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空间营造中的历史风物与现代艺术

2021-05-31 22:33赵丽云
文教资料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校艺术文化

赵丽云

摘   要: 高校文化与小镇文化的融合发展是当下的热点,以四川传媒学院石堤校区为例,可将小镇历史风物与传媒高校影视制作艺术结合,拍摄风物微纪录片,借传媒艺术的传播力提高小镇的知名度;可以成都影视硅谷为中心吸纳更多企业入驻,实现旅游小镇产业园区的构建;可充分发挥川传艺术类学科优势,打造独属团结镇的“大千艺术祭”,真正实现自然之文与人文的结合,历史风物与现代艺术的联姻。

关键词: 历史风物   艺术   高校   文化

过去“大学精神”多着眼于校园内部文化建设,但如今倡导的“当代大学精神”或以能穿透校门提升周边文化氛围为佳。我校新区打造的“成都影视硅谷”文化可辐射周边,与地方文化产生共鸣,形成新型文化空间,发挥四川传媒学院的“当代大学精神”。

一、大学之文

1.“文”的初意

中国自商周以来便养成了“立象以尽意”的传统思维习惯,“文”字的甲骨文是● (合集946正)、● (合集4611反),《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交错的花纹、纹路。《文心雕龙》认为“文”是与天地一同产生的东西,是万物皆有的属性和形式表现,自然有自然之文,人有人之文。《文艺之敌》提出“文明”即是“感性的‘澄明”①(204)。所谓“文化”,便是以感性的澄明(或曰宣扬)感染、化成天下的。

2.文之为德

大学,承担一个国家精英人才培养的重责。高校的文化环境,对内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大背景。不同高校学生之间呈现出来的气质差异,很大程度上源自不同文化氛围在学生“内模仿”心理作用下的不同表现。对外是凭借充实而和谐的感性文化风貌感染周边环境,在精神层面上形成一定的“集体人格”,在风物层面汇聚具有地域特色性的系列文化产物。

二、小镇之文

1.历史渊源

四川传媒学院位于成都市西北部郫都区的团结镇。郫都,位于川西高原与成都平原的结合地带,据《华阳国志》与《蜀王本纪》等载,古蜀人从岷江上游的高山峡谷地区往盆地底部迁徙,三代蜀王时期已行至湔水河谷地带,见《华阳国志》载“王田于湔山”②(118),清同治年间《郫县志》引《前汉书·地理志》言:“湔水所出按绵虒即今灌县。”③到了杜宇王时期,据《郫县志》载:“杜宇移都郫邑,因水标名曰郫。”③考古发掘到的古鹃城遗址进一步证明蜀王杜宇曾在此建都。《华阳国志》载,杜宇王曾在此“教民务农”②(118),或许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杜宇王朝建都选址于此的本质依据。古鹃城遗址所在地,即蜀王杜宇统治期间的政治活动中心,也是古蜀时期的农耕文化之源。

那么团结镇之于郫都的意义又当何在?据团结老一辈居民回忆,团结镇得名是因新中国成立后此地居住的少数民族同胞数量较多,出于民族团结取了“团结”二字,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其名曰“太和”。张大千晚年曾居于此地,地方上至今留有一方“张大千泼墨池”,他还曾为小镇题下“太和”二字,但其真迹现已难以寻觅。

从“立象以尽意”的思维方式出发,我们发现“太和”二字别有深意。大千青年时期曾多次出家未遂,但他心中一直装着宇宙与时空,一直在寻觅与探求世间万物之真相与真意,所谓“太初有一”,“太一”又或称“道”,悬于周天之外,周而复始的运转,是世间万法的缘起,暗合了郫邑是古蜀文化的缘起。“和”字,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④(0535b),中和平衡、对立统一,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在对立中获得统一,这是万事万物运转的基本法则,也是阴阳相生的辩证思维方式。统观“太和”二字,或是暗含来古蜀文化子宫乃至史前文化子宫之意。

