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索

2021-05-31 22:58王海军
文教资料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环境实效性

王海军

摘   要: 本文基于新媒体的环境基础,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措施,进行审视和研究,为相关人员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指在高校思政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操作性、在实践活动中的可操作性和能够产生良好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在反映思政教育活动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程度的前提下,表现出的思政教育内容、形式与结果的有效性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在新媒体的环境背景下,思政教育要创新发展方式,不断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代表的是一种相对比较旧的概念,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其指代的对象在不断变化,不同的时代会产生新的媒体形式。当前时代,新媒体指的是微信公众号、微博及各种虚拟社区等。新媒体的优势在传播方式的交互性相对比较强,数字化媒体可以为教育学习以交流方式等创造相对比较便利的条件。

二、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新媒体是一种相对比较广泛的概念,其不仅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涉及的对象在不断改变。从当前的信息时代发展背景来看,新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有十分显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即时性、交互性和网络性等方面。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效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给予思政教育全新的平台

新媒体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比较新鲜的事物,与传统的媒体相比,其有着十分顯著与不可忽视的优势,能逐步实现数字化技术及多样化传播形式之间的有效整合,促使信息传递逐渐变得更方便及广泛,跨文化开放的特征随之变得更明显。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信息的好奇心较强,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充分发挥网络工具的优势,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平台,如手机报、博客、微信与微博等。即利用一些大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形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政教育更具有动态化及立体化的特征,逐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二)增强学生教育的自主性

新媒体具备一定的交互性,可以发挥学生教育的自主性。新媒体指的是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对信息的传递更迅速与便捷,有十分显著的交互性特征,可以吸引那些好奇心强的学生。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及传递者,甚至是信息的发布人员,每一个主体都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可以十分灵活自主地选择与别人交流及沟通的方式。在当前的虚拟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热衷于利用匿名交流的形式释放情感,不断宣泄长时间以来在生活与学习上产生的各种不满。虚拟的网络空间有十分轻松的交流氛围,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及宣泄情绪。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说,利用新媒体的作用可以十分全面及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的话题,在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感走向的前提下,利用虚拟情境设计的方式,将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及存在的关系进行二次重现,并且让大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做出客观的反应。之后教师再依照学生在虚拟互联网上做出的反应进行评价,以此对学生在阐述中存在的思想及学习方面的问题,与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与讨论,促使讨论得到的成果进一步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其获得的教育成效是利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难得到的,对于丰富大学生情感体验十分有利,能推动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

(三)增强教学实效性

新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方面展现出了实效性及便捷性,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可以在摆脱时空限制的情况下传播信息,利用媒体联动的方式逐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逐步实现多种媒介的信息传播。发挥电脑、手机、平板等诸多阅读器的效用对信息进行互联与互动,最终形成流媒体,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涉及范围,最终实现思政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媒体全员覆盖,发挥手机移动终端等设备的效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获取想要的信息,了解社会现象及有关主流的思想观念,并即时了解国家的实时动态。

三、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新媒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育理念、内容及方法等方面给教育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思政教育人员需要对新媒体的价值与功能有相对正确的认识,不断创新与改革教育方式方法。

(一)创新高校信息监督机制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达到提高思政教育水平的目的,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效用,通过创新手机与网络等诸多新媒体手段的相关监督机制,提高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化管理水平,加大实际执法力度,逐步拓展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形式,开展新媒体技术方面的德育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加大信息管理部门对新媒体技术的监督与引导力度,强制性地进行信息过滤,在源头上达到控制网络信息的目的。总之,高校不仅需要选拔专门的网络信息管理人员,加大信息的监督力度,及时解决一些突发性的事件,还需要创建合理的将网络行为作为主体的信息监控机制,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健康的校园舆论氛围。

(二)培养高素质教育团队

积极创建专业性强实践水平高的思政教育队伍,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教师不仅要提高媒介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有关信息识别及筛选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有效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一定要客观考虑思政教育的基本规律,重视新媒体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加强对于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培养,帮助教师逐渐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三)拓宽思政教育阵地

