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建议

2021-05-31 21:27王娜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职能力语文

王娜嘉

[摘           要]  在中职学科教育体系中,中职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交流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让中职语文教学尽可能充满趣味性及挑战性,调动中职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热情,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引导者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形成语文学科思维。就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与建议,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教学质量;方法提升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8-0116-02

一、前言

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领域,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职教育教学目标非常突出,主要是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充足的技术人才。在中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除了专业的技术性基础课程之外,语文、数学以及英语等应用较为广泛的公共课程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公共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形成较为密切的联系,共同组成中职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中职语文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性的语文知识,同时还要有效拓展学生语文交流与学习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这对学生未来职业和人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研究

(一)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化

由于中职学生学习普遍以技能型课程为主,因此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强,但是对于语文课程学习则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预习课文,在课下主动阅读课外书目,语文总体水平比较高;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只是跟随老师的教学步骤,难以形成自主性的学习思维。面对这种较为明显的学习差异化现象,中职语文老师应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中来,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对语文学习的目标认识不充分

部分中职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中职语文学习的精髓。语文实际上是一门社会性学科,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重点并不是掌握多少语文课本知识,而在于在长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语文思维与品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部分中职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中职语文学习观念,认为相较于专业技术课来说,语文学习是鸡肋,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在部分中职学生看来,只有学好专业技术知识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语文对于整个人生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并不简简单单是灌输语文知识,它的主要价值在于给学生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模式,这种模式不断渗透到中职学生未来的专业技术领域,同时也会深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对于中职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目标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三)过于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中职语文是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通过中职语文课堂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以及表达能力,让交流更加顺畅。大多数学生关注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但是对于中职语文老师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要向学生推广中职语文中富含的人文属性。人文素养与内涵并不是在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因此,中职院校语文老师在课堂中要持续性地输出人文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质的飞跃。过于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其人文属性,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充满功利性,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人文性的延展,难以掌握语文学习的精髓。

三、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建议

(一)通过情景模拟激发学生兴趣

中职语文教学首先要采用导入式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相应的情景或者示例,教学中除了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外,通过创设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学过程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引导性提问,通过学生回答并加以点评达到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效果。对于错误的回答要及时进行纠正,只有重视学生的提问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课后学习以及复习过程中才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有效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及水平。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提高语文教学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因此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标准以及编排要求综合开展探究性的活动,选择与学生兴趣契合度比较高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在学习一些文章中,对于人物形象较为鲜明、故事较为曲折的课文,可以展开剧本表演大赛,由学生自主结合5~6人的小组挑选比较喜欢的故事,然后自编、自导、自演,由学生去评判哪一组的表演感染力最强;表演的过程中也能够对课文的人物形象以及关系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梳理,抓住整篇课文的主要矛盾,这样会对课文理解得更加深入,并且在编排节目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也有了显著提升。

(二)转换自身角色,突出引导地位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枯燥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因此中职老师在课堂中应该更加倾向于具体、形象的内容。中职老师应该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群体性特点。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沿用或者是照搬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法,以知识串讲的形式来解读语文课本,课堂必然充满抽象化的色彩,增加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难度。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必然注意力分散,思想上开小差。为了有效避免这一情形发生,可将原来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中职语文老师角色的转化需要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这样能够拉近与中职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引导学生逐步发现语文知识的真谛。借助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去感悟语文知识背后的文化,以较为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语文知识。

中职学生语文水平差异性较明显,并且青春期学生普遍具有个性,因此如果中职语文老师采用标准化的统一的教学方式,没有顾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部分掌握较好的学生对课堂教育不感兴趣,丧失语文学习兴趣。中职语文老师应该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走进学生的生活,做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好朋友,不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同时还要与学生谈心,对于学生在生活中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之间距离的缩短,也能够有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

(三)凸显学习实用性,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该更加强调学习实用性知识,中职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要重点突出语文的实用性,将语文学习与职业素养相结合。老师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和创新,采用翻转课堂的策略,借助微课堂模式将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形象、具体的讲述,并且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课文。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带入老师设置的情景当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讨论,不断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做好中职语文教学四种能力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学从基础上来讲,主要是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第一,关于听的能力。听实际上是大脑吸收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要迅速抓住信息的核心点,需要会听,在各种场合能够迅速把握中心观点,将别人的语言经过大脑处理,加工后理解其内在含义,还要做到善于听而不偏听,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视听的训练。第二是说的能力。中职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文字性教学,因此与文字教学相关的说话训练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说是将自己内心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在说話过程中需要将自身的思想通过语言传递给别人。语文教学除了传授课本知识之外,还必须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借助公开演讲或者是其他各种形式,培养自己的讲话组织与逻辑能力,这样才能够不断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第三是读的能力。在中职语文课堂中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不论是默读、诵读、朗读,还是借助课内阅读、课外阅读都是充分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够有效丰富自己的大脑。老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且读书的涉猎面要广,不能局限于自身的专业书籍,还要拓展到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有效开阔自身的视野。第四种能力是写的能力。写作的过程是将思维用文字符号清晰、条理表达的过程,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强调写作教学,要求学生所练习的作文做到以下几点:主旨要清晰,并且内容要充实,整个表达要准确,行为要适当,这对后期学生作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结语

中职语文教学是中职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内容,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职语文老师应该从宏观角度出发,从培养学生兴趣、提升综合能力着手,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加深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实现高效率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虞则宴.中职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0(24):95-96.

[2]宋兴萍.信息化时代中职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J].文学教育(下),2020(8):130-131.

[3]张传文.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与路径探索[J].课外语文,2020(24):35-36.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中职能力语文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