2.传统风物

水是生命之源,史前文化遗址都循水分布、聚集,古蜀人入主成都平原的迁徙之路同样沿水而行。郫江,任乃强在《华阳国志补图注》中认为即今之毗河,自都江堰分岷江东流,经郫县至成都、与锦江合。今人更多认为郫江即今之府河,又称锦江,自都江堰而来,东流至合江亭处与南河汇合。不管是毗河还是府河,都属于都江堰岷江水系,在流至郫都区团结镇的石堤堰后分流成两支。小镇真正实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盛况。

此地自然条件优渥,植被丰富,水系洁净,是一个不经打扰的文化、生态与休闲旅游资源绝佳的小镇。小镇保留了众多令人惊叹称奇的风物,所谓风物,其实就是风俗与物产的合称,介于郫县历史文化名人、郫县蜀绣、郫县豆瓣已有学者作了较详尽的归纳,本文不再赘述。经调研,除上述三项以外,其他较有特色风物如下:

(1)制郫筒酒

《西蜀寻隐》引《华阳风俗录》载:“郫县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节,倾春酿于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于林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⑤(258)唐宋时期曾风靡一时,甚至与蜀绣同作贡品上贡的郫筒酒便出于此地。蜀人将特制春酿倒入精心雕刻的竹筒里,甘洌清新的香气,如梨汁般清甜的滋味,让一众米酒黯然失色。昔陆游在蜀为官,满心报国之志无处施展,惆怅满怀,唯一能解他愁绪的只有郫筒酒“未死旧游如可继,典衣犹拟醉郫筒”(《思蜀》)⑥,哪怕典当衣服也要“醉郫筒”,足见陆游对郫筒酒已经爱到痴迷。杜甫曾言:“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⑦(0173c)苏轼曾与友人约“所恨蜀山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⑧(0508d),袁枚也曾七饮郫筒……总而言之,爱酒之人一定会迷醉郫筒。

關于郫筒酒的酿制之法,今天虽已然失传,但翻看古籍或可有制作线索。《蜀中广记》引唐代古《郫志》言郫筒酒是“用筠管酴醿酿作酒,兼旬方开,香闻百步”⑨(0062c)。《齐民要术》中也记载了“蜀人作酴酒法”⑩。酴醿即荼蘼花,属蔷薇科,开在晚春,所谓开到荼蘼,花事也就都了了。宋人朱翼中的《北山酒经》记录了“荼蘼曲”及荼蘼酒的制法{11}(259-260)。也许,按照古籍所言重拾郫筒酒的酿制之法,那已然成史的独特酒香或可重回郫都。

(2)编竹子

也许是气候支持,也许是意趣相合,从古至今,生活在成都平原上的蜀民都喜好栽种翠竹,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几乎都有,不论是高门大户还是小巷人家。正如杜甫所言:“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12}(0156c)宋吴泳在《郫县春日吟》描绘郫县竹林景致如下:“去年春日百花斑,今岁逢春万竹间。共靓竹香宜细看,春风不会一朝閒。”{13}竹叶清香随着春风若隐若现在春日暖阳与百花中,这一刹那,在竹林间遇见了春天。

除去观赏价值与作为郫筒酒容器,竹子的功用还有制竹筏、造筰桥,慈竹是最常用的竹料。值得一提的是造筰桥,早在先秦李冰治水之时,便建成过一座筰桥,取名“夷里桥”,所谓筰桥就是用竹索拼接悬吊,而后于竹索上铺就木板或竹笆。筰桥的关键在于竹索的质量,编竹索是含团结镇在内的几大成都近郊居民代代相传的传统风俗。每到编织竹索的季节,总能看到在竹林掩映下的乡村小院落里,男人们手里舞动着弯刀把竹节划成篾条,女人将篾条拿在手中上下翻飞,最后编织成索。编好的竹索将放到村里的溪水或小河中浸泡一夜,捞出来后再放置在阳光下暴晒。这样编织而成的竹索就会坚韧有力耐磨损,用在筰桥的悬索上即便天长日久,仍能保持柔软韧性与青幽色泽。