通过不断拓宽新媒体思想新阵地的方式,不断实现教育的有效融入。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可以促使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逐渐拓展到课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具体来说可以将如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一要积极拓宽有关思政教育的阵地,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变得更独特与新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二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逐步实现有关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建立更吸引学生的、更具趣味性及创造性的思政政治教育专题类的网站,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与交流关系,有针对性地讨论及交流大学生的热点问题,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意识与态度。

(四)改革与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

在新媒体背景下,要想增强高校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重视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及创新,在坚持以往高效方式的同时,在符合时代发展背景的前提条件下,摸索与探究更多的新型方式方法。总之,一味坚持以往传统老套的方式是行不通的。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灵活改变教育及受教育人员的交流方式,充分挖掘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潜在力量,展现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体现高校思政教育旺盛的生命力量与时代意义。具体点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灵活改进传统的教育方式与手段,逐步实现由平面式的教育向立体式的教育转变。目前,思政教育以课堂宣讲、座谈讨论及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为主,此种教育方式基本符合单向度的相关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可以十分有效地突破时空的限制,坚持以网络为媒介的图画、文字、影视与声音等形式一体的综合立体的教育方式,不断拓展教育人员与受教育人员之间的交流空间。

掌控新媒体的实际传播特点,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发展。将充分发挥微博、论坛及专业网站等平台的作用开展思政教育,逐渐将单一的说教转变为相对生动的交流。对于教师来说,一方面,可以在网络上设置一些留言簿及意见箱,发挥网络的作用,及時了解与掌握学生的意见,有效解决学生想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微信、微博、QQ群等平台开展有关理论的学习及辅导,创建网络交流的平台,如网上的心理咨询室等,客观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

(五)合理优化思政教育的内容结构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是在全面与系统地考量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之上实现的。有关教育内容的有效整合是逐步实现内容结构合理化的过程。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效用,可以逐步实现思政教育内容的数字化,人人都成为数字化教育人员的传播者,但由于缺少相对统一化的标准,教育内容变得更加繁杂与良莠不齐。基于此,从高校角度来说,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实现优化教育内容结构,将教育内容的选择及结构的布局作为切入点。在选择教育内容时,需要本着联系学生特点与现实的原则,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结构需要在有关内容的选择方面下功夫。需要保证教育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及时了解各界媒体出现的国内外的社会问题,同时灵活结合与之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使受教育者正确与客观地看待社会性的现实生活问题,利用学习与掌握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有关教育内容的选择需要充分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及生活。

(六)转换思政教育的思维方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需要改变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解决思政教育实效性问题。思维方式指的是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式可以大体分为两种,即以生成论文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及以现成论为主导的思维方式。目前,高校政治教育存在以现成论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具有凝固僵化性与抽象隔离性,对思政教育的效果有不良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不管是在教育环境、方法方面还是在内容方面都出现了变化,因此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在思维方式上逐步由现成论转换为生成论。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人员与受教育人员是平等的双方,教育人员需要尊重受教育人员的思想及情感,平等地与受教育人员进行心灵的交流及思想的沟通。新媒体有着融合性与开放性的特点,高校思政教育人员要逐渐从传统的主导思维方式解放出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与方式。

四、结语

新媒体对于高校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在教育理念、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育人员对于教育技术的运用有一定的滞后性,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表现为理论与实践存在不同程度的脱离现象,继而对思政教育的效果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要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坚持对症下药,逐步实现思政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合理优化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结构的同时,逐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崔智林,梁海霞,刘强.新媒体时代校园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2020(09):36-37.

[2]陈霄.利用新媒体手段提升高校教师思政工作实效性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20(09):35-37.

[3]聂磊.探讨新媒体发展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7):195-197.

[4]陈斌,陈飞.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知识文库,2020(13):12+14.

[5]赵斯邈.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运用对策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20.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环境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