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2021-05-31 20:57欧阳白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8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学活动中职

欧阳白虹

[摘           要]  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学生的学习重点一般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然而数学学科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性学科,也必须引起重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职数学教学需要针对以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改进,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8-0074-02

在中职院校中,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本身具有的抽象性特点使其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心理,对数学学习感到抵触、厌恶,从而导致数学能力上的短板。本文立足于课程标准,针对以往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教学策略上的改进方向与具体途径,以打造高效的中职数学课堂。

一、针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具体化

中职学校中的数学教学活动需要符合最新的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愈加重视数学课堂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如:空间觀念、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创新意识等。以下就推理能力一项做具体分析。研究数学命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类比推理,该方法对学生的归纳、分析、推理能力有较高要求。在往年的试题中,频繁出现过类比推理的题型。

例如这道题目,就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及推理能力,学生在思考这道题目时,需要从较为简单的平面几何知识出发,类比推理到较为复杂的三棱锥立体图形上来,通过分析题干,可以发现题目条件给出的是平面几何中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式,那么推导到立体几何中来,则反映为面与面之间的关系,题干中同样对此做出了提示,再观察等式“AB2+AC2=BC2”,很容易联想出答案:S2△ABC+S2△ACD+S2△ADB=S2△BCD

这就是知识迁移在试题中的具体体现,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就要重视学生此类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知识之间本就存在潜在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建立起数学结构体系。

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将数学知识以及解题方法教给学生,教学目标中还应该包含对学生具体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学会数学”向“会学数学”转变。

二、实施翻转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采取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但是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笔者主张近年来逐步在职业学校中应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由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并在之后的数十年里被学术界各位专家、教师不断完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不断改进,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可以借鉴翻转课堂模式的一些经验。首先,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固化观念,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始终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录制分享一些教学视频、课件等学习材料,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节约出来的课堂时间则可以用来互动交流、答疑解惑,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翻转课堂就是在课前完成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而这种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课前阶段,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在网络平台自学,达到以往课堂面授的效果,以及现在的课堂上师生之间能否有效互动,真正为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适当参考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意见,了解他们对于课前视频学习方式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于课堂上答疑活动的开展方式有哪些具体建议,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构建者,而教师则起到组织、指导的作用。

1.一般的,函数( )叫作指数函数,其中( ),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 ),值域为( ),其图像过定点( )。

2.指数函数y=ax(a>0且a≠1)的图像的单调性:

当a>1时,在R上为( )函数,当0

3.用描点法作出指数函数y=2x的图像与函数y=()x图像,图像关于( )对称。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通过简单的问答环节来快速判断学生在课前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以下这些题目,在学习指数函数这一章节时,这些基础性填空题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的自学效果。

接下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探讨在之前的自学中未能理解的内容,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再由老师进行指导答疑。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采取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因此提高一大截。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多样化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现代教育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学中,给教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在信息化大背景下,中职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迎来了变革,数学课堂开始向多样化发展。

学术界的各位老师都在不断探究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而将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堂有机结合能够促使中职学校教学模式、方法发生良性转变,上文提到的翻转课堂模式就利用了互联网平台得以实现。而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向来关系紧密、相辅相成,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需要通过计算机平台实现模型建立、数据处理等。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模块时,建模软件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搭建三维坐标系,并通过描点或函数方程绘制几何图形,节省绘图时间,同时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函数与几何之间的关系。

如上图所示,该立体几何图形在平面上的展示并不利于学生观察,点、线、面之间存在重合、遮挡现象,学生在初步学习立体图形时,在脑海中难以正确构建空间图像,此时,利用计算机可以使教材上的图形变得立体,以此图形为例,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平台上对其进行旋转操作,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该图的坐标系与学生最常使用的坐标系方向有所差异,学生也可通过计算机调整方向,便于理解学习。初期这种立体、灵活的观察对象对于帮助学生提升空间立体思维更有帮助,在经过一段时間的熟悉之后,学生在观察课本、习题上的平面图形时,就会感到更加轻松,很容易就能构想出其三维图象的特点。目前,电子白板、几何平板等电子设备都可以便捷地实现此类教学活动,利用各种新兴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数学课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是近年来课堂变革的方向之一,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手段,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巧妙利用,让教学活动更加便捷和丰富。

四、进行情境创设,增添教学趣味性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收到学生反馈,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过于抽象,与实际生活有距离感,缺乏实用性。为解决学生的这一困扰,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模式,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学以致用,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例如在学习概率问题时,经常会遇到这类题目:抽签口试,共有10张不同的考签。每个考生抽1张考签,抽过的考签不再放回。考生王某会答其中3张,他是第5个抽签者,求王某抽到会答考签的概率。那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真实参与到该问题的情境中来,准备10张考签,让学生进行多次抽签实验,从而对概率有更直观的认识。又比如学习相似图形时,经典题目有求旗杆高度、河面宽度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进行测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

情境创设往往能为数学课堂增添趣味,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更乐意去学习数学,并让他们始终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尤其是随着时代发展,情境创设还可以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使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提出了一些中职数学教学改进的方向,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仍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并有效融合这些策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中职院校的学生通过数学课堂掌握社会必需的数学技能,同时拥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闻旭珂.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及优化路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4):38-39.

[2]冯慧明.中职数学课堂融入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123-124.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学活动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