若有两年生无划痕斑点的壮竹,则经烤色、锯节、启薄、定色、刮片、冲头、柔丝、抽匀、染色等十几道工序,靠近竹皮的竹料还可加工成不到半毫米宽的竹丝。篾条和竹丝,经能工巧匠之手,可采用经蔑纬丝的方式编织出瓷胎竹编,竹编技艺现在传承得少了,因为太耗时费力也伤眼睛。目前竹编市场并不大,手艺人多采用低成本的瓷胎,虽然偶尔也接私活,由顾客提供上好的花瓶,只收取手工费帮其编织竹网,但若没有现代艺术品牌与设计师加盟,传统竹编手工艺或许很难在消费者日渐求新、求异的审美态度下保持长盛不衰。

(3)晒笋干

郫县豆瓣为人所周知,豆瓣辅助下做出的美味笋干却少有人知。春天的一夜喜雨过后,春笋纷纷从土里钻出,这是竹子带来的又一惊喜,正如杜甫诗云:“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12}(0156c)草堂竹林一夜之间长满春笋,诗人赶紧关上柴门阻断来往行人与观竹的客人。

春笋鲜嫩爽口,单吃配菜都是极好的,就是不大好保存。镇上的人喜吃竹笋,饭桌上几乎一年四季都有笋入菜佐味,秘诀就在于晒笋干的习俗。大约每年的三四月份,小镇人们便全员出动,房前屋后挖春笋,挖回后清洗、剥皮、汆水,后往锅里加入盐、糖、郫县豆瓣等,慢火炖熟,捞出静置、沥水、切薄片,最后把薄片连续暴晒两到三天。那一时节基本都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房顶晾晒笋干。最终的成品有的卷曲、有的直挺,全部抽真空保存起来,可以吃到来年挖笋时。空口吃笋干,尝起来有点微辣,回味带甜,如果将笋干回锅,用煮笋的原汤唤醒笋干的灵魂,就又能体会嫩笋的原汁原味了。

(4)缘河行

水是生命之源,自上古杜宇王沿江水而行建都郫邑以来,镇上居民世代临河而居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形成了“亲水性”的性格特征。传统小镇民居建筑几乎都依河而建,以河为中轴分列两旁。建筑风格以青瓦白墙为主,远远望去是一片错落有致的隔火山墙。近观,河两岸是青石栏杆威严肃穆,脚下是卵石小道蜿蜒灵秀。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烟火,又有闲赏白鹭捕鱼的惬意。这里的建筑风格大抵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的巧妙共生,自然同城市亲密结合,真正保留了丰富多变的川西平原风格。

小镇上毗河同府河水系分流之处,正是四川传媒学院石堤校区的校址所在。与石堤校区配套的教师住宅用地正临府河,这片地的未来规划是构筑依河而居、品茗赏花的临河公园式人居环境,延续“川西民居,水乡特色”的生态建筑风格。

类似风物还有不少,因调研与篇幅有限,本次只提以上四点。现阶段的问题在于小镇应有的名气与现实境况不对等,一些有价值的民俗风物尚未进入广泛的公众视野中,更罔谈保护与传承。事实上,这些民俗风物完全可以借助成都影视硅谷的行业扩大影响力。

三、整合策略

1.小镇风物微纪录片

作为传媒类院校,影视拍摄与制作是川传的看家本领,若借助传媒平台将小镇风物更广泛地传播,则或许可以提高小镇的知名度与扩大小镇的影响力。譬如拍摄系列微型纪录片,第一集以“望丛寻隐”为题,讲述古蜀人沿府河与毗河迁徙,定居在郫邑的故事。第二集讲述郫筒酒酿制的故事,以“陆游访酒”为题,通过陆游的第一视角游历郫邑,探访那一杯郫筒。第三集讲述“编竹索”的故事,共分上下两集,上集围绕编竹索、造筰橋展开叙事;下集以抽竹丝、编瓷胎为故事线索。第四集讲“挖笋干”,以微视频的方式还原杜甫《咏春笋》诗中所描绘的风趣一幕。第五集以时空穿越的形式呈现“缘河行的前世今生”,将行走沿线的历史风貌以时间为线索串联并展示……

