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视角下中职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

2021-05-31 21:57林景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职信息化评价

林景明

[摘           要]  信息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诸多便捷,将其运用到中职数学教育教学中,既能弥补以往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又能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达到双重教学的效果。基于教育信息化2.0视角下,首先简要地分析了中职数学教育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接着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革策略,以期为中职数学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教育信息化2.0;中职数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8-0210-02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中职数学的教学内容也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到“技能”和“态度”层面,这实际上就是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对此,数学教师正确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数学课堂的影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引导,帮助中职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一、教育信息化2.0下中职数学教育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教育信息化2.0目标以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其核心是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全新的教育生态环境,教师则应该基于宏观层面看待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并从“人本”理念出发,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师生的友好互动。信息技术教学形式新颖,为课堂增添了新的元素,教师只需要输入相关的信息,就能快速展示知识的演变过程,方便学生查看和分析。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工作,教师借助计算机创设启发式情境,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环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并采用“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从简单的听、讲转变为观察和实验操作,真正让学生从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层面理解数学。

(二)挑战

信息化2.0对数学教育工作的指引是系统的、明确的,但是就如何从建设理念转变为改革实践,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尤其是如何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满足学生需求,支持教师个性化教学等方面,缺少系统性阐述,进而导致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一种“泛在”现象。如智慧校园建设的“泛在化”,大数据的价值并未完全体现,导致信息化普及程度不高,而且部分数学教师对“智慧课堂”的建设仅停留在某一个应用维度上,远没有达到“智慧”发展的要求,最终导致师生的信息素养并未得到普遍提升。

二、教育信息化2.0下中职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以生为本

目前,部分中职教师的数学思维仍旧十分刻板,不愿意主动学习和探索新的数学模式,难以指导学生形成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思维,所以在数学教育改革前,首先是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创客教育活动将“实践”“探索”作为关键点,中职数学教材中不仅是理论性知识阐述,还要体现数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从实例导入→综合拓展→创意实践→评价分析四个方面展现创客式教学的实践意义。对此,文章以“集合的运算”为例,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一体化的创客素养,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资源共享

教育信息化2.0视角下中职数学教学工作应该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智慧课堂”下的体验式教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体验环境。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建智慧教室,虚拟环境下实现信息共享,并从多个角度向学生展示中职数学课程的应用价值。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讨论。

1.自主学习,高效分析。学校安装无线网络,教师利用局域网在课前将重要资料发送到“班级数学讨论群”,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完成计算机、验证题;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则认识和熟记相应的数学概念。

2.合作探讨,交流互动。课前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大致认知,课上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互动教学,增强学生的智慧体验。例如在“等差数列前n项和”这一知识点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工作,如“1+2+3+…n=?”学生在讨论后得出答案,教师选择在恰当时机询问学生是如何推导的,并要求小组选择代表分析观点,在推理、论证后,让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提高中职生的逻辑思维。

3.软件教学,实践体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在课上让学生利用信息软件进行实际练习。以“几何图形”的知识为例,如若采用直叙形式阐述几何知识,难以提升学生的联想能力,教师尝试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引导学生适当更改参数,了解图像中不同参数的影响,接着比较、分析得出规律,简化教学流程,进一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有效互动

信息化2.0下的教学方式开始向着个性化、数据化的方向发展,如App、微课等互联网下的产物正席卷教育领域,逐渐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教学方式。GeoGebra作为一款动态类几何App,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绘图软件,涵盖了代数、几何等中学阶段的重点知识,既能在电脑上操作,学生又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在商店内下载,完全免费,操作方便,界面也非常丰富。

一方面,GeoGebra有强大的计算功能,这是几何画板所不具备的功能,学生不需要编程即可输入算式,软件给出相应的解。例如在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方程的教学中借助软件开展创新性教学工作,在分析不等式x2-2x-3<0时,探索对象既包含函数,又有不等式和方程,首先,学生在指令框输入y=x2-2x-3,绘制图像后,并在运算区输入方程,点击软件得出答案,就能看到方程的解和对应函数的位置。这种可视化的呈现方式,不会只是局限在方程解的层面上,对不等式的解也能体现,最后输入x2-2x-3<0得出解(-1,3),点击小圆钮后,直接获取到不等式的对应区域。另一方面,该软件在立体几何中也有广泛应用,支持绘图,展现三维立体模型,如平面图、椎体和柱体等,满足教师对几何模型这方面的需求。GeoGebra是一种辅助类教育App,凭借着自身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优势,被应用到中职数学课堂,相信在未来GeoGebra的应用技术也会愈加成熟。

(四)教学评价的改革、完善和改进

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工作,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及时记录重要数据,并为学生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主动对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整体的教学工作进行适当调整,进而让智慧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尤其是在特殊时期,教师借助云技术的网络让科学评价活动更加完整和具体,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抽查制度,查看师生线上教学情况,根据平台数据严格分析教学动态,如资源上传数量、访问量等,并结合数据对教师、学生进行评分,将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自行反馈给教师,改进教学资源,提高线上教学质量。

“互联网+”数学教育下的评价方式又分为实时、延时和空间评价。在实时评价中,主要是在网页中设计问题,及时反馈,引导学生迎接挑战,计算机将评价结果、事件等上传网络,教师根据数据调整教学策略;延时评价则是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在课外完成作业,家长和教师都可以参与到评价中,当学生输入关键词后获取评价信息,对自己的答案作出进一步完善;空间评价,教师创建微信群,将学生的“课间作品”上传,真实还原和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客观评价。

总之,信息化建设道路上,中职数学教师应该大胆实践,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及时理解重难点知识,并对数学课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在一对一、一对多的环境下,开展个性化教学工作。此外,信息化资源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获得真实体验,又要借助手机App的辅助优势,虚实结合的过程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袁,赵娜.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中职生将如何應对[J].现代职业教育,2019(4).

[2]卓鹏.教育信息化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7(9).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中职信息化评价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