高境界的整体表现。而在技工教育中,其教育主要目的就是培养高尚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也是工匠精神最为重要的体现。在技工教育中融合工匠精神,不仅是现实教育的需求,也是企业和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工匠精神

在我国,工匠精神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传承。孔子认为,君子不可只学习一门或者多门手艺,也不能将求职认为是发财致富的手段,应当在如此复杂的世界环境中,结合目前的发展形势,来以不变应万变,并且只有将天道修为与本心合一,才能够保证自身存在信仰,才能够有驾驭各种复杂事物的能力,以此来齐家、治国和平天下[1]。而在现代教育中,结合国内外各个文献综述分析,总体而言,工匠精神就是指崇尚劳动、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和创新进取等精神的表述。其主要内涵在于在工作实施过程中,从业者应当对自身工作具有严谨对待的心理,将所生产的产品独立负责,独具匠心,并且在工作中体现自身的职业态度与精神。而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技工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结合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培养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人才。所以在目前的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将教育的主要任务定位为社会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基础。而技工教育需要將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教学重点,培养现代化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这也是现代经济和现代教育所被赋予的重要使命,也是现阶段技工院校的重要教育责任。

二、工匠精神在技工教育中存在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

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已经有40年之久,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工匠精神培养制度,并且也没有培养工匠精神的习惯。而在近些年的教育和企业发展中,已经有100多家企业进入全世界500强范围内,从供应短缺到生产产能过剩,各个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在飞速增长[2]。而就是这样的经济发展状况,却在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等方面的教育方面有所欠缺。另外,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是在具体的制造业方面面临较大困难。所以要想实现我国工业能力增强的效果,需要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而在此期间,就需要掌握生产中的一些细节,并且在提升产品品质方面做好关注,创造品牌效应,打造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独立国产品牌,这样才能够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为中国制造创造更加广阔的出路。在此背景下,将工匠精神融入技工教育中,能够结合技工教育来实现大国工匠的风范和培养目标。

(二)企业发展的重要需求

在对大量长期发展的企业调查中,如中国同仁堂药业,其保持长期发展的重要秘诀就是基业长青,并且这些企业文化的根本教育在于培养员工的工匠精神。很多员工在这些企业中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并且将这件事做到极致。这样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员工匠心十足。匠心其表达的涵义不仅是需要员工具有超高的工匠技艺,同时还需要员工具有工匠的信仰与情怀,这样才能够真正将工匠精神融入员工的内心深处。而在企业发展中,当其核心转变为工匠精神的时候,员工就会将这种精神融汇到自身的灵魂中,做到爱岗敬业,将每件事做到极致,精益求精,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技工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实施学生培养的同时需要其全面掌握工匠精神的要领,在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认知下,企业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员工的培训成本,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融入企业的发展中,在员工自身快速成长的背景下,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三)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就业的重要保障

作为技术人才的培养摇篮,技工学校在教育中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教育理念,其主要的教育理念在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岗位的生产与管理。但是在技工院校中,大多数学生都是初中毕业,其本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尚处于初步建设阶段[3]。而对于一些学习兴趣不高、不良习惯较多的学生而言,不仅需要教师培养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需要教师能够结合目前社会与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背景来让学生学会脚踏实地、厚积薄发的工匠精神。只有将技能与工匠精神培养融为一体,才能够使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精神与牢固的职业信念,这样保证自身的职业道德与才能共同提升,进而满足自身日后的职业选择需求。

(四)技工院校长期发展的重要需求

在我国,技工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具体的教育中,应当将其与人才培养以市场建设为主要导向,将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明确,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理念与文化需求,在人才工匠精神培养方面注重学生的素质与技能培养,这不仅是技工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也是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社会责任。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人们对于产品质量要求在逐渐提升,而所培养的具有工匠精神的技工院校学生将会受到更多企业欢迎,这样在学校输出人才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其招生问题也将迎刃而解,进而促进技工院校长期稳定发展。

三、在技工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路径

在上述工匠精神与其融入技工院校教育的重要意义相关分析,本文提出几点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具体路径,内容如下。

(一)学校文化建设融入工匠精神

在目前的学校文化建设中,其包含文化氛围建设与人文环境建设两种形式,而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全面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的心智,同时也能够在全方面的培养中,促进学生良好“三观”的形成。但是在具体的工匠精神培养中,不能够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逐渐的发展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和职业习惯[4]。因此在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同时,可以以校园活动建设的形式来进行。如举办手抄报大赛、主题班会或者歌唱比赛等,并且也可以结合校园建筑外墙的相关工匠事迹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可以将一些历史中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来为学生讲解,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榜样。经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能够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内心中,体现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和行动中,进而实现学生职业精神的科学培养。

(二)促进师资力量的提升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虽然素质教育强调“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仍然需要占据主要的教育地位,进而利用自身的文化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来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力争将学生培养成专业的素质型人才。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直接将影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因此校园内部应当重视师资质量问题,提升总体的师资质量,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一支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精益求精职业品质与职业创新能力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影响着学生的职业教学和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追求[5]。其次需要校园建立教师代职平台,并且与优秀的企业进行通力合作,使教师能够得到代职锻炼的机会,让企业中独有的工匠精神影响着教师工作,进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另外需要教师队伍中每一名教师都应当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和优秀的职业品质,使优秀的企业精神能够在学校教育中得到科学的推广,进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新一代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

(三)将工匠精神融入艺术教育中

在我国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艺术教育只是在人们茶余饭后可有可无的一种形式。而从相关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一个人的感性素质能够影响其对于产品品质的追求。而对具体的产品品质内容而言,其包含功能性与感性的质量,其中感性质量也是审美问题的相关描述。而在目前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感性质量应当是一个产品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相互融合。而在过去人类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在各种原因影响下,人们只注重与产品的实用性和廉价性,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在逐渐升高,除了关注其实用性之外,还需要注意其美观的设计要求。如手机的购买,人们在关注其实用性能之外,更加关注其外观与工艺的设计。所以在日常的技工教育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在教学计划中加入一些艺术元素,如美术、音乐等课程,强化学生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素质培养。艺术具有启发学生灵感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在实际教育中,应当结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技术转变为艺术,既能够尊重事实也能够敢于创新,这样在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基础上,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在工匠精神的培养方面,其主要培养目的在于职业精神的培养,而作为专业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技工院校培養人才需要将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的培养理念和核心,结合社会发展与企业的发展需求,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在适应时代发展的基础上,为我国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娇莹.浅谈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J].汽车实用技术,2019(24):204-205.

[2]李金梅.浅谈工匠精神与技工教育的融合[J].职业,2018(36):29-30.

[3]谷金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以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例[J].职业,2018(33):26-27.

[4]蔡春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中工匠精神的有效渗透[J].中外企业家,2018(27):166.

[5]蔡贤濠.浅谈“工匠精神”对东莞技工院校学生教育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18,16(6):160-162.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技工工匠院校
90后大工匠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从技工到英雄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光影视界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
致敬!老工匠
技工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