小镇文化宣扬的初心或曰要义,应当是引导观者或旅者通过种种体验而反思“人文”本身,关注并思考三大领域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纪录片可以借助观赏之举穿插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更深层次的人与自身的关系,即进入“心里的深”,还需通过深度体验实现,需要真正回归自然,在自然界种种“意志外化”中触摸自我,抵达生命的最深处。

2.田园牧歌小镇的再规划

回归自然,回归本心,优质的自然之文与人文相结合,可以给体验者带来“深心大愿”的体验。小镇的内部打造,或可以生态与文化旅游为核心,以成都影视硅谷为小镇中心产业园区,运营成熟后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团队共建小镇。以府河、毗河为文旅经济带,开发沿河两岸的旅游经济,提供从亲水民居住宿到沿河项目(如垂钓、戏水、竹筏、筰桥等)的深度体验。还可辅以建设地标性建筑如竹林茶室,竹林茶室可临水而建,建筑材料可大胆以竹为原料,室内是竹叶青茶香远益清,以此聚合本地的特色元素“水”“竹节”“竹叶”,形成令人身心畅意的意境。让人缘河行到曲径通幽之处时,忽逢竹林茶室,耳目一新,静坐品茗,从听觉视觉延伸至嗅觉味觉,实现关于“回归”的高峰体验。

3.开展“大千艺术祭”

大千艺术祭,借张大千之名,以“寻大千足迹”为母题,一年一度,开展为期三天的游览式艺术节,邀请驻地艺术家、传媒行业人士在艺术节前一个月入驻小镇,或依托四川传媒学院众多艺术类专业,如戏剧美术影视设计系、戏剧演艺学院、新媒体与游戏电竞学院、电影电视学院、综艺学院、艺术动画与设计学院等,以相关学院师生为主体,承办大千艺术祭的一个个子命题,对人才培养来说也是很好的专业实践机会。

艺术祭时间可定在3、4月份,一如大千当年出走西蜀在此地邂逅早春的时间一样。大千艺术祭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充分吸纳当地人,依托镇上特有的历史线索、丰富的文化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具当代特色的传媒产业,让艺术家、影视传媒专业人士与当地人在脑力的互动、手艺的交流中,重新审视这片土地的意义与价值,从根本上实现文化自信,共同探索小镇的未来。

四、结语

因调研程度有限,本地现有资源搜集与整合力度还远远不够,每一个独属当地的风物都值得用现代艺术与技术的力量正名、保护与传承。高校与小镇共建的文化空间可反作用于高校学生,以美育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研究是川传高校之文与团结小镇之文共谋发展的初步思考。因篇幅有限,仅提出关于策略的草案,后续还将就每个策略单列篇幅,逐一跟进与细化细节问题。

注释:

①骆冬青.文艺之敌[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7.

②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③陈庆熙,修.郫县志[M].清同治九年刻本,1870.2.

④徐大椿.道德经注[M].景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005.

⑤杨虎.西蜀寻隐[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

⑥陆游.剑南诗稿(卷38).

⑦全唐诗(卷228)[M].景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25册.

⑧苏轼.东坡诗集注(卷27)[M].景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9册.

⑨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M].景文渊阁《四库全书》,第0591册.

⑩贾思勰.齐民要术(卷7).

{11}杨虎.西蜀寻隐[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

{12}全唐诗(卷227[M].景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25册.

{13}全宋诗(卷419).

参考文献:

[1]左靖,主编.碧山01:東亚的书院[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2]左靖主,编.碧山02:去国还乡[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

[3]杨虎.西蜀寻隐[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

[4]骆冬青.文艺之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5]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陈庆熙,修.郫县志[M].清同治九年刻本,1870.

[7]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8]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2012.

四川传媒学院2019——2020年校级教改项目“新校区文化空间营造研究——基于传统乡野与现代艺术结合视角”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校艺术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